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死伤200余人,台铁到底怎么了?这4大问题值得深思

文/欧尼(凤凰网《台湾日月谈》特约作者)

首发于凤凰新闻客户端

台湾清明连假才刚开始,就又爆出重大铁路意外事故:一辆从台北树林开往台东的台铁太鲁阁号在花莲大清水隧道遭滑落工程车砸中,致使超过200人死伤。这已经不是台铁第一次出事了,近年来台铁意外频传,只让民众想问,台铁到底怎么了?

细数起来,台铁光是在今年就已经爆出三起意外事故:1月18日,台铁调车工在屏东潮州换车厢时,被夹在2车厢伤重不治; 1月20日台南新市火车站,2名混泥工施工时不慎碰触高压电线,导致二人收到灼伤;2月23日,台铁台东海端站道岔抽换工程结束,3名工人被电力维修车撞击。

更别提,2018年普悠玛号在宜兰苏澳出轨翻车,导致18死、超过215人轻重伤的事故犹在眼前。近年来台铁各种大小事故意外频传,更不用提台铁几乎每天都会有的误点,无一不让民众忍不住怒问,究竟台当局有没有注意公众安全?

事实上,自从台铁爆出普悠玛问题后,台湾铁路部门负责人在三年内以短短换了三任,从鹿洁身、张政源到祈文中,但台铁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消基会交通委员会召集人李克聪就直说,改革台铁要从组织经营调整,若不痛定思痛,换几个负责人都一样。

500

基层人力缺乏

台铁历经多年亏损,今年预估会亏损32.4亿元(新台币,下同),累计下来亏损已经逼近1200亿元,每天一发车,台铁就要亏近400万元。另一方面,虽然是公营单位,但台铁基层员工的薪资不佳、常态过劳,都已让台铁成为失速列车。

台铁产业工会秘书萧农瑀说,桃园站过去有100名员工,现在只剩60人,连正常休假都很难。台铁基层员工就透露,台铁末班车收班后,工务人员才能上工检修、换轨道,还得抢在黎明前完成这些工作,“按标准规范要2个人做,但因为人不够,实际上几乎都只有1个人。”

500

不只是工务人员,就连应该配置的瞭望员也因没钱、没人,干脆就不设置,这些安全死角,都让台铁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本台铁基层要争取落实周休二日,正酝酿在清明连假罢工,也在最后一刻喊停。

台铁员工自嘲,没假修就算了,连薪水都不吸引人,邮局年终是4.2月起跳,台铁却只有1.5个月,“邮局员工的小孩学费从小补助到大,台铁呢,一年就2000元打死。”

也因为台铁薪水少、福利差、工时长,员工的报到率低,“现在的台铁人就是老的想按时退休,年轻的想赶快走。”曾在普悠玛出事后,在台铁体检小组任委员的林祥生说。

底层员工苦不堪言,更大的问题来自于早年台铁在台湾省政府管理时代,就已经被安插了各路人马,“管理阶层都是有关系的,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同乡,派系倾轧、劳逸不均,都是留下超过半个世纪的问题。更别提,从早年就留下来的,每班车次至少要留4个公关座位给民代和记者的恶习。”

500

深陷财务黑洞

除了基层留不住人,财政负担也是台铁的沉重负担。台铁靠着卖便当、文创、资产活化一年赚30亿元,但每年光是退休金就要支出40亿元,付不出来还得和银行借钱,光利息每年就8亿元。台铁的庞大债务不只是人事成本,票价也一直受到管制,让财务黑洞只能不断扩大。

面对财务黑洞,台铁不敢提高票价,只好变相多卖站位,过去因速度、安全考虑,不准许贩卖站位的太鲁阁车班,也为了多卖一点位置,选择降低速度、贩卖站票,也可能成为这次意外惨重的关键之一。

李克聪说,这次太鲁阁号有120人为站票,大多分布在第8车厢,目前死伤最惨重的就是第7、8节车厢,后续必须观察,站票旅客死伤严重情形,未来必须重新评估“无座票”的风险,尽管为了供需必须要卖座位,但也应平衡风险安全,再做整体评估。

500

民营化停滞不前

台铁的人力缺额和断层大、训练不足、服务质量效率低弱、庞大土地资产无法活化利用、采购弊端、维修管理和信息系统落伍都是严重的问题,曾任台湾地区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贺陈旦也直言,若不透过公司化改革,台铁无法改变。

但台铁内部对民营化却有不同想法,“重点不在公司化,只要政府愿意提高员工薪资、福利,兴办员工育儿设施、开放员工承购台铁闲置土地地上权,以及租用土地兴建房舍等就能改善,不一定要公司化。”台铁企业工会理事长张文正说。

更多员工其实担心的问题是民营化后薪资福利的缩水,台铁员工表示,“台铁长期亏损要赚钱很难,令人担心民营化之后,福利、待遇不会更好”,台铁工会的态度其实也很明白,只要愿意保障员工,工会并不反对民营化。

虽然现任台湾地区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林佳龙不反对民营化,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将利润、分享机制导入台铁,兴建台铁产业等,让台铁有更多获利空间。只是民营化真的可以解决台铁的问题吗?台铁长期票价过低、采购弊案不断,都不是仅仅依赖民营化就可以化解的。

500

民进党内斗争不断

更关键的是,林佳龙本身对交通一窍不通,他是许文龙的女婿,在民进党内系“正国会”派系出身,过去主要仰赖岳丈的支持在民进党内站稳,“他熟稔观光,也许对推广观光产业有想法,但对交通,林佳龙说白了,是一窍不通。”民进党内人士不客气的批评。

500

台湾“交通部部长”林佳龙

事实上,林佳龙接任交通部门负责人后,问题屡屡浮现,从台铁的普悠玛、太鲁阁重大意外,到南方澳大桥垮塌、远东航空公司突然无预警倒闭,再到今年3月中才发生的宜兰苏花公路游览车重大意外,明显从铁道、陆运到航空,管理部门无一不出现了问题,才会屡屡爆出事故。

“但为平衡党内派系,小英(蔡英文)和冲冲冲(苏贞昌)不会立刻就让林佳龙下来的,每次一出问题,就会看到最佳救火队、“交通部”政务次长王国材出现,林佳龙呢,发完声明就躲得不见人影了。”民进党内人事指出。

林佳龙所属的“正国会”是由现任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游锡堃的子弟兵所组成,和谢长廷派系关系友好,也和民进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向来竞争激烈,“正国会”的成员除了林佳龙外,基隆市长林右昌、“立委”蔡适应、陈欧珀、余天、陈亭妃等人都是“正国会”成员,也让蔡英文无法轻易动弹林佳龙。

所以即便是出了超过50人死亡的重大意外,林佳龙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他很抱歉、会负责,但不会一走了之。面对政府对公共安全的不重视,民众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