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杀出真黑马,他出手就是爆款预定
作者| 甜茶
来源| 影探
陈正道拍悬疑片有多强?
2014年,凭借一部《催眠大师》刷爆影迷圈。
有人赞誉:这片子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开了一个国产类型片的大门。
2017年,第二部《记忆大师》上映。
观众再次陷入狂热,豆瓣剧情分析长帖达2000多条。
高赞热评:第一遍三星,第二遍四星,第三遍五星。
终于,时隔四年,陈正道又带着新片杀回五一档。
还是他拿手的悬疑题材,首映日便好评如潮。
恰好,甜茶有幸采访到导演陈正道与编剧殳俏本人。
我们一起深入聊聊这部——
《秘密访客》
2021.5.1
《秘密访客》上映前,豆瓣“想看”标记人数超9万,居五一档首位。
万众瞩目,正因它的“神仙选角”:
郭富城(代表作《踏血寻梅》)、段奕宏(代表作《暴雪将至》)、许玮甯(代表作《目击者之追凶》)、张子枫(代表作《唐人街探案》)、荣梓杉与王圣迪(代表作《隐秘的角落》)。
两帝一后+三大恶童,好戏正式开场。
校车司机于困樵(段奕宏饰)因失职酿成一场重大车祸。
他拼死救出一位学生汪楚祺(荣梓杉饰),而车上其他学生无人生还。
汪父得知此事后,帮于困樵藏匿在自家地下室长达三年之久。
三年间,于困樵与汪父、汪母(许玮甯饰)、弟弟汪楚祺、姐姐汪楚瞳(张子枫饰)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秘密访客》英文名为“Home Sweet Home”,直译为“甜蜜之家”。
但,“甜蜜”只是幌子,“惊悚”才是实质。
片中两句台词,便将惊悚气氛拉满。
一句是汪父的“我总感觉,这个房子有鬼”。
一句是姐姐的“我们家是有点不对劲,但是,谁是那个鬼还不一定呢”。
鬼?
是真鬼还是假鬼?
要斗智还是斗心?
影片行至中段,根本摸不透走向,猜不到结局。
可纵使疑窦丛生,却依旧让人欲罢不能。
全因影片做到了两绝:
剧情氛围绝。
人性内核绝。
>>>>剧情氛围,细思极恐
有人将《秘密访客》比作“剧本杀”。
各色人物登场,表面形象绝非真实面目,言行举止亦是真假难辨。
不能掉以轻心。
上帝视角或许是障眼法,旁观者才最易把自己当作剧中人。
《秘密访客》的高明之处就在于:
谜语与谜底相互嵌套,你看到的是谜面也是答案。
来,告诉你解密的关键——“甜蜜之家”的“家”。
故事正是将“家”的三层假面,一层层剥开给观众看。
第一层。
汪家四口,汪父有钱有势,汪母是家庭主妇,子女都上着贵族学校。
衣食无忧,让人羡慕。
第二层。
汪家的地下室藏着于困樵。
于困樵身上背负人命,却同时是汪家儿子的救命恩人。
所以他成了汪家人身上的一根刺。
时间越久,伤口越是溃烂化脓,难以痊愈。
如今,这个时间已经长达三年。
汪父问于困樵“你还没有自首的打算吗”?
但于困樵却愣了一下,回道“我在打算”。
第三层。
一家人对于困樵的态度。
汪父气势压人,表面不露声色。
汪母则显得有点膈应,弟弟更是十分抵触,姐姐却是爱慕依恋。
这一家四口间的关系也很值得玩味。
比如最开始。
汪父夸妻子厨艺好,妻子下意识低头;汪父夸儿子成绩好,儿子怔了一下。
越往后,气氛越古怪。
姐姐对弟弟恶语相向。
汪母惧怕丈夫的亲近。
片中有处细节与此呼应。
汪母将做好的鱼端上餐桌后,转了转盘子。
编剧殳俏解释:
“这鱼叫鹰鲳,肚子里藏着东西,转一转盘子,不是没有意义的动作,而是将鱼头转向男主人。”
一个动作,体现一个家庭的父权结构。
相应的,片中每次出现吃饭的戏,主光永远打在汪父身上,是同样的作用。
《秘密访客》光影美术之讲究,几处也可看出。
豪宅内,永远是灯光光线。
豪宅地下室,反而有自然光。
这或许是一个寓示:谁才是真正被困住的人?
以及。
影片不断强调“上与下”的空间感。
豪宅内的旋转楼梯,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制造出于困樵与四口之家的身份落差。
此类细节,不胜枚举。
陈正道自曝:
“我们有非常多仪式化的设计在里面,就是衣服的结构,跟他们房子里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呼应的,我们连花都插的对称。”
强迫症和细节控有福了。
此外。
《秘密访客》的音效也极其精准饱满。
节拍器打拍的声音,碗筷刀叉擦碰的声音,网球触地的声音,开关门的声音.....
