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美国富人老夫妻十几年后再次来中国旅行两个多月,总结了二十多条对中国的感受
这几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境外人士开始热衷于向中国大陆跑了。
首先第一波是香港人北上,这波热潮是2023年开始的,因为2022年还在疫情封禁期间。到2024年,香港人北上人次竟然达到了819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0%多,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当然了,当时有人评论说这是因为香港经济不好,香港人也消费降级了,还有就是汇率变化,港人图便宜所以跑深圳,我其实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简单粗暴,
忽略了大陆在基础设施,治安,交通,方便程度更各方面的进步,
单说便宜,以前的深圳,珠海难道不是更便宜,
要说经济不好,香港过去几十年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少,也没有今天这种热潮。所以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大陆飞速进步,变得更安全,方便,好玩了,而且保持了服务态度好的水平。
然后是外国人来华也在这两年猛增,而且外国网红来华拍视频成为热潮
尤其是自2023年11月17日起,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增至54国之后,中国不断扩大免签范围和时间,大大刺激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增长。
我之前发过一篇文章,
说是4月份单月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了2019年4月同期水平。实际上我看了5月份的数据也是一样超过了2019年同期。
最近最关注的一个数据--北京和上海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超过2019年同期了
关键是增速还非常快,
上海市1-5月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5.6%,
北京1-5月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56.6%。
不仅是形成热潮,而且大量海外的百万粉丝,千万粉丝网红都来中国拍视频。
前不久的甲亢哥大家都很熟悉,再比如油管上的千万粉丝网红“Best Ever Food Review Show”频道,这是个美国的美食大V做的,名字叫Sonny,是个美国人,有1150万粉丝,做了全球各地的美食品尝。我看了他的频道,上次来中国居然是2017年的事情了,做了两期广州的节目。而今年(2025年)年初他就到成都做了至少八期视频(包括小号在内),流量都很大,有一期在成都吃火锅的有600多万次播放。这个网红来之前受西方媒体影响,对中国也是有些偏见,比如之前他还跑到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做了一期维族美食的节目,在那个节目的开头又引用了一两段西方媒体抹黑新疆的报道,不过那期节目的评论区被中国网友狂喷。另外还有个千万粉丝美国大V,叫做Mark Wiens, 在油管有1130万粉丝,2024年11月左右也到中国做了五期视频,甚至有一期的名字叫做“This is Why CHINESE FOOD are the Best”(为什么中国食物是最棒的)。
大量外国人来华,对我国外语导游行业是个利好,这个行业需要人。我已经在小红书上看到深圳有人开始做英语导游兼职了,她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小红书上发帖子,说自己可以做英语导游,结果就有中国人联系她,说自己的外国客户/朋友/访问团之类要在深圳有人陪同。
我看她晒了个微信截图,给一个老外高管做了一天导游,给了她700元人民币。
我一直觉得,从产业的维度看,未来中国发展空间比较大,会产生很大的增量蛋糕的产业就是三个:
其一是汽车产业,虽然中国2024年汽车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其实空间还非常大,比如我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是俄罗斯,不要说欧洲,美国,日韩这些市场,即使在东南亚也还没有打败日系汽车品牌,全球还有广阔的世界市场等着去占领。
尤其是日系汽车品牌,是一定要在全球彻底打垮的,中国品牌已经在家电,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把日本品牌击溃了,日本原有的优势产业什么数码相机,随身听,MP3/MP4之类的也消失了,汽车产业再把日本品牌打垮,可以把日本彻底压下去。
光是一个丰田2024-2025年财年的营收就高达3150.97亿美元,这是多么大的蛋糕需要我们去抢。
第二是半导体产业,
这个我们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还没有完全突破,因此目前是出于被压制的状态,比如英伟达,英特尔,高通,联发科,博通这些企业,每年都在全球市场大赚特赚,但一旦中国的EUV光刻机等关键生产设备技术突破了,中国的先进工艺产能可以大扩张了,在这个领域有非常大的价值可以获取,光是替代英伟达2024年营收就是1304.97亿美元,换成人民币接近一万亿了。
而且半导体的突破还会带来在其他领域的突破,因为这是核心零部件,这个领域中国强了,那么整机系统领域也会突破。
第三是制药业
2025年6月20日晚,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发布“2025 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该榜单根据处方药的销售业绩,对全球前50强生物制药公司进行排名,可以看到前五名销售收入都在500亿美元以上。
全球前十名是强生创新制药、艾伯维、默沙东、罗氏制药、辉瑞、阿斯利康、诺华、百时美施贵宝、赛诺菲、诺和诺德。
当然了,创新药这个行业我国增长非常快,主要是我国搞研发然后把IP(知识产权)卖给外国制药公司,但我觉得,终有一天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比较重要。
其实制药这个行业前景还广阔的很,试想一下,如果那天有个中国企业,研发出了能治愈癌症,艾滋病,近视眼,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之类的药物.......
