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事件,本质上不是“舆情”问题

这两天成都49中高二男生坠楼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不少人认为这是一次有境外势力推手的“舆情”事件。或许舆论的传播确实收到了外部的“助力”,但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正面的媒体,如果对事件的认识只停留在“舆情”上,就注定落于后手。

不妨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事件发酵的真正原因。

1.  真正关心该事件发展的会是什么人?是中国广大的家长和有计划成为家长的群体。他们在担心什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关注?  因为国内的校园霸凌是切切实实,普遍存在的现象。以笔者自身求学经历。笔者在读过的“每一所”学校,都见到过霸凌行为,包括大学。另外也是在这几天,江苏15学生阻止霸凌被杀的相关新闻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这种巧合既让人心酸,又讽刺。

2. 那么结论出来了。真心关注这件事的人,期望看到的是,国内的任何一位学生发生了伤害,他们的家长能够看到事件的完整经过和真相。如果真的存在施害者,施害者能受到公正的处罚。而那些潜在的施害者,在看到相关报道后会有所收敛。只有这样,全国的家长才会更为安心。  而“现场勘察,走访调查,调阅监控,电子数据勘验,提取书证,尸体检验”这几十个字,能让全国的家长安心吗? 如果不是央媒尽早提醒,真正解答问题的公告能这么快出来吗? 相关部门在写公告前,实在应该认真思考公告到底是写给谁看的。

3. 处理“舆情”背后的推手相对容易,但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处理舆情”,而不去了解人心中的担忧,最终只会是扬汤止沸。

心中的魔鬼,不可不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