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提供“新数据”了吗?谈谈特斯拉事故频发的底层逻辑。

500

在开始正文之前,先说一个严肃的建议,也是本文主要阐述的逻辑结果:

如无必要,近期不要驾驶特斯拉汽车!

如无必要,近期不要驾驶特斯拉汽车!

如无必要,近期不要驾驶特斯拉汽车!

先讲一讲最新的“特斯拉公布数据”和“侵犯隐私”两件事儿。

首先,关于特斯拉公布数据这件事儿。定个性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舆论事件!

这个数据我想不用说,但凡关注特斯拉事件的都了解过了。解读数据的也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我要说的是,这个数据不是新的!至少在3月初的时候这个“一分钟的数据”就已经提供给事故车主了。具体的有兴趣的去翻一翻事故车主提供的录音以及3.11关于事故的总结阐述。

事故车主认为这个数据主要有两点问题:

第一,关于118KM/H。事故车主有异议!这一点即便是所谓“公布最新数据”上热搜之后也疑点重重。

第二,事故车主认为特斯拉提供的数据反证了刹车失灵。这一点也有人计算过了。

所以,基于这两点事故车主要求特斯拉提供半小时行车数据。而官方也要求特斯拉无条件提供半小时数据。但是直到目前,特斯拉并未表态提供任何新的数据!反而是利用早就存在的争议数据搞舆论炒作!

再来说一说“侵犯隐私”。特斯拉有没有侵犯隐私?毋庸置疑是有的!

那张所谓的“数据”表格赤裸裸把事故车主的车架号公布出来且未经车主同意。不是侵犯隐私是什么?

好了,新“进展”讲完了。个人希望特斯拉能够去真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试图用引导舆论的方式去“平事儿”。

下面进入本文的正题!我想问一个问题:特斯拉真的刹车有问题吗?

我们先回顾一下关于特斯拉的事故都有什么吧。刹车失灵刹不住车、幽灵刹车突然刹车、车辆突然加速导致追尾、自燃等。

这里,先不谈自燃。去掉自燃之后,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发生的!

刹车失灵的表现是驾驶员踩刹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幽灵刹车的表现同样是未达到驾驶员的预期驾驶效果;车辆突然加速的表现同幽灵刹车。

这些行驶中的问题,核心逻辑是人机矛盾!

综上,个人大胆猜测特斯拉行驶过程中的事故不是故障而是特斯拉汽车特意设计的。

也就是说,特斯拉在处理人机矛盾的时候是“机器优先”的逻辑。这就是特斯拉问题频发的根源所在。

特斯拉事故频发的问题本质上和波音737MAX事故频发是一样的机制。而他们应对问题的态度和波音公司也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在技术上机器优先是没错的,也必然是未来的方向。但是前提是机器的能力要能够适应足够复杂的系统!个人可以理解特斯拉在技术上的激进策略,就如同太空X在航天方面的激进态度一样。这仅仅是技术路线选择的问题,只要技术足够先进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特斯拉在航天上激进最多就是炸几枚火箭损失的不过就是钱而已,牵扯到生命也是激进之后的稳定期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特斯拉在汽车上为了尽快实现它所谓的“技术领先”而选择了技术激进策略,这就有问题了!

首先特斯拉没有履行一个义务:对消费者的告知。特斯拉汽车频繁的强制OTA背后,必然是基于整套激进逻辑体系下的行为。也就是说特斯拉用卖车这种纯粹的硬件销售行为标准掩盖了其背后隐藏的软件系统应当承担的责任。

消费者在面对特斯拉的强制OTA没有任何选择权,就必然会被机器优先的逻辑所绑架。说白了,特斯拉就是强制把每一个购买硬件的消费者变成了试验其技术的小白鼠!

理解了特斯拉对于汽车的基本逻辑,那就不难解释越来越多越来越奇异的行车事故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状况,特斯拉汽车最先发生的是机器和人的争夺战。甚至有可能人越抢夺主动权机器越会因为变量的加入越容易因为计算结果而出问题!因为在车辆的底层逻辑里,特斯拉的机器优先是第一原则,人对车的掌控权争夺只会增加更大的不确定性。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特斯拉的刹车真的有问题吗?答案当然是没问题。刹车能有什么坏心眼儿(硬件故障),有问题的是机器逻辑对刹车硬件反馈数据的处理!

那么,再回到本文最开始的建议。为什么近期不要驾驶特斯拉汽车呢?很简单,特斯拉的技术团队必然会因为越来越频繁的事故去调整系统的逻辑参数。而这种调整本质上是一种蝴蝶效应,对整个系统的扰动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性在机器优先的逻辑下必然会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结果。

所以,个人建议在特斯拉技术部门彻底解决这个底层的“机器优先”逻辑之前如无必要不要去驾驶特斯拉汽车上路。特别是复杂的路况!

最后,针对目前仅有的这个刹车数据个人做一个基于逻辑(脑洞)的解读。

造成刹车“失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车机系统在启动ABS的时候引入的硬件反馈参数有错误!但是在车机系统接管之后外部的硬件参数已经不起作用了。它把人的因素变成了一个恒定的计算参数。

这样的情况下刹车不“失灵”才是小概率事件。

尾巴:或许,充电问题以及电池自燃才是特斯拉真正的硬件故障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