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是智商税吗?

你听说过“地球一小时”吗?

这是一项全球性的节能活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在当地时间晚上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保护地球,被称作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

然而,对于“关灯是否省电”这一话题,网上却一直争论不休:通常来讲,电力系统提前已经为预判的晚间用电负荷预先安排了电源,突然大规模集体关灯,有可能会影响到电网的负载平衡。

紧随其后的问题还有:关灯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关灯可以保护地球?在不同地方关灯一小时,效果一样吗?

500

先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关灯可以保护地球?

我们总是听到“节能环保”这四个字,这里的环保主要是指应对气候变化。在导致全球变暖的人类活动中,能源使用尤其是电力行业对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

熄灯、关掉不必要的耗电设备,减少电力的使用,背后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当然,一些发电来源会污染空气、制造垃圾,因此节省电力也意味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00

接下来的问题更为复杂。

在不同地方,熄灯一小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有多大区别?

这就涉及到不同地方的用电背后,是怎样的发电结构了。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重点,就是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风电、光伏),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

不论是全球各国、还是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都很大。根据国网新能源云的数据,在国家电网覆盖的27个省级行政区(含蒙东、冀北)中,太阳能、分布式光伏、风电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第一的就是四个不同地区,分别是青海、河北(冀南)、蒙东和江苏。

500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越多,用的电越清洁、低碳,“关灯一小时”的环保效果就越低了呢?

这还真不好说,因为本地装机容量和实际用电来源差别还大着呢。

首先,装机并不意味着可以并网。也就是说:能发多少电≠多少电可以被用掉。最终消纳的电量,要小于实际装机容量。

其次,不同地区之间还会进行电力交易。也就是说,最终大家用的电,很可能来自其他地区。

500

江苏滨海海上风电 

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消纳任务。打个比方,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北京市最低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15%。但是,国家电网数据显示,北京市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只有6.48%.

与之相反,宁夏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了43.35%,但2020年最低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只有20%。

500

不过,虽然电力系统复杂重重,但无论看装机还是消纳,都有一个地方的数字非常亮眼:青海。

新能源装机容量(60.66%)占比第一、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25%)第一。“双料冠军”青海可谓是低碳转型路上的排头兵。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实现2030年风电、太阳能总装机12亿千瓦目标,西北是主战场,青海唱重头戏。未来,青海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超过7500万千瓦、35亿千瓦,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有10万平方公里,综合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在‘风光’无限的高原,青海电网正铺展绿色画卷,为青海蓝、河湖清、山川绿保驾护航。”

当然,这也基本上可以推定,如果你身在青海,日常用电的清洁和低碳程度是全国领先的水平。“地球一小时”这一天,也可以松一口气啦。

50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园区

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未来不仅仅是青海,各地都会向越来越低碳的能源结构过渡。如果这种过渡成功,用电与碳排放就会逐步松绑,“地球一小时”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具有象征性。

今年,你“地球一小时”了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