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办《新青年》时,没有名望,也没有过硬的学资历,为何能被蔡元培三顾茅庐

【本文由“月弯弯吧”推荐,来自《傅正:《觉醒年代》如果多拍北大之外的故事,会更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陈独秀在办《新青年》之时,楼主也言其既无名望,而陈本人也无过硬的学历和资历,怎么会被蔡元培三顾茅庐请去北大当学长。这点才是最关键核心的所在。

我总觉得蔡元培去北大,招陈独秀来北大从事新文化运动是老牌革命家事先预谋好的,蔡和陈的确起到了唤醒一代青年的政治使命,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却不是老牌革命家能把握的。大革命时期来临,面对新出现的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蔡元培等可谓是叶公好龙。

五四运动是分水岭,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的也只有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人,其他人则享受了从事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地位,这也并无可非议,钱玄同、刘半农、周树人等继续在文坛上耕耘,胡适和鲁迅两人则成为民国时期思想界、文化界的一右一左的精神领袖。继续从事改造国民的文化人使命。鲁迅逝世后被推为“民族魂”。

而当上职业革命家付诸行动则意味着坐牢、杀头、家破人亡、生活动荡,其中陈独秀面临着选择更多,他在学术上的造诣极大,因从事革命运动而放弃甚为可惜。李大钊如果不从事革命,当个大学教授身份地位衣食无忧。则更显得陈李两人思想境界与常人不同,为大公而舍小我,小家,此为初心。

从思想史的角度,二十世纪前二十年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过程很短。对比春秋战国到秦始汉武的大一统,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这个过程浓缩了。中国是实践理性的国家,民族是实践理性的民族,一旦选择了主义,其他学说自然就置之高阁。即便是在主流学派内,一旦在实践中验证过了,也不会再保留支派、杂派。这是这部戏选择这段历史的另一层意义,挖掘得还不够不透。

就陈独秀的经历又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更富有哲学意义。二十世纪的中国有一个特点,一场革命连着一场革命,革命是全方位的,各个角度而来。曾经的革命者一旦跟不上新形势就沦为保守派反动派被赶下历史舞台。陈独秀始终是革命的翘首,他在哪里,革命就在哪里。他引领着从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到组织政党发动民众实施阶级革命。

他才是近代史上最有骨气的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干不成革命就做学问,学问被压制埋没也不输傲骨气节。

但他为何又被时代抛弃了呢?也因为陈终究是书生本色。

​联想到八十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公知们重拾启蒙路线,感觉他们太不知量力了,拿他们和在当时北大有影响的学者比比,好像哪个的影响力都比不了,更不用说出陈独秀那样的人物。连胡适也比不了,无胡适的贡献,却有精致利己主义的私心,脱离时代和群众,高高在上,故终将被社会抛弃沦为笑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