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如何?看看历史怎么评价
书法心法
紅學研究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如何?看看历史怎么评价我是宇航,说唐太宗书法如何,应从后世评论看起。唐太宗时期言论并非不实,恭维嫌疑居多。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
杨宾《大瓢偶笔》云:“今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
此碑用笔厚重,而不乏骨力。没有可以布白结构,全是自成。
评价可谓极高了,第一在“笔力”,这二字是评判书家水平的一个标准。用笔有无力度,是基本功的表现。
第二在布白结构,没有刻意遵守,用笔雄浑,却没有败笔。
这等水平,就不需多说了吧,已经是高手一列。
清钱大昕云:“书法与怀仁《圣教序》极相似,盖其心摹手追乎右军者深矣。”
书法与圣教相似,学右军学得太深入了。
上边说布白结构没可以遵守,这个说与圣教相似,矛盾吗?
其实不矛盾,在取势和对字的处理上,确实有圣教神韵。
一般人只能学其形,李世民学其神。
能学到神的人,水平自然很高。
如果有人不服,觉得自己临的不错,也可以发出来,让别人看看。
清人王佑作诗赞曰:“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州,虞褚欧柳都拜倒。”此碑书法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实开八大山人之行楷书先河。
此句,前半句感觉有拍马嫌疑,就是说这个李世民的字龙飞凤舞鸾翔蛇绕,小日本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见过都佩服。
后半句是很中肯,浑然天成,用笔爽利结实不做作,八大的行楷就是得到了此帖的启发。
反正我觉得此碑,给后人学,是肯定不错的,格调很高,感觉随意,法度不失。
《屏风帖》
唐太宗习字作书,有其独到的方法,其《论书》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吾之所以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这句话就对上了,学书不学结构取势,只求笔力筋骨,形势自然而然就有了。
也就是说,临帖不求像,只求用笔功夫。
估计此论会被很多初学者骂。
但我觉得没错,毕竟个人也是这么练的。
像文征明王铎赵孟年轻时,也没都主学王羲之,却都有自己的风格,只不过笔画太嫩。
《屏风帖》深得右军草书意趣及使转形势,所不足者正是骨力稍弱。盖草书走笔疾书,最难求者正是骨力,习草书最当体会。
此评论不错,骨力不足,使转意趣深得右军真传。
骨力即笔力,评论王铎说“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军”也是从此来,王铎学柳体,骨力雄强,行草主法十七帖,使转不虚。所以笔力为明清以后第一人。
反正此篇用笔功夫很深,至于说骨力不足,我是不以为然的,我以为是风化所致。
《温泉铭》
温泉铭
此帖最出名
《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
用笔确实跌宕,势态很奇。
里边有些字,跟往圣教序里字是一模一样的用笔结构
还有褚遂良虞世南的取法。
反正取法蛮多。
俞复在帖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风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意思是此帖跌宕起伏的书风,能让欧虞褚称臣。主要取法王献之。
这评价,有点高,至今看不懂,从我看李世民字那天开始,也不觉温泉铭水平多高。
但是之前有名家大家总结过,我还是的细细去研究。
我个人不回去喷一些不我认同的事,而是私下其研究。
喷人谁都会,喷完没长进,白搭。
所以此帖我决定细细研究,多请教些大师。
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
李世民骂小王字拘谨细窄。。。米芾说“李世民学王羲之字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所以学虞世南行书,向离王羲之更进一步,所以骂王献之字不行”
骂的有道理,相当于面前少了一座大山,掩耳盗铃。
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小王之奔放,因为李世民的唾弃,被世人不重视了。
但是大王的平和,却被捧起来了。
于时代来说有利有弊。
尤其以书取仕,是对书法发展一个很大的推进。
总结
个人以为,唐太宗于历史书家,应该在2线水平
一线为二王欧颜柳赵虞世南褚遂良米芾苏轼等当代大家。
二线就是李世民解缙张弼徐浩吴琚等人的了
至于评价温泉铭的水平那么高
我自己也不解
私下回去请教一些大师,问问他们的感觉和想法。
再做讨论。
我是宇航
喜欢请
关注
关注
都是一些经验之谈,没啥花里狐骚的东西。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列表(16条)紅學研究帝皇级书法冠军!刚刚回复赞紅學研究略输文釆哟1分钟前回复赞铁血未凉太宗书法,可以横扫当今书协美协书法砖家。哈哈2018-01-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