生产圆珠笔尖的企业的工艺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有些尖端技术仍需突破

【本文来自《每年从日本进口1亿支圆珠笔:中国笔为何干不过日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确切地说,应该讲是高端圆珠笔中国还做不过日本。

这方面我略知一二,我来讲一讲。

第一个原因是国内圆珠笔制造业规模太小,厂家数量太多,比如浙江桐庐县分水镇,是全球知名的制笔集中地,年产圆珠笔65亿支,世界第一,但是有500多家工厂,规模大的年产值也不过二三千万,上亿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规模,不可能有能力投入研发高端圆珠笔,也不太可能建立高端品牌,所以说,这个65亿支产能,基本上对发展我国高端制笔技术和品牌基本没有贡献。国内真正在做品牌的只有上海晨光等少数企业。

第二是市场机制造成研发投入不够,我有幸走访过圆珠笔尖的圆珠的制造企业,就是文中指出和日本圆珠笔主要差距所在的地方,目前这类企业的工艺水平比十年,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有些尖端技术仍需突破,比如,笔尖球珠及其细小,要从大量球珠中剔除有缺陷的球珠的工艺很难,目前还是靠有经验的工人手工在做,速度慢,而且效果差。这个你说难把,其实也不难,但是要研发投入大的话,一方面企业规模小,无法承担,一方面做出来了市场也没有迫切需求。你看日本做的都是什么企业,三菱,他集团大,可以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然后占据高端市场后,长期获利。

圆珠笔这个行业其实也是属于夕阳产业,用户数越来越少,即使高端竞争不过日本,也不必耿耿于怀,这个东西有点像照相机,不是说投入了研发不出来,是不值得投入,人家已经长期投入占领了市场,你花打钱抢过来无非是宣传作用,实际经济效益不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