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薇到俞发祥,祥源文化股价缘何总是大起大落?
文丨刘白 林雨秀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从纺织业到房地产,挖过矿也炼过金,祥源文化(600576.SH)奋战数十载,时至今日又搞起了旅游。
然而,在5月19日晚间宣布拟收购多项稀缺核心文旅资源后,资本市场却用“天地板”进行了回应。截至5月26日,其股价报收4.76元/股(前复权,下同),短短五个交易日,已跌去了25%。
另一方面,从停牌前的年内低点3.09元/股,到复牌日5月20日触及的阶段高点7.00元/股,四个多月的涨幅高达127%。
历史惊人地相似。《正经社》首席分析师发现,跟几年前“小燕子”赵薇入局掀起的股价波澜一样,在这种大起大落的走势中,如果有机构或者个人提前进入了“埋伏”,自然已是收益颇丰。
01
底牌见光股价大跌
公告显示,这一回,祥源文化拟以发行股份方式向关联方收购5家公司,并配套融资4亿元,实现文旅产业布局:拟注入的资产是多项稀缺核心文旅资源,交易完成后将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深耕发展,探索构建以“文化IP+旅游+科技”为核心的祥源特色文旅产业模式,向中国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领军型企业进发。
那么,祥源文化口中的稀缺核心资源,目前而言究竟成色几何呢?公开资料显示,这5家被收购的标的公司,全部来源于祥源文化控股股东祥源控股旗下子公司祥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其中,北京百龙绿色科技企业有限公司(下称:百龙绿色)目前实现了盈利,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其余四家,则均为亏损状态。以2020年、2021年一季度为例,凤凰祥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凤凰祥盛)、张家界黄龙洞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黄龙洞旅游)、齐云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齐云山股份)及杭州小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岛科技)的(预估)净利润分别为-546.95万元、-200.20万元;-162.72万元、-285.78万元;-369.70万元、-33.63万元;56.65万元、-14.51万元。
同时,这5家公司大多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抛开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5家公司2019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百龙绿色72.11%、凤凰祥盛82.92%、黄龙洞旅游65.62%、齐云山股份32.58%、小岛科技97.3%。
对此,资本市场显然不甚乐观。《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5月20日,停牌了半个多月的祥源文化,以涨停开盘后,迅速走向闪崩,盘中一度跌停,最终报跌9.43%,收获了一个典型的“天地板”走势。紧随其后的5月21日,跌停;24日,大跌7.14%;25日,微涨0.42%;26日,下跌1.45%。
根据K线图计算,复盘后的短短五个交易日,祥源文化的股价跌幅已经高达25%。更令投资者忧虑的是,如果几年前的一幕重现,那么,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02
领军文旅大梦难圆
文旅融合是目前许多文化类企业热衷的项目。近处有即将开园、一票难求的环球影城,远处有华谊兄弟投掷重注的华谊小镇。手握IP 的文化人们,内心都有一个中国版迪士尼的梦想。
从逻辑上讲,祥源文化旗下拥有包括绿豆蛙、酷巴熊、萌萌熊、功夫包子等在内的600多个原创动漫版权、1200多个动漫版权形象、10多万屏原创漫画及700多部动漫短片等大量IP资源;新收购的5家标的公司,其中4家都是国内稀缺的旅游资源,“IP+旅游”的路子是说得通的。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着一墙之隔。有业内人士告诉《正经社》,文旅项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IP和旅游资源质量以及二者能否有机融合。而且,这是一类前期投入巨大、收益相对后置的重资产项目,对于祥源文化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而言,都有着巨大考验。
从软实力来看,2020年,祥源文化旗下的卡通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627.34万元、3068.86万元,在上市的40家主营业务包括动画漫画的公司中,排名第五位,算得上中上游队列。将要从祥源控股手中接过来的旅游资源,从黄龙洞、凤凰古城到张家界天梯,也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优质资源。
但硬实力上,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了。《正经社》首席分析师梳理获悉,2017年-2020年,亦即俞发祥入主的四年,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7.29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为2.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45%,较去年同期扩大;归母净利润为1895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8.5亿元,实现扭亏为赢。
2021年一季度,祥源文化的营业收入为3909.1万元,同比下降31.8%;归母净利润为557.3万元,同比下降8.6%;经营性现金流为-3003.1万元,同比下降高达224.7%。
这些数据说明,其业绩有起色但运营能力却明显偏弱,如此一来,志存高远的“中国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领军型企业”,又将如何起步呢?
