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再来一波上山下乡?

前两次的上山下乡,毋庸讳言,是迫于政治和经济的压力不得已为之。但如今的局面大不相同,是不是值得真正地再尝试一下?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比如本科毕业也不敢称自己为知识分子,甚至上百万的青年在街头穿梭送外卖;比如每天在学校里进行教育活动的老师和学生高达两亿多人,等等。

可以说,义务教育让全国再没有失学的儿童,大学扩招让中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用担心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但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城乡差距等问题。

而现在的农村与传统意义上农村完全不同,农村不再有赤贫,农民不再专职于农业,农村普及了通水、通电和通路和通网等硬件,这哪是历朝历代所能想见的。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和战略正好也在这个时间点上放在了农村,乡村振兴的大业正徐徐铺开。

所以,如果有新一波的上山下乡,那也绝不是既往的上山下山。可以说,现在的农村建设,既有基本的硬件,又有人才的软件,还有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指引。

当然,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似乎也为之过早。因为假如问我本人愿不愿意去农村,我想去,但内心还是有点怕,下不了决心。为什么?弄清这个为什么,也许才是关键。

可是本人又不是经济和三农问题的专家,我哪知道答案呢。我只知道现在太多受过十多年教育的青年宁愿在城市流浪也不愿意回农村;发达地区产能过剩、招不到人、实体店大面积垮掉;乡村在呼唤,产业要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可是农村创业还是个坑,金融业根本不垂青回报慢的三农事业,等等,都说明时机分明已到,但中间环节却有问题,它没有打通两端,去沟通、铺垫和连接。

于是,我只能傻傻地想,推演心中的蓝图:乡村振兴当然不是直接去村里甩开胳膊大干一场,应该是以县城和乡镇的建设为主,去影响村和组。那么,如何把县域经济搞起来呢?似乎应该是发展乡镇企业。那乡镇企业的需求在哪里呢?应该是城市,因为只有城市才有消费的能力和需求,如此也才能完成城乡融合。那么,就是让城市人去玩金融、农村搞实业了。

我又想,现在当然不可能用命令让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去农村,人家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容易吗。所以,需要更多政策吸引,那么,把现在大家不愿意结婚生娃,还有房地产泡沫拉到一起吧:凡是愿意去县城落户的大学生,国家掏钱帮你交十年的社保费,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在县城和乡镇买房,地方和国家财政一起分摊帮忙付首期。。。。。。

我想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似乎又看到了一批批的青年打着红旗唱着歌,正向农村走去。是啊,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需要大家,需要天翻地覆,需要一次真正的成功,或许那才能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的、未来的中国。你也许笑我在做梦,但现在不都在说中国梦吗?你觉得该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