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代鸡娃母女俩隔空对话:内卷教育和“被娃反鸡”

近日,朋友圈一篇讲“鸡娃”的文火了。

6日,毕业于北电导演系的作者王食欲于公众号“Vista成长实验室”发文回顾自己接受“鸡娃教育”的往事,并向即将生育的北上广深父母大喊:我都被鸡到北京四中实验班了,也没有出人头地啊!

万万没想到,文章火了没几天,作者的妈妈也发了一篇文章,和女儿“隔空对话”。这位“鸡妈”在回顾自己的“鸡娃生涯”后,发自内心地感慨:鸡娃鸡了半天,反倒被娃给鸡了。

500

啥是“鸡娃”?

鸡娃,即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 “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多用于焦虑的中产阶级家长。

最近新上映的电视剧《小舍得》,就聚焦了一波“鸡娃”话题,而该剧所展现的激烈竞争,仅仅是“小升初”这一节点。

500

影视剧或许还有些艺术夸张,北电毕业的编剧兼作者王食欲则现身说法,回顾了自己作为北京“第一代鸡娃”的生涯。

从第一次上辅导班,王食欲就开始“被鸡”:买古筝,学古筝,考级,演出拿证书……王食欲学了十年,换了六位老师,总算考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八级。

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小学三年级,王食欲开始学“华罗庚数学”,古筝课和英语角也没落下。除此职位,芭蕾、跆拳道、工笔水墨和素描也是鸡娃过程中的“基本操作”。

而成就她“鸡娃生涯”的,是被王食欲称为“东亚虎妈”的妈妈,而她的特别之处在于:鸡娃之前,先鸡自己。

王食欲说:“我学过的东西,她都学了一遍。不仅如此,她陪着我去图书馆自习时,还能利用辅导我的时间之余,自己顺手考下了多个工程师资格证。”

讲了这么多,小升初刚刚结束,王食欲考上了一所私立外国语学校。从那天起——她开始自己“鸡”自己了。

外国语学校距离我家非常远。我家在朝阳公园,而学校在天安门广场旁边。早上妈妈开车送我,我一边在车里吃早餐、背英语,一边看日出和无数次升旗。

放学后我需要自己坐二号线,转一号线再转十号线,最后接驳公交车回家。全程耗时一个半小时。我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站着写作业、背古文,MP3里永远都播放着VOA慢速英语和TED演讲。

周六周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我都泡在学而思、新东方、金钥匙、龙文教育等一系列教辅机构里。

靠着不懈的努力,以及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的散文小说,王食欲迈过了北京四中实验班的门槛。而北京四中,意味着更多的鸡娃。

对于这所始建于1907年、出过不少院士的学校,王食欲发出感慨:“你第一次在地理课本上见到东非大裂谷时,你的同学已经去过了”

数学好的孩子,一条公式能解决十道题。

物理好的孩子,一道题能有十种解题方法。

英语好的孩子,高一时SAT就已经接近满分了。托福、雅思扣个一分半分的,那纯属给考试机构一个面子。英语学得无聊了,人家还顺带着学学法语和拉丁文呢。

学生,可以比老师还厉害。

王食欲回忆,四中里,除了一堆可以免费参加的社团,还有很多付费的游学项目。有一个去南极考察的项目,老师宣布不到半天,50个名额就被报满,而项目的参与费用是99998元。

我们班一共18个人,有三个人都在高中时出书了。还有一位学生坐拥两项国家专利,在北理工跟着博士导师一起做实验;有一位女同学高二休学,骑着自行车去西藏了;另一位爱好摇滚乐的学生正在出个人专辑,录音棚用的都是Universal Studio。物理竞赛全国第一、保送清华,以及被常春藤名校录取这类的“常规操作”,咱就不提了。

高中毕业后,王食欲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目前是一名编剧兼作者。她对自己现状的评价是:我买得起车;但只靠自己的话,依旧无法买得起北京的房。我的朋友们和我的情况差不太多。确实,鸡娃教育让我们比大部分同龄人赚得多一些,工作得轻松一些。但大家都是90后,都一样买不起房。

文章的最后,她也反问道:

我们去了那么多国家,学了那么多知识,拿着硕士博士的文凭,专利著作等身……最后还不是一样搬砖996,或者连工作都不要地混混日子?