其他还有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产业都还有机会,但是规模不如这三个这么大。
当然了还有一些潜在性的产业,比如我国一直在搞的可控核聚变,
如果未来这个技术攻克了,能源价格大幅下降,那将是颠覆全世界,比如植物工厂就可以搞了,我们以后都不用耕地搞农业了,直接建50层100层的植物工厂高楼,用低成本的能源来让光源发光模拟太阳,在工厂里面生产粮食。
这个就不展开了。
而在第三产业领域,入境旅游业了这个行业非常大,而且有极大的增长潜力。2024年入境中国的外国人总共才2694万人次,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今年外国人来华呈现同比大幅增长的态势,全年预计肯定超过3000万人次了,而且以后增长潜力还很大,毕竟以后中国会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全球各地的人都会想到全球最强的国家看一看。
我不时看到很多人担心年龄原因被裁员,其实吧真的被裁了也别总是想着去送外卖,跑滴滴,在来华旅游外国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考个导游证,做英语或者其他小语种导游也是一个选择。
今天说的是一对美国富人退休夫妻在中国旅行了两个多月的感受。
这对夫妻的账号叫做:Retirement Travelers.
之所以我在标题里面说了他们是富人,是因为他们坐高铁都是做商务座,从广州到长沙的高铁他们就坐的商务座,一个人275美元。
酒店也都是住凯悦之类的高档酒店。
而且夫妻两人的英语发音非常清楚,表达也很流畅,所以他们即使不说他们的背景,也能感受出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有阶层。
这是他们总结的二三十条感受,是由老太太出镜说的。
也是常见的外国人/美国人想到中国旅游关心的问题。
我为什么会想到把这些外国人的来华感受的看一遍,
老实说,我看过的各种外国人来华视频至少有几百个,搞不好上千个了,我有个感觉就是,可能是因为来华之前在本国看到的都是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来中国之后意外的发现非常现代化和安全,导致反差很强的缘故,外国人来华旅游满意度总体很高,总体超出预期。
中国迟早会跟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一样,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大国,
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第一点:中国十几年来进步极快
这不是这对夫妻第一次来中国,她们第一次来是十几年前,是带着上大学的女儿们来的,当时总体感觉一般,并没有想着说很快再来中国看看。
而这次再来,他们感觉中国完全变了,更加现代化,更加干净,而且远远更有效率,对外国人来说旅游也变得更容易。
她说中国从他们最不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变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且还期望着后面再来。
他们认为如果你在寻找一个比欧洲更陌生,但是又比越南更有秩序的国家旅游,那么中国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第二:美国人最好办中国十年多次签证
中国目前还没有对美国人免签,只有10天240小时过境签证。
他们提到美国人最好办理中国的十年多次往返签证,中国政府收费是140美元一个人,另外他们在美国找的是一个叫做visa hero的公司代理办理,一个人是200美元,所以总共一个人是340美元。
他们强烈建议中国的十年签证,因为更短期的签证费用也是一样的。
过境签证他们也不太建议,估计是觉得时间太短。
第三:中国边境官员没有问他们出格奇怪的问题
主要是问他们在中国住哪里,以及离开中国的计划等,因此他们建议把这些信息放在手机里面或者打印出来。
他们是从香港九龙西高铁站入境中国内地,要录指纹,通关总体丝滑专业,过程简单高效。
她还强调中国海关人员没有问任何有关他们隐私的问题,而且他们的美国国籍在过关时也并不是问题,
第四:作为美国人,在中国旅行非常安全
他们说自己经常会被问到在中国旅行是否安全。我想这也是旅行者去一个国家旅游最常见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去过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他们去过的每个城市都可以在晚上安全的闲逛。
当然他们觉得中国和其他国家最大的一个区别是摄像头到处都是,在有的地方非常密集,他们说在杭州的一个路口,他们甚至数了下有超过50个摄像头,对有的人来说可能觉得不太好,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是问题,还让自己觉得安心。
因为在他们去过的世界有的地方,他们还希望能有监控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安全。他们认为是正面的。
