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南蛮”?
熟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南蛮这个名词不陌生,他们生活在蜀汉南中地区,长期与刘备集团共处,出场率不可谓不高。
夷陵之战中,与刘备一道伐吴的五溪蛮领袖沙摩柯就是长期生活在湘西、鄂西山区的南蛮一支。更著名的事件是诸葛亮七擒孟获,这场记录在正史上的战斗不仅戏剧性拉满,更是是历史上中原政权与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这里的南蛮其实是一个相当宽泛松散的身份
可以从鄂西湘西延伸至云贵
实际上是以部族为单位的大量少数民族▼
自此以后,南蛮这个历史形象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他们的习俗、文化和语言都成了一个谜团。那么南蛮到底从何而来,又去哪里了呢?
我蛮夷也
其实“南蛮”的概念并不单指某个少数民族或部落,甚至不是泛指某些拥有共同特点的族群。它是以中原中心视角下,对于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
早在三代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区域就有了“华夏”这一共同的文明认同,那时中原地区虽然有着众多的国家,但是他们都互称“诸夏”,而诸夏以外则依靠方位被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
早期的中原还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
随着这种以农业为基础的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不断扩张
中原的概念也越来越大▼
南蛮还有另一个称谓叫做“百越”,最早于夏朝,中原人开始用“越”来代指南方使用“戉”这种生产工具或兵器的人们共同体。越人分很多种,他们习俗各异、语言也不相同。按照地域可分为吴越、瓯越、闽越、南越等等。其实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是在当时的中原人眼里都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这些越人的统称就是“百越”。
百越内部差异很大
在中原看来,吴越便是蛮夷
而在吴越看来,瓯越闽越便是蛮夷
即使到秦汉统一之际,对大山深处的控制仍然很弱▼
百越人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广义上从今江苏沿海地区到今越南北部的范围都是当时越人的活动区域。他们主要居住于大江大河的下游区域,在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红河、澜沧江等流域繁衍生息。
百越虽然分布分布极广,内部差异巨大
但在中原人看来仿佛是同一类
甚至可以可以将其统称为亚热带和山地居民
(底图:shutterstock)▼
百越与中原人在语言、习俗、宗教等方面大相径庭,根据《战国策》记载,古代百越人习惯于剪短发、戴鱼皮所做的帽子,最与众不同的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在脸上有纹身,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也有记载,南蛮有“文身断发”的特点。时至今日,我国云南省的独龙族和东南亚、南亚一些地方的民族也有着相似的纹面习俗,是否是那时百越的传承,目前难以求证。
从东南亚到南亚仍有一些民族保留这种习俗
(图:wiki@Jmhullot -Jean-Marie Hullot)▼
到了春秋时期,百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鼎盛的时代,首先是发展出了强盛的国家,东南的吴国和越国都是由百越民族直接建国,西南的蜀国和巴国也建立起完整建制的国家文明,而南方的楚国与百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在老中原看来
周边地区都算不上中原文明之国
但这些外围国家偏偏发展空间巨大,尤其南方▼
很长一段时间,楚国都以“我蛮夷也”自矜,百姓也以百越中的荆蛮为主。不过由于楚国贵族为北方南下的血脉,而且楚君主为西周分封制序列中“公侯伯子男”的子爵,负有为周天子守土、传播周礼王化思想的责任。所以在楚的治理下,长江中游的两湖区域逐渐同化为中原华夏民族。
其余吴、越、巴、蜀4个国家,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出了强大的地方势力,有着不弱于中原诸侯的力量,但始终被视为是异族。
虽然中原高阶诸侯国畏惧楚国的不断扩张
但在文化上还是有共同话语可讲的
在其他齐晋等大国的制约下
楚国也难以入主中原,不如经营好自己的地盘▼
越甲吞吴
其实这4个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各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我们熟知的许多典故如卧薪尝胆、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都是在那场著名的吴越恩怨中出现的。
吴越之战,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大规模代理人战争。事情起源于公元前506年,那时新成长起来的吴国作为蛮夷,已经有了睥睨中原诸侯国的实力,在柏举之战中一举战胜了春秋霸主楚国,楚国都城郢陷落。吴国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东南霸主。
第一步,击败越国,解决后顾之忧
第二步,击败楚国,掌握那方霸权
第三步,北上中原,我也要做霸主▼
为了消除这个威胁,楚国智囊团选择积极扶持吴国南方的越国。吴越双方展开了长达23年,持续两代人的战争。最后越王勾践以3000越甲灭吴,在今山东滕州的地方与诸侯会盟,并接受了周天子敕封的伯爵称号,这意味着“南蛮”第一次得到中原诸夏的认可。
事实上楚、越都靠实力获得了北方强国的承认
这个战国朋友圈也因此不断扩大▼
可惜这却是一个阴谋,越国灭吴之后,按照约定将大量的土地送给楚国和鲁国作为回报,自身反而元气大伤,人口所剩无几难以恢复,利好的还是楚国。最后越国也为楚所灭,钱塘江以西的地区尽归楚所有。自此江浙沪一带,与南蛮这个词就再没什么关系了。
楚国向东向南扩张
秦国在向东受阻后向南吞并巴蜀
楚国虽地域辽阔但紧凑不足,动员能力远不如秦▼
几乎同一时期,西南地区发生了秦灭巴、古蜀之战。在成都平原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其内部一直是独立发展的,有着自己独立的文字和奇特的雕塑艺术。不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最终老秦士兵摧毁了这一切,成都平原成为秦国的粮仓和兵源,成为大一统战车上的一个车轮。
