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起源
小麦起源,看你如何定义了,如果说一倍体二倍体小麦,那确实是起源于西方,但这并不是现今意义上的小麦。
现今意义上的小麦是六倍体,单独的一倍体二倍体并不可能自发的形成六倍体,中间还需要四倍体。还需要不断的育种培训。
咋说呢,就好像斑马和家马,野马和家马一样,有野马,只是说明你有这个条件,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是。还要有明确的驯化证据,比如在马圈里生了小马驹,比如马奶,比如吃饲料之后的一些磨齿的改变,等等,而且还不能就是个例,这才能够确认,当然,相应的文化地层也要断代正确,否则五百年的说成五千年,就没意思了,当然对于西方来说,也是常事。
现在所谓所有西亚,包括美素不达米亚的所谓小麦起源,其实文化层是混乱的,断代首先就不规范,大规模注水很严重,其次,所有的小麦种子都是一倍体二倍体,就是原生态的小麦,和大量的草种混合,并没有明显的令人信服的栽培痕迹。所谓的多倍体小麦,只是从灰烬中臆测推断出来的,根本算不得数。
而这些,都是现今西亚小麦起源地6-7000千年前的文化层情况,就算这些文化层断代正确,也不能得出此时间西亚就开始种植加工小麦的结论,更不要说一万年前了。
一般来说,小麦一定要通过杂交,一倍体二倍体变成四倍体,再通过培育杂交,才能达到六倍体。也就是真正能吃的现在意义的小麦,这种杂交培育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6-7000年前还只是一二倍体的,你指望着一千年内就形成六倍体然后东传,那叫天方夜谭。除非你本身就有多倍体野生种群,而且这种所谓的西亚起源小麦,也是和大量其他草籽等种子混在一起的,谷物这些不到三分一,这说明啥,那就是说,这些所谓的原始小麦,是和野草一起被采集收割的,说白了,就还是野草。
在中国,距今五千年,就已经种植小麦,通过碳十四测年,这些麦粒距今5000+_159年,距今三四千年前已经相当规模种植,而且配套的加工打磨工具也日渐成熟,各式品种目前为止,是世界最多的,看看,这才是小麦真正起源地该有的特点。
更有趣的是,黄土高原上就有可以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多倍体小麦的野生种群,野黑麦。野黑麦完全可以作为育种材料运用,此类实验也非常成功,杂交成果就是多倍体小黑麦。此外还有小麦草,和栽培小麦亲缘最近,在河南陕西等地均大量发现,凡是集中分布一个物种大量显性基因的地方,就有可能是其起源中心。这些区域同样还有大量的原始社会遗存。
1983年我国学者,野小麦和普通小麦杂交,顺利产生了可以培育的种子,所以中国才是真正最有可能的小麦起源地。
也许西亚很早开始把小麦纳入食谱,甚至有所种植,但系统的种植和培育,并不会早于中国,甚至相当落后,所以种系稀少,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游牧民族为主的,哪有那么多闲心思培育杂交呢?真要是古已有之,连个像样的磨都搞不出来,可能吗?一倍体二倍体小麦,口感,产量上,可并没有多少竞争力。对于已经坐拥禾菽黍等多种食物的中国先民,又能有多大吸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