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准确说就是网络小说。大概因为平台要追求商业价值,投资要求快速得到回报;又或者自明清至今,顺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受众不再有诵读散文与诗歌的心情,于是诸多文学体裁被简单粗暴地剔除,只留下了小说这一脉。

对于网络小说,我以为相关行业人士还没有做到足够重视,所以在此抛砖引玉,简单说两点。

第一,从现象上说,应该对网络小说加以高度重视、肯定和支持

为什么?

所谓存在即合理。如果看现实,看数据,可知网络小说这一块的巨大影响力,比如产业价值、就业和价值观等等,可以明白其社会意义,简直非同小可。本文只是浅谈,便不去查找相关数据了。

而我们都知道,上一轮具有相同影响的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武侠和言情小说到底影响多大和持续多久,大家心里有数。

可是要知道,上一轮热潮是以港台作家为主体掀起的,比如香港的金庸、台湾的古龙和琼瑶等。而这次不同,这一波热潮几乎是中国大陆所独有。我们的网络平台和电商是网络文学的物质基础,港澳台和海外地区远不能比。

因此,鼓励和支持网络小说,就等于肯定自我和发展自我。

有人会说,网络小说?太肤浅了吧,简直就像娱乐圈一样,是“贵圈真乱”,你还要肯定和支持?

要我说,不能这样讲。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如今的时代,造就了这样的文学现象,我们不要急于否定客观和自我。

想一想以前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不也曾有过类似评价和经历吗?谁看得起那些东西?结果呢?

第二,从内容上说,网络小说也能提炼出正能量的东西

武侠小说的价值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盖棺定论,此金庸先生的贡献。实际上,台湾的古龙先生也有类似贡献。

我在大学时曾研究过古龙小说,发现他对友情和爱情的讴歌、诗歌一样的语言,还有英国侦探小说式的叙事等,都是无人能出其右。

现在我们的玄幻仙侠,包括言情类的宫斗小说等,受到不少批判,因为它们宣传了杀人夺宝、尔虞我诈等等不良的价值观。

可是,要知道,借用东伯雪鹰的真意技能“虚幻映照现实”来说,为什么网络小说会有这些东西、却又为观众追捧呢?是因为当前部分现实生活似乎就是这样。所以以前《凡人修仙传》一出就火爆,是因为大家都说韩立就像自己、那个修仙界就像职场。

那么,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一些优秀而经典的网络小说不是反映了奋进中的中国吗?那些主角,他们有飞天的梦想,他们不回避艰难困苦,不畏霸权,等等,难道不是值得肯定的吗?

最后,我想说,根据金庸琼瑶小说到今天还在电视剧翻拍来看,网络小说的创作和影响的时间跨度还很难判断,或许我们要做的是多一些鼓励和支持,从现在就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