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巧稚为了个人发展,不得不放弃婚育,纪念她是希望女性不再陷入两难选择

看到一篇关于林巧稚的内容,分享一下:

对了,关于纪念“万婴之母”林巧稚这件事,除了致敬之外,还有两个点值得说一说。

一是现在大家很感动于她为了中国的妇产医学,一辈子不结婚不生育。这一方面固然是林巧稚的个人志向,一方面也与当时对女性极不友好的职业环境密不可分。

当时老协和医院有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不仅内、外、妇、儿科室的女医师不能结婚,护士想要结婚,也必须辞职。因此,包括林巧稚、杨崇瑞在内的老协和女医生,绝大多数都终身未婚育。

何以有如此严苛的规定呢?

据少儿卫生学家叶恭绍在《协和医学院对我一生的影响》一文中回忆,当她向科主任袁贻瑾(我国公共卫生学创始人之一)提出要结婚,袁贻瑾“简直不能接受,而且感到失望。他还告诉我,协和医学院是不送已婚女医师出国进修的,因为女医师结婚后必定随她的丈夫去留。协和培养了,又不能用,太不合算。而且女医师生了孩子,就可能不再工作了。”

林巧稚的学生、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的严仁英也曾谈到:“林大夫不结婚,因为她在协和的那个地位,女的里头能当上教授、主任的就她一个人,如果她结婚了她就没有这个前途了。”

后来她在谈论林巧稚的独身选择时,她更直接地说:“她这个独身不是她自己选择的,是被逼的。我在1948年到美国的时候,就发现美国的很多妇女结婚了以后就都只能看门诊了,再也不可能当教授、当主任……所以像林巧稚那一代的我好多老师都是独身的,这并不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协和医院的女大夫们》,文汇报)

今天女性是否婚育是个人选择,不婚不育也是个人的自由。而在当时,“没有选择的权利”,无疑是对她们的剥夺,而且这种剥夺是建立在“女性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中选择其一”的歧视与“女性应该无偿承担生育和家庭劳动”的剥削之上。

二是这样的顶尖专家,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医院倒尿盆。

所以我们今天尊敬缅怀林巧稚女士,不能仅仅是感动她的贡献,也要更加呼吁性别平等,尤其是让今天的职场对女性更加友好,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让今天的女性不必面对“事业或婚育”的两难选择,让她们不必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必须付出“感人的牺牲”;

其次要警惕一切反智的玩意儿。

500

看评论区补充说,美国医学界科室主任里罕有女性,这个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