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早前公布财报,历史性地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不过这没有排除碳排放交易
【本文来自《曹和平:中国数字和低碳经济实践能否形成国际话语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个月,特斯拉公布了其2020年财报。历史性地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但是,净利润不是源自向客户出售产品,而主要是向其它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额度。在过去5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收入33亿美元。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收入16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全年7.21亿美元的净利润。
这意味着,特斯拉如果去除这项业务的收入,其主营业务可能会出现亏损。
上述事例,就是典型的碳排放交易。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1)为什么特斯拉会有大量的碳排放权额度可以出售获利,别的汽车公司没有,原始的额度从哪里来的,是特斯拉买来的吗?应该不是,是依据什么法律或者规则获得的,可以出售的碳排放权额度呢?这种法律规则制定的基础是什么?是否科学公平合理呢?
(2)特斯拉电动车的生产组装过程中,自身是否产生碳排放?肯定有,那么是否也应该对自身的碳排放付费呢?又应该如何为这种生产组装过程中的碳排放定价呢?其它汽车生产商与特斯拉的生产组装过程有多大的区别,需要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又如何定价?
(3)所以,碳交易涉及的问题很多面很广。若想落地,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