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机电基础件与机床的升级是制造业升级之纲
高端机电基础件与机床的升级是制造业升级之纲
我国制造业升级已经成为全国瞩目的重要大事,它关系到中国战略地位的巩固,是中国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中美关系方方面面已经把这个道理表现得再明白不过的了。
制造业的升级,取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机电设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没有高(级)大(型)微(型)精(密)尖(端)新(技术)支撑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来说制造业的升级,那就是空谈。也就是说,制造业要升级,就必须要将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升级。譬如说,要将芯片制造升级,就必须将光刻机这一类的芯片制造设备的制造能力向高端升级。
能买到高端的芯片制造设备当然好,但是人家过去不卖,现在不卖,将来也许有可能会把已经淘汰了的卖给你,到那时,升级也就是个过去时了。
我们知道,由高(级)大(型)微(型)精(密)尖(端)新(技术.材料)支撑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又取决于高端的机(械)电(器,子)基础件的制造能力和高端的工作母机(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
什么是机电基础件呢?就是机械如: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件,丝杠及滚珠丝杠,导轨及滚珠导轨)……等等。电子,电器如:变压器,继电器,高低压开关,大规模积成电路(芯片),传感器,光栅尺,伺服系统,伺服电机,……等等。
而高端的工作母机(机床)的制造能力与高端的机电基础件的制造的能力又常常是互为条件和互为因果的。所以我们说,高端机电基础件与高端工作母机(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的升级就是整个制造业升级的基础,是整个制造业升级之纲。否则,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高(级)大(型)微(型)精(密)尖(端)新(技术.材料)的工作母机(机床)制造能力,机电基础件制造能力,正是美国西方的优势所在,人家正是在这里卡着我们的脖子。他们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是在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一路走来形成的。这也正是它们掠夺全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们怎么可能容许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它们的这个看家宝贝。所以,为了防备我们的升级,人家早就搞了一个“巴黎统筹协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等着狙击我们哩。
即使你把全部中国市场都给他们,即使你出天价,它们也是不会把高端机床和高端机电基础件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卖给你的。所以,所谓造不如买,实际上就是个童话。市场决定一切,那是精英公知帮助美国西方忽悠我们的,实际上那些买办自已都不相信。
所以制造业的升级只能是自力更生,舍此,别无它途。于是怎样升级,就是问题关键之所在了。而抓住高端机电基础件与高端工作母机(机床)的升级,即抓住这个制造业升级之纲,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因为只要有了基本完整的高端的机电基础件的制造能力和高端的工作母机(机床)制造能力,那么任何一种门类的制造业向高端升级都不是问题。要知道任何制造业的装备的任何零部件都是由这两种制造业的产品来完成的。
而要抓住这个制造业升级之纲,只有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任由市场自行调节也是不行的,这就要如毛主席所说的,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这当然是需要专门研究讨论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来研究讨论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受制于人。
美国西方对于中国人的自力更生并不陌生,他们虽然在宣传上强词夺理说中国是靠偷窃西方的技术起家的,然而他们清楚的知道,中国是如何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所以,从精神上摧毁中国人自力更生的意志,并且同时摧毁中国自力更生的物质基础,他们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机床行业的人都知道,当年法那科是如何打着合作的旗号,搞垮北京机床研究所的。当年中国的轴承的骄傲,“哈瓦洛”在高端轴承上已经开始取得突破,现在则全是SKF和精工的天下。而大飞机的制造,芯片的制造,……等等,后来是怎么变成从零开始的,众多从业者是都有很多亲身体会的。这其中最可惜的是,是那些曾经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团队(如北京机械研究所)的土崩瓦解;要知道,那是一大批由进入状态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的众多团队啊!这曾经是使多少能人志士仁人不能不扼腕叹息的。
所以才有两百位航天老专家的请缨,才有前赴后继对芯片的冲击,才有在网上对失误的痛惜,对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高的担忧,对制造业升级的摇旗呐喊,对如何升级热烈的讨论,……毕竟,作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我们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所以在制造业升级已经成为国策的时候,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所谓第三梯队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也不应该盲目乐观,为在部分领域取得的突破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是踏踏实实抓住高端机电基础件与高端工作母机(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的升级,紧紧抓住这个制造业升级之纲,突破美国西方的科学技术封锁,去完成制造业升级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在强国之路上必须迈过的坎,舍此,别无出路。
华执殳二零二一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