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是留白,体育是增彩!

体育圈人ecosports.cn

500

家长对孩子说「瞧瞧你们现在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可是比我们当年的状况好多了。」眼神里透露出了羡慕。

孩子愣了一下,回答道「听说您小时候可以在河里游泳,在稻田里摸鱼、捉虾,在下课的时候踢毽子、跳皮筋、打鸭子,而我们只有冷冰冰的电脑手机,以及......永远写不完的家庭作业。」

如今学生所面临的,不光是学业上的「军备竞赛」,还有课间十分钟被支配、体育课被侵占的无奈,以及二者加持下对身体的伤害。

文/ 付能量

01

似曾相识的一幕

其实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曾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这句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口号不仅仅是对学生说的,更是对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们说的。

口号出台的背景,正是由于我国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肥胖、近视学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召开会议,明确了全国院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希望能够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确保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时,参与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同时,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加以公示后坚决贯彻执行。

紧接着在2007年的上海,就有学校打出「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标语,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理念。

十五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最近北京市的相关会议上,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要走出教室,走向操场,阳光体育,健康成长」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

社会进步了,可是孩子们的幸福感真的提升了吗?知识的获取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反思。

02

教育的问题逐渐显露

在节目中,白岩松描述了当下的现状「很多学校课间的十分钟鸦雀无声,除了喝水上厕所,不许孩子们下楼,因为要从安全等等很多方面去考虑,不出教室,就是最稳妥的方法。」

同时,他也向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连课间十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怎样去支撑足球、篮球、排球冲出亚洲?」

并呼吁「但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抓体育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从根子上能明白,体育以及足球、篮球等运动的价值,和“以体育人”这四个字的含义。」在视频的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500

在这段话当中,白岩松说的对,但也不对。

正确的是白岩松对于学校状况的描述,不对的地方在于,他把课间十分钟的意义直接引导向了竞技体育,同时,呼吁有关部门明白体育的价值,理解「以体育人」的真正含义。

其实,相比于前几年,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大家更能意识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在保护充分的情况下,只要不出大问题,对于孩子偶然的磕磕碰碰,家长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希望孩子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

不是家长的问题,那我们再分析老师。其他科目的老师,就真的想和体育老师抢课吗?多上一节课,就意味着你需要多加班40分钟,从功利的角度来说,有这个时间,难道休息一下不好吗?

如果不是老师和家长,很多人就会把矛头指向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认为他们不明白「以体育人」的真正含义。可是作为一个老百姓,咱们都明白的大道理,他们怎么可能不懂呢。

大家都能明白,却解决不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家长、老师、以及上级领导,其实都不是最大的阻碍者。

真正的阻碍,正是当年为中国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教育体制,所有人都被裹挟了进去。

在快速发展时代,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用量化的数字来为学生打分,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但分数注定是冷冰冰的,不人性的,教育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现状就是,孩子在学习上开始内卷,家庭上也开始进行「军备竞赛」,毕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500

因此,只要国家改变不了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判方法,即使教育部门想要给孩子减负,家长也会给孩子报课外班。

但倘若「不以成绩论英雄」,那如何来调整,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评判标准呢?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就是主动求变,比如取消文理分科、调整各个科目的分数占比,提升体育分值的同时,降低其他科目的分数,也许会奏效。

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当一个家庭把有限时间、财力倾入到教育当中,却无法收获应有回报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开始重视身体的健康。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瓦解。

当大家内心的衡量指标不再是「唯成绩论」的时候,也许孩子们才能真正走向操场,阳光体育,课间的十分钟也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了。

03

十分钟,指的到底是什么?

十分钟的课间,绝不仅仅是指参与体育运动。

回想一下几十年前,大家都在平房或者矮楼当中上学,出了教室门就是操场,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非常容易。

500

而现如今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楼层也高出了不少,想要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上下楼,并且参与体育运动,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比起白岩松老师呼吁参与体育运动,其实把这十分钟理解为「留白」会更加合适。

何为「留白」?

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一张画都需要有想象的空间,更何况是天真烂漫,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呢?

深受广大网友和学生喜爱的「网红」教授郑强,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不要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并尖锐的指出「加大学龄前教育」就是一派胡言。

500网红教授郑强,江湖人称「强哥」

某些「砖家」提出的「加大学龄前教育」,就是指「在应该接受学习的年龄之前,加大对孩子的教育」这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什么呢?

郑强教授认为,学龄前教育就是玩,激发孩子的天性。中国学生的数学竞赛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拿诺贝尔奖的?原因就在于此。

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激发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好奇心,又怎么能去做研究呢?在该玩的年龄没有玩,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们就觉得「终于解脱,可以放飞自我了。」

这个时候,外国的孩子就会觉得「我都玩了十多年了,是时候干点正事了。」看到了嘛,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样子。

当然,我们不崇洋媚外,国外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套用在中国也不适用。就像咱们之前提到过的,中国的教育曾经帮助了咱们国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体制、观念也需要改变。

04

课间是留白,体育是增彩

因此,不必在课间急迫的十分钟内,让孩子去下楼参与体育运动,学校只需要踏踏实实保障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参与课外活动的基本权利,为孩子们提供锻炼的平台即可。

有些人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和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是相悖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体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1916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以来,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隔壁的清华大学,也同样重视体育的发展,更有「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

500

在国外,人们早已将体育融入生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体育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正确的接受「失败」。

体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团结协作,更好地融入集体。让孩子们可以走到阳光下,走近自然中,减少肥胖和近视的发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给孩子的人生以「留白」,他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想象空间当中,用体育给孩子们增添一抹色彩,这便是体育真正的意义。

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