结果就是秦吞并了楚国西部核心
楚被迫向东迁都
解除了南方的忧患,秦的统一之路开始加速▼
从地理方位上,南蛮的生存空间在春秋战国之后被极大地压缩了,整个长江流域都被纳入华夏体系。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古蜀国王室在岭南地区建立了瓯雒国,最终被南越国灭亡;而东南的吴越遗民经历战争后,男性人口大量下降,大量“吴姬越女”成为中原人的妻妾将基因保留下来,部分成建制的部落要么归附融入华夏族,要么向南逃遁进入福建山区闽越的地盘。
秦统一六国之后,大一统王朝进一步开疆拓土,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郡县直接管辖,这一时期闽越、东越加速融合进汉族。根据语言学家的考证,古代福建地区的闽越人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原始南岛语,与今天福建的任何一种方言都不相同,部分留存于现在的台湾原住民族、大洋洲岛国民族语言之中,他们也许更近似于古代东部的南蛮血脉。
秦国的进一步扩张吃下了曾经南蛮的几乎所有地盘
不过吞并容易管理难
行政建设、交通连接、经济开发都还非常薄弱
帝国在南蛮土地上的管理还只能是孤岛式的▼
在岭南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曾经长期存在一个被称为“南越国”的国家,但是建立这个国家的人并不是百越,而是秦朝南征的将领,生于今河北省的赵佗。赵佗治下南越国沿用中原的行政制度、使用汉字,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武帝发动战争灭亡。
从西汉立国到南越灭亡
南越政权也在西汉朝存在了90年之久,很厉害了▼
自此南方少数民族没有被同化的,或者向西南地区统治薄弱的地方迁徙,或者躲进东南丘陵交通不便的大山之中,扫清这批人就要交给中原势力真正重视南方的时代了。
南蛮入侵
东汉以后,南蛮、越这两个族群的概念在当时仍被使用,虽然不再像春秋战国那样有他们自己建立的国家,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东南江浙闽地区,那些隐居山林里的百越后裔被称之为“山越”,无论是从人口、规模和生产力方面都已经远远不及当年。而西南地区的南蛮仍比较强劲,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录了近20种不同的南蛮民族,按地域不同分为武陵蛮、长沙蛮、日南蛮等等,这种细分和记录实际上代表了南蛮和汉族的相互之间认识和理解在加深。
这些民族在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尚在北方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继续维持着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直到中原出现了大的变局。东汉末年战乱不止,逐渐分为三个国家,来到了我们熟悉的三国时代。
对于中原王朝,东南和西南山区是蛮荒边疆
对于吴蜀两国,山区族群则是肘腋之患▼
一方面,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北方人口南移,外来人口和本地土著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势必会增加;另一方面南方出现了蜀汉和孙吴两个稳定的汉族政权,他们想要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所以要长期经略南方,比之前的朝代都更重视境内的南蛮问题。
对于长江流域政权来说,其南方疆域只是看似辽阔
政权的核心区还在长江沿线
而临近的山区部族就是距离最近的安全隐患
(底图:NASA)▼
孙吴政权为了稳定社会治安、获取兵源,大量山越被迫从山区迁往平地,男子充军打仗,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服饰也被强制改变,这一过程被称为“从化”。
而蜀汉经营西南的过程要艰难得多,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到明代,对于中原统治者都是比较棘手的,而在三国时期,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君一臣即使再配合无间也只能通过各种手法进行安抚。
最典型的便是吴蜀夷陵之战,双方阵营中都有蛮族将士,不同的是孙吴阵营可以打散进入各支部队,而蜀汉阵营中沙摩柯率领的五溪蛮部队是单独的作战单位,只听从总指挥刘备的部署,配合上难说默契,从组织形式上就差了一档。
孟获叛乱一事更说明了蜀汉在当时三国的实力为何是最弱的。按说三国在版图面积相差不多,但蜀国只占了东汉13州中的一个益州,剩下的地盘被各种少数民族盘踞,他们名义上归附,但却有着和成都政府分庭抗礼的实力。
把难以实际掌控的山区砍掉
真正的实力差距就看出来了▼
南蛮与诸葛亮的军队进行了7次大战,足以说明孟获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能调集的军事力量之雄厚。不杀也体现了蜀汉的策略,即愿与这些南蛮民族和谐共处,否则杀掉一个部落联盟的共主引发某几个部落的暴乱,更无法保证后方的安宁。
但也有证据显示,在蜀汉平定南蛮的战争中,南蛮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了。东南部分则在南北朝时期基本完成了民族大融合的任务,仅有高山族和畲族两个少数民族作为百越后裔传承至今,在血缘和文化方面也是与汉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西南地区则经历了更多曲折复杂的历史情节,建立过数个地方民族政权,在元明以后稳定成为中国国土,又有明初西南军屯、张献忠入蜀、湖广填四川等大规模人口迁徙活动,最终呈现出多民族多元文化、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以及近代以来经历过的社会剧变、外界冲击等民族共同记忆,让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将带有歧视意味的少数民族名称如“猺族”、“夷族”、“僮族”改为具有积极意义的“瑶族”、“彝族”、“壮族”等名称,“南蛮”这一带有歧视性的词汇也逐渐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nman
2.《略谈南蛮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石慧
3.《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王文光
4.《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王文光、翟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