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躺赢锦鲤”:焦虑的社会与被消费的受众

“锦鲤”这个词又一次火了!继疯狂转发杨超越、信小呆之后,自称从小躺赢到大的”一地金啊“以一篇名为《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雄文”,一夜间席卷了我们的朋友圈。

500

就在这篇文章刷屏的同时,网络上也有人抱着质疑的态度对文章作者“一地金啊”进行了深挖,并且扒出了她2017年在豆瓣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其实过得很不好,没有朋友圈那么好》。

在这篇文章里,“一地金啊”自怨自艾并感叹不公,其自卑心态显露无疑,负能量充斥全篇。在豆瓣这篇记录其真实心路历程文章的佐证下,刷屏朋友圈的那篇爆款文章,其真实性不堪一击,怎么会有人好运爆棚到连概率论都无法解释呢?

500

▲像方框中圈出的类似负能量表达,在全文中俯拾皆是

随即,“一地金啊”便注销了其在豆瓣上同名账号。

500

目前,这阵转发锦鲤的热潮已渐渐平息,在回归冷静之后,我们不禁要问:

为何这样一篇文章能够引起如此惊人的高阅读量和高转发量?

朋友圈池塘到处嬉戏着锦鲤这一现象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当下的年轻人疯狂向朋友圈投放鱼苗究竟是应大加挞伐,还是有情可原呢?

01

阅读量10万+爆文如何拨动读者心弦?

对公众号小编们来说,仔细阅读《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这篇文章,还是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因为它写得实在是生动有趣、跌宕起伏,还戳中了不少读者的内心。

先说文章结

500

本文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抛出了全文的主题——生活不易,全靠运气。之后的叙述便围绕这一主题,按照时间顺序,为读者讲述了一部传奇的锦鲤发家史。

这样时间跨度比较长、细节描写相对丰富的发家史,精彩程度比肩杨超越人品爆棚的开挂人生,比可望而不可即的“中国锦鲤”信小呆更加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读者自然产生了接近性心理

再说描写手法

本文每一部分都充满了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和戏剧感极强的张力。这里仅举一例可见一斑,就是本文写高考的那部分内容:

500

▲文中第二部分对于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描写

这一部分的缘起就是高考完填报志愿时锦鲤体质失灵,作者与自己的志愿失之交臂。之后她陷入了深刻的反思。

然而简单的反思过后,紧接着就是一个180度惊天大逆转——她最后竟然被调剂到志愿学校排名第一的专业,unbelievable!

短短不到400字,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既完整又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密集的反转不断激发着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欲望。这样的讲故事能力,知著君都不得不佩服。

最后再来谈文章的内容

这篇在朋友圈里爆火的文章最扎心之处莫过于它涉及到的几个话题:

高考、过六级、考公务员、找工作、户口……

放眼当下中国,这几个问题的确是国人在人生历程中的关键几步,也是当下人们时常关注的热点话题

500

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不论是高考还是考公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想要获得大城市的户口必须要满足各类条件和要求,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年”……

可以说,“一地金啊”是用简单的文章结构,跌宕起伏、巧设悬念的写法以及直击人心的文章内容炮制出这样的一篇奇文,给人制造了一个不需全身心努力即可心想事成的“躺赢”人设。年轻人们在此得到了情感共鸣,这篇文章因此收获了极高的阅读量和转发量。

500

▲这篇爆文有“三高”:阅读量高、点赞数高、打赏人数高

在情感满足之余,年轻人们却忘记了对本文真实性的基本判断,从小就听过守株待兔故事的我们为何在此时丧失了理性的思考呢?


02

锦鲤刷屏狂欢是社会焦虑的减压阀?

“躺赢锦鲤”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小石子,在年轻人们焦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为何在当下社会,年轻人喜欢搞转发锦鲤这样的“小迷信”呢?

500

▲上个世纪80年代前,印有鲤鱼的脸盆常常作为新婚贺礼

正如《拜锦鲤教》这篇文章引用《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中所写的那样:为何人们在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有迷信的行为呢?研究者发现,这是因为压力导致人们丧失对生活的控制感;为了重新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人们就会通过迷信的途径,依靠许愿池或锦鲤寻求心理上的确定感,希望重新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追根溯源,回望古代,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在阶层更迭、社会失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大发展并得以真正的成熟便是明证

500

▲杜牧笔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既是魏晋南北朝佛教繁荣兴盛的真实写照

从整体的民族性来说,中国人对待宗教又一直抱着“实用主义”的心态,大家并没有所谓西方基督徒那种虔诚的信仰,宗教或是“小迷信”只不过是国人在绝境之中求得心灵慰藉的一种寄托

等到渡尽劫波之时,这种礼神拜佛的行为也就随即终止。这也是外表崇信道教的魏晋名士王羲之能在治与乱之间可以自由切换模式,时而飘然物外,时而忧国忧民的原因所在。

500

▲王羲之笔下的兰亭禊(xì)事成为魏晋名士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

如此,国人在这一传统上是古已有之。

回过头来再看当今之世,在社会阶层固化大背景下,下级阶层却不断发出努力向上层社会流动的诉求。这些阶层的青年们一无背景二无关系,通过高考、考研、考公、努力拿到大城市户口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实现个人的理想与诉求。

