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战:中国的第四场国家攻坚战

昨天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谈了对华为HarmonyOS 2的几点看法,今天我要结合上月底召开的两院院士与全国科协大会,从历史维度与政策层面谈谈中国正在拉开的第四场攻坚战。

自1978年邓小平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来,历任最高领导人出席类似大会已经不是新闻。多维注意到,自邓小平之后,历代中国领导人都出席过类似会议,以宣示对科技人才与科技进步的重视,但是,这次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从2012年以来,首次由七位常委级领导人全部出席。

这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科技会议,要知道它的背景有多特殊,可以先从历史维度来做个对比。

一九七八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路线上与文革及文革之前多年盛行的极左路线决裂,解决知识分子的思想顾虑,在科学界不再搞“政治挂帅”,不再以出身化划成分搞斗争,明确知识分子不是被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对象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一个是要解决经过文革十年折腾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的现实,希望能通过路线调整尽快提高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内在驱动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之后几十年,就是在这一路线指引下,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得以快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个在科技应用领域已经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的科技大国。

尽管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多数核心技术还掌握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手里,但在整体上,中国已经摆脱了科技落后状态,进入了世界科技大国阵营,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对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构成竞争压力。

虽然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早在本世纪初就让美国产生了警惕,但是整体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和中美友好氛围,在两国人民的积极参与领导人的把握推动下,以中美科技交流为主流的科技流一直中西方之间流动,而且由于中国相对于美方较为落后的科技现状,主要呈现出从美国一方向中国一方流动的态势。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科研创新商业模式等,源源不断地在此期间流入中国,和勤劳的中国人民与庞大的中国市场产生化学反应,成为推动中国科技与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这期间领导人出席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或院士大会都是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科技的重要性虽然被历任领导人不断强调,但是中美科技流可能会被人为断流的普遍危机感并不存在。

但是,这种不可能在特朗普上任后很快成为现实。随着特朗普在2018年发动中美贸易战,中美科技流被迅速切断,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核心技术依旧受制于人的短板被充分暴露。

中国最重要的两家5G产品供应商,中兴在美方制裁之下一夜瘫痪,后由中方出面答应由美国前联邦检察官作为特别合规官入驻才得以起死回生,华为也在硬撑了两年多后不得不舍弃某些重要产品线,华为手机也因为供应链被美国控制目前已经到了断供边缘。

中美贸易战从互征惩罚性关税开始,在特朗普任内向各领域迅速扩散,中美关系很快走向全面失控,进入新冷战状态,甚至走到热战边缘。

之后,特朗普虽然离任,但是他的中国政策却被拜登继承,拜登上任后继续对中国进行政治围堵与科技打压,推动与中国脱钩,并且是联合盟友体系一致行动,比特朗普时代更有章法。

当前,不仅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敌意已经被完全动员起来,西方多数国家民众也受美国影响改变了对中西方交流的积极看法。拜登的中国政策助手坎贝尔不久前重复了蓬佩奥去年7月在尼克松图书馆前发表的新冷战宣言,表示美国已经结束了尼克松时代开创的“接触时代”,两国已经进入大国竞争时代。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

至此,中美科技交流正式宣告结束,由美国牵头在中西方之间已经筑起了一道“科技铁幕”,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从此结束了在中西方之间的自由流动时代。

从此之后,中国科技想要继续进步,只能依靠自己,想要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继续发展,就必须先保证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如果在美方的“科技铁幕”下中国科技进步停滞,或是随着中美对峙时间延伸而导致科技迭代落后,那就得面临经济逐渐窒息乃至崩溃的危险局面,一百多年中国人致力奋斗的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可能从此将成为泡影。

这次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七常委全部出席,就是为了展现一种态度,一种信心。

这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领导人也呼吁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也宣称要改革中共领导科技的体制,将科技人员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等等。

多维注意到,这是继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要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第四场攻坚战”,前三场攻坚战在2021年3月已经官宣完成了主要目标。

拔高到“攻坚战”的高度,就意味着中国接下来将会动员体制力量,以高层推动和政治任务考核等方式,集中资源进行攻关,以期推动那些“卡脖子”问题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以解决,并在根本上扭转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当然,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举国体制能否在该领域得偿所愿,人们也会拭目以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