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特异功能之二十,气与气论之二: 万物质料

一、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质料

水蒸发,变成了云雾;云雾,又可以集结成水。一粒种子,发芽后,生长发育,可以成为参天大树;树木经过焚烧,变成了青烟,也就是变成了气。那么,当初是什么东西聚集起来成了树木?还有人和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况。尸体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也化解了,没有了。变成了什么呢?合理的推论,就是变成了气。然而,动物的身体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可以说,是摄食。然而食物又从那里来的呢?归根到底,也是气的凝聚。

500

战国时代,最先是《庄子》书中,就把人说成是气的凝聚:“人之生,气之聚也”。并且认为,气,聚则为人,散则人死。后来,人们就将这个结论扩大到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气的凝聚,而气,则是天地万物的质料。在这个意义上,气,相当于西方哲学的物质。

把气和物质相对应,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在中国哲学中,气不仅是构成万物的质料,它还是物与物感应的中介。而西方的物质观主要是原子论的,原子之间,不存在物质。原子与原子不接触也会发生作用,但认为这种作用没有物质在传递。此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中国古人最初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也是一种气,后来认为人的精神现象是气中固有的性质。当气聚合成人时,气中固有的那种性质就成了人的精神或者说是灵魂。而在西方哲学中,主流的意见认为,精神或者灵魂,是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依据对气的认识,中国古人认为,一般的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它的形体,一部分就是气。至于人,在形体和气之外,还有一个能够思维的精神或者灵魂。这是人高于其他物的地方。

500

依照气论,气对于人非常重要。古人从呼吸现象中得出结论说,气在人体之内出入往来,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假如气不能在人体出入往来,人就要死亡,所以古人把人死叫做“断气”。直到今天,一般人还把停止呼吸作为死亡的标志。

气对于人体是如此重要,也就引起了古人对气的特殊重视。

二、气论评述

气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物质论,但比西方古代的物质论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很难说孰优孰劣。精神和物质的区别是存在的,但要说精神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自存,显然是错误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的物质观,也就是气论,可能比较接近事实。

500

和古代其他概念都具有模糊性因而不太准确一样,中国古代的气论,其包括的内容也太广泛。在我们今天看来差别巨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古人都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统称之为气。比如,致病的因素,在古人看来也是气,邪气。邪气中,我们知道就包括着细菌。细菌,至少是单细胞生物。而那也叫做气的电磁现象,其最小单位今天则称之为电子或者量子。电子或者量子和细菌在体积和质量上的差别,简直如杯土之于大山。这些在古人那里都叫做气的东西,在今天的科学看来,可能是完全不同类的物质存在。即使在被古人视为同一气类的现象之中,比如邪气,不仅包括细菌、病毒,还包括着风、热、寒、湿等等气象因素。其中所谓风,不过是空气的运动;所谓寒气,不过是指空气的温度;所谓热气,仅仅是物质运动的传导。在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中,这些都根本不是单独的物质存在。

在气这个概念下包括的是如此不同的东西,对气的分类又是如此的粗疏和似是而非,那么,当人们运用这个概念去付诸实践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荒唐的事情。(李申,2004年,某书约稿。)

作者简介李申,1946年4月出生,河南孟津县人。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儒教研究室主任。2002年转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现担任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 是儒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