他们尤其提到来中国前考虑过,中国和美国是在政治上有不同意见的国家,作为美国人会不会在中国旅行时遇到一些问题,但他们在中国从来没有遇到过敌意,相反的是非常友好,
没有人问他们让人不舒服的问题,
没有官员因为他们是美国人就单独挑出来对待,
没有人以怀疑和审判的态度对待他们,
也从来没有被问到过政治相关的问题,
也从来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美国国籍和美国人身份而辩护。
总之作为美国人,他们受到了中国人友好的对待。
第五:中国的雾霾(smog)基本没有了
他们说空气污染是外国旅行者来中国旅行关心的问题,他们说十几年前来中国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雾霾,在北京的雾霾甚至几个街区之外就看不见了,但这次来中国完全shocked(震惊)了,他们能够远远清楚的看到城市周边的山脉,空气也显著的好转了。他们说这次在西安和上海也还是看到有轻微的雾霾,但是完全无法和十几年前的严重程度相比。
他们觉得原因之一是电动汽车普及,他们觉得在路上看到的车接近一半是电动汽车,这样减少了排放。
第六:春季和秋季到中国旅行最好
他们是2月到4月在中国旅行,这是旅游的淡季,他们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时间,天气很凉爽舒服,人也比夏季高峰期少很多。
他们认为春季和秋季的九,十月份到中国旅行最好。
而觉得在夏天的中国炎热,而且潮湿,尤其是像西安,重庆这样的地方,八月份旅行会很拥挤,闷热。
冬天的中国北方很冷,但是可以在中国南方旅行。
当然,到中国旅行必须避开节假日,尤其是十月初和春节的黄金周。
第七:一定要随身携带护照
他们说这是来中国最大,最重要的旅行提示之一,永远要把护照带在身上。因为不只是机场到达过关时需要,购买火车票,进入博物馆,游览公园(景区)还有住宿登记都需要用到护照作为身份证明。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护照就是你的票,比如坐火车,进入景区时,往往没有纸质车票,就是用你的护照扫描。
而且必须是携带护照原件,因为复印件和照片都不行。
他们一开始也很疑惑为什么没有纸质票,后来发现用护照就行,这样还更简单些。
第八:中国的网络防火墙
介绍了好用的VPN
第九:中国的手机信号非常好
他们觉得比酒店WIFI还好用,即使在偏远的地方,甚至很长的火车隧道里面都有信号。因此他们习惯用手机数据包上网,包括笔记本电脑都是用手机开热点。
第十:带上充电宝
因为在中国的一切都要用到手机,翻译,支付等等,因此最好带上好用的充电宝。
第十一:在中国不需要准备现金,但要提前下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就用Alipay(支付宝)和wechatpay(微信支付)就可以了,到处都可以支付。他们还提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不收他们现金了,包括路边小贩都不收现金了。
他们提到唯一一次麻烦是在重庆的地铁站发现微信和支付宝都无法支付,刚好他们的儿子身上有一些现金,所以他们建议身上还是携带少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还建议在出发之前就下载这两个程序,并且熟悉下界面,因为他们到中国后付款一开始还不熟悉如何使用。
第十二:在中国的语言障碍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乐于帮助
虽然英语在中国不普及,但是谷歌翻译以及微信内置的翻译功能都非常不错,中国人都有智能手机,很多中国人也知道如何用手机翻译。
旅游区和火车站都有英文标识,中国人也能很耐心友善的帮忙。
他们也提到他们去过的每一个酒店的前台和餐厅都能讲英文(说明他们有钱,住的都是高档酒店),总之他们认为解决语言障碍比想象中容易。
第十三:建议住中国的高档酒店
哈哈这个感觉不算建议。
他们上一次来的时候为了更真实的体验感,住的是比较小的宾馆,服务不稳定,床很硬,沟通也是问题,这次他们都是住高档酒店,房间很好,睡的很舒服。
而他们提到在中国升级房间的费用,只有在欧洲和美国的一小部分,因此很值得。他们说中国是少数豪华酒店很多,而且价格很便宜的国家之一。
第十四:中国酒店的早餐非常棒,比大部分美国酒店的早餐都要好
当然这跟他们住的是高档酒店有关系,总之各种国外食物,中国食物例如汤,面条,饺子,西点,现做的鸡蛋,水果等等应有尽有。
他们觉得比美国大部分酒店的早餐都要好。
而且吃早餐成为他们最喜欢的酒店生活之一。
第十五:中国的酒店广泛使用了送货机器人
他们介绍了可以用APP下单外卖,然后机器人会自己坐电梯送到门,不需要人送上来,感觉这像是科幻电影里面的场景。
第十六:在中国买门票,热门景点要提前买,价格对60岁外国老人也有优惠
他们提到就用微信的小程序就好了,但是特别提到很多小程序必须在中国境内的时候才能找到,因此如果在国外的时候没有找到,也不要慌张。
如果是旺季,最好提前买票。
他们还提到中国一些景点60岁以上老人有折扣甚至是免费,所以外国旅行者都可以问一下没有坏处。
另外故宫的门票非常难买,建议外国人一到北京就买故宫的门票,他们这次就没有买到票,不过幸好他们上次去过了。
第十七:在中国请导游直接让酒店安排就好了,不用提前在网上找