前车之鉴里,华谊兄弟用长达6年的时间,向同行们交出的,却是亏损的答卷。以海口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为例,其运营公司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2015年-2020年的营业利润分别为-402.39万元、-263.79万元、1.11亿元、-370.54万元、1.48亿元、-9383.74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而言,祥源文化并没有表现出比华谊兄弟更为强劲的运营能力。
03
励志四年起色不大
祥源文化最初始的前身是“庆丰股份”,一家知名的棉纺织企业。出现运营困难以来,先后更名为万好万家、万家文化,进行过房地产、酒店、矿业、动漫、电竞等一系列转型,却都收效甚微。
到了2016年年底,突然曝出了“小燕子”赵薇的龙薇传媒宣布“拟以30亿元收购其29.13%股权”的消息。但很快,收购消息又变脸为“拟5亿元收购5%股权”。更为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这笔收购最终又由于资金问题而宣告终止。
《正经社》首席分析师发现,在此期间,股价走势出现了跟若干年后的今天极为相似的一幕:
从2016年11月28日停牌时的18.83元/股,最高曾涨到2017年1月17日的25.00元/股,涨幅高达32.77%。2017年2月16日复牌后,股价同样是大幅下跌了8.49%,并自此开启了为期四年之久的跌跌不休。
以其间触及的最高点计算,2017年年内的最高跌幅,一度高达70%;迄今为止的最高跌幅,一度接近90%。
这番操作,赵薇等人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受到了处罚。但时至今日,上市公司祥源文化仍然处于被投资者索赔的程序之中。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场闹剧中,对于赵薇一行而言,先是举牌意思一下,最后却是一股也不买,还拿回了当初的首付款,违约金也没有支付,干净利落全身而退。但对于祥源文化而言,却是一场公众信誉碎了一地的打击。
2017年8月,浙江商人俞发祥出现了。他带着祥源控股,斥资16.74亿元,拿下了万家集团100%股权,成为了万家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并将之更名为祥源文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俞发祥接手后,虽然制定了“游戏+动漫”双轮驱动的战略,但时至今日尚无较大的起色。《正经社》文旅分析师梳理获悉,如果从俞发祥入主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18年算起,2018年-2020年,祥源文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1亿元、4.22亿元、2.32亿元,同比下降分别为8.98%、41.39%、45.01%;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8.53亿元、1895.02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39%、-6080.95%、扭亏为盈。
如果进行前后对比,则为:从2016年到2020年,其营业收入已从7.17亿元下降到了2.32亿元,净利润已从1.09亿元下降到了1895.02万元。
有鉴于此,这一次,对于接盘祥源控股的4家亏损资产,资本市场难免不会担心:祥源文化会不会自此步入一条更加难以回头的亏损之路?
事实上,在祥源文化之前,俞发祥就曾在资本并购方面多有动作,但都不尽如人意。2001年,他收购涤纶长丝生产厂商“琼海德”,但不久后就因经营困难转手转卖给了耀江实业,且从A股退市;2015年,俞发祥试图收购西藏旅游,最终也没有成功。
目前,俞发祥还控制着另一家上市公司交建股份。但该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后,就出现了业绩变脸,2020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01%、32.31%。股价也从2020年3月的31.69元/股高点,一路下行至5月25日的8.94元/股。【《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 百进·校对|然然
声明:文章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