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连续4年建议牡丹为国花,你支持什么花?

你心中的国花是什么花?

时至今日,我国的国花尚未确定。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连续4年建议将牡丹确定为国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花空缺由来已久,国花之争也是旷日持久。

全国人大代表连续4年建议牡丹为国花

据顶端新闻·大河报3月6日报道,“把牡丹确定为国花,或尽快组织开展国花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提交全国人大确定后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王绣连续4年提出这样的建议。

500

为什么要确定国花?王绣说,国花是一个国家文化形象最生动的名片,是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国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我国是迄今为止唯一未定国花的大国,这与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的称号不相称,也不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深厚的花文化魅力和中国花卉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建议尽快确定我国国花。

尽快确定我国国花,以自然之花代表国家之美,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国花之美开展国际交流,可更好体现大国礼仪,体现山川异域、大美无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国花之美融合国民生活,可更好凝聚民心民意,激发爱国情怀;以国花之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更加坚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选牡丹作国花?王绣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国家以牡丹为国花,牡丹做国花更彰显唯一性和独特性。同时,她还给出多个理由,可以分为两大类:牡丹自身条件和外部时机。

1、牡丹“自带流量”。牡丹历史悠久。牡丹原产于我国,至今栽培历史长达4000多年,已形成四大品种群、十大花型、九个色系,品种多达1000多种。

牡丹文化厚重。牡丹文化源远流长,始于隋、兴于唐、盛于宋,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牡丹位居十大传统文化名花之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牡丹寓意丰富。牡丹集花王之号、花容之美、花语之吉于一体,其雍容典雅、高贵祥和的形象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着国家繁荣富强,也频频亮相重大外交场合,可以完美诠释我国大国气象。

牡丹民众爱戴。牡丹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在我国广泛种植,同时牡丹产业方兴未艾,观赏牡丹、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生产加工销售链条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2、牡丹“粉丝众多”。全国大范围评选国花共进行过两次。一次是在1994年,全国人大开展自下而上的全国评选国花活动,最后评选出两套候选方案:一是一国一花,即牡丹;二是一国四花,即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赞成一国一花(牡丹)的有18个省,占58.06%。

另外一次是在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花开盛世,国富民强,国花评选再一次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为提升国家形象、顺应群众期待,中国花卉协会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最后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以79.71%的得票高居第一位。

此外,王绣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举办,牡丹被确定为本届花博会会花,体现了牡丹在我国万千花卉中的翘楚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国人将牡丹作为国花的殷切期望。

综合上述因素,她建议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或尽快组织开展国花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提交全国人大确定后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国花之争

值得一提的是,国花空缺由来已久,国花之争也是旷日持久。

《现代园林》杂志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两次国花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牡丹居亚,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除了牡丹和梅花以外,还有人提出一国双花(牡丹和梅花)、一国四花(梅兰竹菊)以及一国五花(牡丹和梅兰竹菊)的方案。

500

在1994年的评选中,国花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化为了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河南洛阳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再加上北京、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菏泽地区等的加盟,联合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力捧牡丹为国花。

当时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了评选,经过“两上两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了“一国一花”方案,牡丹以占评选总票数58.06%的优势入选国花,被全国评选为候选国花之首。

不过,当全国人大拟定“一国一花(牡丹)”的消息透露出来后,引起“梅花派”人士的反对。最后,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牡丹为国花的决定。

而30多年来,评选国花的呼声一直存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全国两会的话题。除了上述王绣代表的“牡丹派”外,“梅花派”也有过发声。

2007年两会期间,武汉、无锡等11个以梅花为市花、县花的市县,签名盖章支持梅花为国花。刘善璧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建议,重申国花选梅花;全国人大代表杨云彦从经济发展等层面进行分析,并酝酿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力挺梅花出任国花;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则从文化角度、叶青则从选择国花标准上说明了理由。

因此,国花迟迟未定,​在河南省花协牡丹芍药协会会长何松林看来,不是官方不重视,而正是由于业内争议太大。无论是“一国几花”,“到底定牡丹为国花,还是让牡丹和梅花成为双国花。”还是在评选方式上,究竟以哪个机构为准,人们分歧都较大。

而之所以对国花选择有分歧,有分析认为一方面与两种花卉的分布区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两种花卉不同的气质有关。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国花之争持续如此之久还没有达成共识,与国花确定后可能对产地花卉产业带来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无论最终确定国花是牡丹还是梅花,都会成为产地经济发展的助力。”

【综合:顶端新闻·大河报 河南商报 武汉晚报 北青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