这些原本寻常的声音经过放大变形,在特殊时刻响起,反倒令人毛骨悚然。
当然,仅凭文字难述其精妙程度一二。
大家亲自去体会。
而上述这些都跟陈正道的“野心”有关。
他说:
“这一次我们想做‘心理惊悚’,这其实是更少见的华语电影类型。前两部(《催眠大师》《记忆大师》)观众其实是跟着你拆解事情,然后挖坑埋坑,可能这部片其实坑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去想片背后的意义,你会觉得有点害怕。”
如果说服化道具、光影美术塑造了《秘密访客》的“形”。
那这背后的意义真正赋予了《秘密访客》“灵与魂”。
>>>>人性内核,何以为家
当我问到这个故事的“核”时,殳俏给了四个字——
何以为家。
读懂这四个字,就要去看每个角色对“家”的态度。
先说汪父。
妻子惧他,儿子畏他,女儿疏远他。
可他偏要装作家庭和睦的样子。
夸夸妻子的厨艺,夸夸子女的成绩。
全都浮于表面,显得生硬。
他说:“自由是很奢侈的东西。”
却又蚕食着家里每个人的自由。
稍有不满,便要禁家人的足。
他构建的“家”,是他要怎样,便必须是怎样。
背后是掌控欲作祟。
在汪父的高压管制下,汪母想过离开。
可晚上将行李收拾好要走,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厨房。
与其说她懦弱。
不如说,这个家里还有她牵挂的人与未了的事。
殳俏写了大量她做菜的戏。
“这些细节,刻画的是这个角色的前史,为何她精于厨艺,为何她熟悉这些餐桌上的潜规则。”
她当然完美适配“太太”这个角色,但没有哪个女人是为当好“太太”而活。
于她而言,“家”是想走却不能走。
她恨“太太”这个角色,却迷恋“母亲”这个身份。
再说两个孩子。
弟弟,以前常受校园霸凌。
同学死了,他无动于衷。
姐姐说他:“那些欺负你的人都死了,你高兴还来不及呢。”
少年心狠又偏执。
他感觉到这个家摇摇欲坠。
便一边亲近姐姐,一边又威胁姐姐:
“你要是敢背叛这个家,背叛我和爸,试试看吧。”
他心中的“家”很简单,就是所有人都在。
谁走了,谁便是叛徒。
与弟弟相反。
姐姐像个冷眼旁观者。
她察觉到母亲要走,也不阻拦。
但少女心思敏感又性格倔强,只能躲在被子里流眼泪。
她装神弄鬼,接近于困樵,劝于困樵自首,是想拆散这个家。
她想要的,不是“家”,而是自由。
而于困樵呢?
没有家人,没有事业。
说白了,一个从世界上消失都没人在意的人。
他像一只虫。
宁可躲在地下室里活三年,也不愿光明正大地活一刻。
他自顾自地想融入这个“家”。
上了饭桌,跟人搭话“这鱼个头真不小”。
可笑吧。
结果汪父问他自首的事,他回了句“我在打算”。
始终是外人。
他构建的“家”是自作多情的想象,是望而不得只能饮鸩止渴。
这个故事里,“家”是主轴,“人性”是转盘,只需一场车祸,转盘开转了,有人想停下,有人不想。
最深处其实是欲望的对峙。
何以为家?无爱怎为家。
记住导演的话:
“秘密”不是重点,“伤痕”才是重点。
空间不需要太大,只需一栋房子,一张饭桌。
演员便背负着角色的伤痕“活”了过来。
片中台词不多,却有大量特写镜头,戏与戏就埋在细微之处。
看完,你会发现片中无一人演技掉线。
我好奇于郭富城和段奕宏飙戏的状态。
陈正道回道:“两人不是‘飙戏’,而是‘让戏’。”
他进一步补充:“‘让戏’比‘飙戏’让我觉得更好,有的时候我们觉得‘飙戏’听起来很嗨,但‘让戏’是他们会尽可能在表演中给予对方豁口,展现出两人的关系胜于展现出自己很能演。”
两人各退一步,其实给了对方更完整的表演空间。
而对于几位小演员,陈正道则评价道:
“张子枫和荣梓杉让我看到00后的演员是中国最好的一代演员,年轻人来了,他们见过世面,他们对自己有规划,他们对自己有自信,这一点是我觉得一个80后被震撼。”
《秘密访客》不是陈正道的第一部影片,也必然不是最后一部。
他拍悬疑片,也拍爱情片与奇幻片。
他拍电影,也拍电视剧。
接下来,陈正道还要搭档黄渤拍摄天下霸唱的书,现取名《循环》。
悬疑是他的强项,但他不会囿于舒适圈。
对于此,陈正道说得谦虚:
“我还在这个市场上努力不成熟地挣扎地做着新的类型,我需要观众支持,我才有办法继续再做这些类型。”
能与观众产生连接,是他最期待的。
正如《秘密访客》这个片名指的不是段奕宏,而是观众。
他说:
“这一家人看不到你的存在,你却看得到他们每个人的秘密。”
欢迎拜访这个“甜蜜之家”,窥探每个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