但是向上层流动的路崎岖坎坷,并不友好。面对前进路上的压力,他们选择转发锦鲤,这种既不需高昂经济支出又充满娱乐消遣性质的活动,缓解了残酷生活带给其的焦虑与不安

500

从古至今,尽管诉诸于宗教或者求神拜佛行为的阶层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一部分人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般的社会焦虑之时,对于无处安放的灵魂的一种处置态度——不问苍生问鬼神。

由此观之,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环境里,面对锦鲤刷屏狂欢是不是社会焦虑的减压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 

03

营销号贩卖焦虑,受众将何去何从?

就在支付宝炒红“中国锦鲤”信小呆之后,全国大江南北各个行当的商家纷纷效仿,推出了各地区锦鲤系列、美妆锦鲤、美食锦鲤等等转发抽奖活动。

参与这些活动大多要以关注商家公众号或微博为前提,进而提出阅读、转发等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操作要求中,受众纷纷为其贡献了阅读量、转发量,无形之中达到了商家们的利益诉求。

500

▲参与“寻找杭州锦鲤”活动的要求,从中可见商家们的“套路”

商家借助锦鲤这一流行热潮,抓住时下年轻人心理趋势,打了一场漂亮的营销战。变的是外在的形式,不变的是对财富的追求。

不得不承认,“躺赢锦鲤”的这篇文章对于当今社会现实和年轻人焦虑症候同样有着精准的把握,号清了人与社会的脉,抓住了问题关键,通过一篇贩卖焦虑的文章直接打中了蛇的七寸。

你见或者不见,焦虑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但如若故意放大焦虑,以此作为文章大爆的卖点,其居心就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50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股贩卖焦虑的“毒鸡汤”风潮席卷了中国的网络空间,取代了之前被人千夫所指的“心灵鸡汤”。可这种“毒鸡汤”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只不过与“心灵鸡汤”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所以你不时地就会在网上看到题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所谓的稳定是巨大的职业陷阱”等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章。在这些“标题党”+巧舌如簧的文字背后,人们并不能看出什么的善意与真心。它们反倒像一只只青面獠牙的饕餮,长着一幅可恶而狰狞的脸庞,眼睛中泛着贪婪而又凶恶的目光,妄图榨干读者们打赏的钱包,磨平受众对于社会抱有的一份期望。

500

500

▲“标题党”+贩卖焦虑催生出的爆款文章们

这种既蠢且坏的行为令人发指,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这篇文章刷屏朋友圈并赢得10万+阅读量即是这种现象的再度重演。

知著君认为,无论外壳装点成何种模样的锦鲤,其内部本质是营销号利用受众的侥幸心理精确狙击的成功营销。不少受众因无法认清其本质,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沦为“枪弹论”中所描述的一击即倒的靶子。

500

▲“躺赢锦鲤”文章单日的打赏金额很快便达到上限

这些受众被不怀好意的营销号利用,自身的价值被他们消费,浑然不觉的他们仍甘愿为其贡献点击量、转发、关注公众号甚至为作者打赏。而营销号背后的操纵者们则实现了他们营销利益的最大化,赚得盆丰钵满,数钱数到不亦乐乎。

在知乎、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对盲目转发的年轻人进行批判,指责他们不能明辨是非,对自己人生没有掌控感等等。

500

▲知乎上一位答主对于年轻人盲目转发锦鲤的批判

但知著君认为,对于这次刷屏事件我们不应如此上纲上线进行批判。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探析:

从营销号角度来看,正如前文所述,“躺赢锦鲤”应该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营销活动,其商业意图和贩卖焦虑的行为都是值得警惕的。在这个病毒式传播的过程当中,被蒙在鼓里的受众是无辜的,社会公众应当对其给予宽容。

500

从受众角度来看,年轻人们转发锦鲤,无非是在寄托身体健康、考试不挂、找个好工作之类的愿望,这并不一定是在消极应对,反而可能反映着他们对于健康、好成绩、好工作的积极追求。

从转发锦鲤行为本身来看,这样的“小迷信”事实上只是不少人单色苦逼生活的一瓶增色剂,它调剂着不少人压力山大的生活,给人以乐观和希冀。这样一种可划归于亚文化的网络表达样态既然没有搅乱现实社会的公序良俗,我们也不应对其加以大肆的批判和指责

500

这次的锦鲤刷屏热潮让我们见识到了锦鲤产生的又一种可能——三分真实做铺垫,七分传奇全靠编。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00

面对焦虑的社会和纷扰的网络,受众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才可在其中不会迷失自我。

但愿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爆款文章时,能够正确对待,理性转发

老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与焦虑的社会环境下,与其转发满朋友圈扑腾的锦鲤,不如信仰勤劳智慧的自己。

500

参考资料:

新闻实验室.拜锦鲤教

https://mp.weixin.qq.com/s/OndNCiThDFuxgVXXXrMysQ

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