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建议国民党修改党徽有何意图?

  台湾当局「内政部」前日公布「评估修改现行『国徽』之必要性专案报告」,,

  声称青天白日「国徽」的运用广泛,在国际间有一定之识别度,与国民党党徽类似,有其历史原由,但「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自有其凝聚国人情感之庄严意涵,不应轻易修改,反观政治团体或政党之象征物,可随着局势变更、社会脉络,则宜适时调整以与「国家」象征有相当的识别度。

  此专案报告一出,就遭到国民党全党强烈反弹,并指出台铁「太鲁阁」事件罹难者的「头七」刚过,「内政部」就抛出这么一份争议性极大的专案报告,是否要转移人们对台铁惨剧的视线?

  表面上看,国民党的质疑确实是属于「合理怀疑」。实际上,台铁惨剧发生后,让民进党竞选口号「绿色执政,品质保证」破产,并因而错过了应对国民党及群众团体发起四项「公投」的最佳时机——本来,蔡英文在清明连假前就要党内就将于八月二十八日进行的四项「公投」议题多表示意见,并计划在四月五日召开广征党内意见的讨论会议,达成应对「公投」的对案。但因为发生台铁惨剧而取消,而且在朝野各方一意关注台铁事故究责议题之时,「行政院」核心幕僚也认为急着向外界放出提「公投对案」不可行的讯息,形同在党内下了封口令,这就使得民进党内消失讨论「公投案」的氛围,民进党党团也错失了提案的最后时限。而且,也暴露了民进党内的派系矛盾,苏贞昌迟迟不同意林佳龙的辞呈,以达「一桃杀三仕」的意图昭然若揭。因此,「内政部」在明知将会遭到国民党及社会舆论强烈反弹,引发轩然大波的情况下,仍然抛出这个专案报,正是希望能籍此达到「转移视线」,减轻台铁惨剧对民进党当局的压力的目的。

  但按照台湾地区的官僚文牍文化,却又谈不上「内政部」会有此目的。因为要泡制这么一个评估专案报告,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在台湾地区已经民粹化的所谓民主社会,各种意见多元,因而必须精雕细琢,引经据典,不可能因为要引导人们对台铁惨剧的视线,而急就章。当然,也不排除此专案报告早就已经拟好,但民进党当局却要选择「最佳时机」公布,以达最大收获目标。也正在此时,发生了台铁惨案,因而就决定在「头七」之日发表。但这与专门为「转移视线」而草拟的说法,是两回事。

  实际上,「内政部」在四月八日发表专案报告,是有时间限制的。今年一月二十九日,「立法院」临时会通过了时力党团提案,要求「内政部」在两个月内评估更改「国徽」的必要性,并向「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提出专案报告。「内政部」承诺在四月九日之前提交并公布该专案报告。而提前一日在四月八日公布的原因,是「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已经邀请「内政部」次长陈宗彦在四月九日上午到会,正式作此专案报告并备询。因而「内政部」提前一天先向社会公布,不排除确实是有着「转移视线」的「附带」目的。

  其实,「内政部」本末倒置,在专案报告中建议国民党修改党徽,个人更是折射率民进党当局「想独而不敢独」的窘境,担心按照时代力量党团要求,在专案报告中正面回应修改「国徽」的诉求,将会引爆台海风暴冲突,打破目前台湾海峡的平衡,从而引发华盛顿不满,并导致台湾民众更为强烈支持四大「公投」,让民进党当局内外交困。蔡政府因而不敢贸然「接球」,赶紧煞车。并耍了点小聪明,将本来是就对改「国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的专案报告的主题,变成劝导国民党更改党徽。

  实际上,要求改「国徽」,这是民进党「去中谋独」的重要部署。早在陈水扁当政时期,民进党就一直以「国徽」与国民党党徽「长得很像」——都是青天白日图案配色,差别只在中间同是十二道白日光芒的大小,容易在国际社会造成混淆,并产生「国徽」的国民党的专利的误解为由,要求俢改「国徽」。去年十一月,民进党「英系立委」陈明文就提案,当时蔡英文未予同意。今年一月,时代力量党团提案,要求「内政部」在两个月内呈交对修改「国徽」可行性的评估专案报告。但该专案报告却因趋易避难而倒果为因,建议国民党修改党徽,这就反映了民进党当局确实是在目前阶段,不愿碰触「修宪谋独」的议题。

  这是因为,倘是修改「国徽」,就势必要修改「宪法」的本文,只是修订「宪法增修条文」并不足以达成。——「宪法」本文第六条规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更是早于一九二八年,制定了《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采用青天白日标志成为「国徽」,并明文规定是圆形、青白色;白日居中,并有十二道白尖角光芒;白日与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间,满地红」的红旗的右上角,配以「国徽」。如果要更改「国徽」,除了是必须修改《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之外,还得修改「宪法」本文的第六条,更改「国旗」样式。所有「护照」、飞机、陆海空军徽、中华奥会会旗、驻外「使馆」的志等都必须改,对台湾当局谋求国际活动空间极为不利,且费时费力又耗费金钱。更严重的是,将会被认定为「宣示台独」,引发台海局势紧张,美国也不乐见。

  国民党发言人何志勇说,更改国徽连带要更动政府文书、公家机关标志、军警制服等,恐怕会花不少钱,其实改党徽在实务上较容易,但涉及历史与党员情感因素,得要内部有共识才可能。

  而民进党中常会决议成立「宪政改革小组」,蔡英文定调,不碰触「国家定位」问题,只是针对台湾地区的内部行政事务。在此基调之下,当然就不能修改「国徽」了。否则,一旦打开修改「宪法」本文这个缺口,「独派」势力必然会趁机提出「台独修宪」诉求,施加压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专案报告避开修改「国徽」,改为向国民党提出修改党徽的建议,就是要关上「谋独修宪」的大门。

  国民党当然不会啃下这只「死猫」,因而作出强烈反弹。指出其实中国国民党党徽的历史早于「国徽」。一八九四年,孙中山先生与陆皓东等人成立兴中会,并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兴中会后来改组,在一九一九年正式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以青天白日为党徽。中华民国在一九一二年成立,当时的国徽是「十二章国徽」,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制定《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采用青天白日标志成为「国徽」。如要以「与『国徽』相似」为由,要求国民党改党徽,先请问民进党是否认同「国旗」和「国徽」?「国徽」不专属于特定政党或个人,如果热爱国家、认同国家的团体或个人,引用「国旗」、「国徽」的元素作为标志,有何不可?实际上,是有些民主国家的政党符号,就引用了国旗国徽的元素,例如:英国保守党、加拿大保守党、瑞士劳动党、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等。朱立伦说,如果民进党有意见,欢迎将民进党的党徽也纳入中华民国的元素。因此,朱立伦还反将一军说,如果民进党有意见,欢迎将民进党的党徽也纳入「中华民国」的元素。

  国民党的反弹,其实是让民进党当局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实际上,「内政部」次长陈宗彦昨日上午受访时表示,该专案报告并没有「要求」在野党改党徽,仅就「国徽」、党徽的更改难易程度分析,并没有做具体的建议。依照《政党法》的规定,政党是否要更改党章是依照自己内部的规范决定。

  看来,「台独」政党掀起的修改「国徽」风波,将会因此修改国民党党徽的建议而平息。这也可说是意外收获,甚至是民进党当局「借助钟馗打鬼」策略收到预期效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