鸡娃们已经看透了:世事如浮云,想开就出家吧。

在“鸡娃论”遍地开花的如今,王食欲这篇对“鸡娃”的反思很快风靡朋友圈,也火到了她文中的“东亚虎妈”那里。12日,王食欲的妈妈也在“Vista成长实验室”发文,从另一个角度回顾了这段“鸡娃生涯”。

500

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火热的概念“内卷”,王妈妈却是从女儿的文章里了解到的——一群人为了争夺教育资源,每个人都付出更多受教育的成本去争夺资源而形成的严重内卷。

具体就是靠课外班、辅导班、培训班等等形式压缩孩子的休息时间,拼命让孩子刷题、上课、做作业考进为数不多的好学校,争夺教育资源的内卷过程。

尽管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词,但她在文章一开头就承认,自己也是中国内卷教育的参与者、经历者、实施者、被裹挟者。

而选择“内卷”,与她的经历有关。

她出生于一个清苦的小县城,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在母亲的鞭策下成了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这样的经历,让她不由自主地要去“鸡”自己的下一代。

起初,她也没那么焦虑。但是带着孩子出去玩时,她忽然发现,其他孩子有各种才艺,上各种艺术辅导班,自己慢慢就被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众多家长裹挟着,送娃进了各种各类的艺术类培训班。

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责任的。“鸡娃”,往冠冕堂皇的方向上说,是要培养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从私心角度讲,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娃生了娃以后,还在家里啃你的老。

鸡娃并不容易。这位阿姨回忆,孩子学古筝,她指法练得比孩子还标准。孩子做作业,她看书,看报纸,考各种职称证书。她必须“鸡”自己,潜台词是:看看妈妈也很努力,你也必须努力。

经历万千挫折,阿姨劳心费力地把孩子“鸡”到北京四中,结果发现:“鸡娃”开始鸡妈了!

这里的娃个个优秀,你的娃只是其中的一粒沙,掉进去就没有了。常年站在娃顶上的人尖子突然不再显眼,心里满是自卑。这里的娃爸娃妈都比你优秀: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富商,还有的是高知。人家的爹妈比你有钱、有权、有知识,人家的娃还比你娃优秀。

人家“鸡娃”的格局完全跟你不一样:人家可以让娃放下学业去骑行全国;可以花巨资送娃去南极科考;可以让中科院的院士带着搞专利发明;可以让娃出碟唱摇滚。

印象比较深的,是王食欲一天回家,严肃地问她:“妈妈,你能不能也努力一点?”然后开始替她制定目标:“这样吧!咱俩商量商量,期末考试我进年级前30,你争取提个干?”

王食欲在四中的同学家长,有的能直接卖套房子送孩子去英国读书,有的在崇文门有一条街的店铺。当时有四中的家长要拉王妈妈进“北京四中高端家长群”,里面是一群中产以上的爹妈讨论育儿经。王食欲的妈妈直接拒绝:算了算了,我不配。

到最后,她也想通了。

我认为,幸福的普通人,就是能够找到人生支点的人。这个支点不应该是成绩、分数、工作成就、名声威望等一切可以被量化和横向比较的事物。相反,人生的支点应当是因人而异的。

孩子喜欢艺术,就多带ta看展,尽自己可能地为ta提供学习艺术的条件;孩子热爱运动,那就鼓励ta多多锻炼;孩子痴迷于游戏,别急赤白脸地送ta去杨永信那里电击疗法,不然你恐怕会折损一位出色的电竞运动员呢!

鸡娃不应当按照社会标准来制定。不是学好语数外,就能走遍天下的。而是要为娃提供ta梦想道路上的养分和支持。引导ta寻找自己热爱和喜欢的领域,让ta畅享其中,逐渐深入,不断挖掘。

故事最后,这位“鸡娃一生”的妈妈表示: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一辈子只够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必须是娃所热爱的领域和专业。一旦发现这样的领域,就鼓励支持娃勇敢追求,一直向前,绝不动摇。这才是娃一生的情感支点和奋斗意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