他们认为与其出发前花时间在网上找导游,不如到现场让酒店帮忙安排,这样安排的导游通常都很专业,英语也很流利,比他们在网上花更贵价格找的导游提供的服务价值还要好。
在像兵马俑这样的地方,可以现场找英语导游。
当然了,中国不少地方独自去探索也没有问题,不需要导游,像长城他们就是自己去的,用地图和翻译都很好用。
第十八:中国开车文化比十几年前进步太多,另外一定要下载一个滴滴打车软件
他们觉得滴滴非常好用,他们还建议选择“pemier”(专车的英文翻译)这个选项,经常会有惊喜,遇到不错的好车,以及有礼貌的司机,还给瓶装水喝,而价格只是在美国打车价格的一小部分。
他们提到和十多年前相比,中国的驾驶文化变化了太多,十多年前中国的司机开的很疯狂(wild),交通一片混乱,让人感觉紧张甚至害怕。旅游巴士在不同车道间不断变换穿梭,司机开车毫无预警的开过人面前。
而现在的中国司机开车都很小心,冷静,并且遵守规则,让乘客感到放松,他们觉得是中国广泛的交通摄像头改变了司机的行为。
第十九:中国的地铁很棒
非常干净,非常安全,也有英文标识,直接扫二维码就能进站和支付。
还有人给他们让座。
第二十:导航建议用苹果地图
他们觉得苹果地图比谷歌地图好用
第二十一:中国没有小费文化
甚至连APP里面都没有给小费的选项,不过他们建议给私人导游一些小费。
第二十二:中国旅行价格非常实惠
中国酒店的价格只有欧美同类酒店的三分之一,
餐馆吃饭惊人的便宜,比在美国吃快餐都还要便宜。就连高铁的商务座,滴滴专车这类比较高级的服务都很划算。
总之在中国可以以三星级的价格享受五星的服务。
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的地方,让你花了不少钱却觉得物有所值。
第二十三:在中国喝瓶装水,中国食物也很安全,不用担心
不要喝水龙头里面的水。
不需要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他们从来没有生病,唯一注意的是在中国点菜经常会问你要多辣,他们建议可以尝试下中国的辣度。
第二十四:长途旅行前打疫苗
这个他们不是针对中国,而是建议长途旅行前打个疫苗啥的。
第二十五:中国的厕所总体进步很大
他们说经常会有人问他们中国的厕所怎么样,
他们说中国的公共厕所通常是蹲式的,当然也会有西式的马桶,不过一般在残疾人卫生间里面。
很多新的公共厕所非常干净,不过她建议带上卫生纸,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厕所都有卫生纸。
总之跟上次来相比,中国的厕所进步很大,这也让他们觉得惊喜。
第二十六:中国的购物环境非常棒,但奢侈品价格不便宜
他们认为中国的购物环境已经是next level,
他们感觉中国有比任何国家都更多的奢侈品品牌和高档购物区,
他们查询了下一些大牌奢侈品店的数量甚至比在美国的数量还多,
中国人包括小孩子都很时尚,但是这些奢侈品店的价格并没有比欧洲和美国的店更便宜。
最后他们总结说,中国完全变了,如果你上次到中国是十几年前,那这次到中国要做好吃惊的准备,中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干净,更现代化,更开放,更让人印象深刻。
从科技水平到基础设施到酒店,中国已经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他们也迫不及待想再次回到中国旅行。
我自己非常欢迎这种有钱,愿意消费,而又还喜欢拍视频宣传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
来华旅游人数多了1000万,相当于多了1000万人在中国消费,而且旅游者还和定居者不一样,他要住酒店,在外面吃饭,购物,坐高铁,坐飞机,尤其交通费用很高,因此花费远高于本地定居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8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刘海涛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公开数据,来华旅游外国人日均消费3459元”,
这个数据远比我想象的高,一天的消费相当于国内普通人一个月了,这应该是包含了国际机票在内的数据。
另外,我觉得2024年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日本和泰国这样的国家居然比中国多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比如韩国人出国第一大目的地是日本而不是中国,迟早会回到来中国的外国游客最多的正常状态,
这对国内的相关从业者是巨大的机遇。
你看国内那些吸引了韩国人写攻略的上海餐饮店,后来的韩国游客都纷纷按照这些攻略来打卡,是不是就赚翻了?
有些店我查了下在深圳也有,我都准备去吃。
我同时在想,再过十年,中国变化最大的将是什么,
我觉得是到时候中国会满大街到处是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道路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低空无人机经济将会显著的普及,
到时候外国游客再来,将看到的是一个和他们国家完全不同的,简直像生活在未来场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