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被抹杀和遗忘的历史
前言:讲好三星堆的历史,首先要有几点原则。
第一,切勿站在现在人的立场和世界观。第二,必须抛弃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系。第三,放弃“先入为主”的为文明“寻根”的思维。第四,把古人和现代人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其智慧。第五,承认古人也有基于社会基础的政治文化。
在这几点前提下再来回头看三星堆究竟讲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首先从三星堆现在出土的所有已知文物里,要解读几件比较重要的文物。
第一类就是大量存在的鸟形器以及“神树”。
第二类就是在三星堆里出土的一件比较另类的文物即所谓的“龙形器”。
第三就是借助现代手段对三星堆进行的碳十四断代研究。
其他所有的文物基本上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了。因为不论是丝绸还是玉章,在其他更早的遗迹里都或多或少有相同的东西出现。
进入正题:
首先要否定唯一一件所谓“龙形器”的判定,因为其造型根本就不可能是早期龙的形态。
三星堆所谓“龙形器”
第一,三星堆,几乎所有的有与神灵或祭祀象征铜器,都是与鸟相关的。龙的出现是比较突兀且不符合整个遗迹形制的。
其中以青铜神树为典型代表。
三星堆青铜树
第二,根据龙字字形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演化来看,龙是没有角的(这里先不讲龙字的字形由来,这需要另开一文)。这一点不论是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还是大量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乃至小篆,都能体现出来。而三星堆根据目前的C14断代是商中到晚期。
龙字演化
那么这种所谓的“龙形器”究竟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根据它的造型可以大胆的推论:它其实就是一件羊形器,而且是山羊 。
进而也可以推断,三星堆里肯定也有其他动物的写实造型的铜器(或许是生肖铜器?),这一点可以期待三星堆发布更多的铜器修复照片。
三星堆有另一件“鸡形器”可以与“羊形器”印证。
三星堆“鸡形器”
那么在否定了这一件所谓的“龙形器”之后,其余出土文物中大量带有象征意义的器物主要要有两种大体的归类。
一类是有关信仰的,如神树、鸟形器;一类是有关权力的如大立人、权杖及各种鼎器。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来讲一个有可能发生在商代初期的历史故事。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人是一个崇尚鸟的部落文明。在商灭夏(请注意这里用的是灭夏而不是代夏)之后。商人在商代初期与信奉龙文化的夏人,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斗争(战争)和磨合。
在一件不知道什么原因的事件之后,商逐渐接受了夏人的龙文化并融合进了商的鸟图腾信仰。这一点在已知的可以确立时代的中原商代中后期大量文物的纹章中可以体现出来(如各种兽面纹文物)。
商兽面纹(龙形回纹)圆鼎
商龙形纹玉佩
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山海经》的大荒经以及海外经。
那么从早期的鸟图腾信仰过渡到后期的鸟和龙图腾融合的信仰。中间缺失的这一环究竟是什么呢?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这缺失的一环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三星堆!
在上文梳理了商代中晚期以及夏商文明的区别之后,可以勾勒出一个发生在商代早期的历史故事(或事件)。
在商人灭夏之后,最早的上百乃至几百年间商人和夏人的战争以及争斗是没有停止且或许更加残酷的。因为两族的信仰不同,甚至有可能实行的制度(比如指导农业的历法等)也不同。
在长年累月的冲突和战争中,商的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的矛盾以及为了发展巩固不得不对夏人进行了安抚。这很可能就是商中晚期吸收并改造了夏人的龙文化(或许就是凤文化乃至龙凤文化的雏形)的原由。
然而任何时代都会有保守派和改革派,商人自然也如此。
在商人决定进行改革之后商族内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一定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的。
坚持纯粹的信仰鸟图腾的保守派在斗争中失败了!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迁出文明的中心地带或者被胜利者流放至蛮荒。
这一批失败者在漫长的迁徙途中发现了巴蜀平原这一片相对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于是开始定居下来。他们或许是不甘心失败,或许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于是更加疯狂的进行传承着商人祖先的祭祀活动,因此留下了现在的三星堆遗迹。
然而一切历史都要走进尘埃。
回望历史,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三星堆所代表的商族守旧派的坚持是失败了的,因为传承至今的文明是融合了夏商两族文化的成功者。
哪怕他们也被周族所替代,哪怕他们也被自认为继承了夏人正统的周人所弃。但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治理模式依旧被周人所兼容并包。
从二里头到殷墟,从殷墟再到三星堆。华夏者,兼容并包,推陈出新也。
古人云,读史可以鉴今。是的,没错!但在读史的时候一定不要有今人的傲气与对古人的不屑。
尾巴:
近一段时间以来,三星堆这个热点产生了太多的人以及人的目的。有为私欲者、有为理想者、有为名者……
不论为何,却少有站在对等的位置上思考:古人之所为,为何也!
三星堆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工具,但工具要用正确的方法去使用。
正史须先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