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拨改贷”,使得中国电子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本文由“guan_15552440142091”推荐,来自《令人痛心的“运10”下马——当年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自毁长城?》评论区,标题为guan_15552440142091添加】

    sundayatom

    你这可是连着708一起打脸了

正是由于“拨改贷”,使得中国电子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企业只顾引进外国设备,以尽快投产盈利,缺少科研资金对外国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文革时期,中国科研投入占GDP的2.32%,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相当(2003年世界平均值也仅有2.2%)。

到1980年代,正是电子产业兴起的关键时期,欧美国家和日本、韩国、台湾纷纷加大对电子产业的科研投入。而中国却在大规模压缩科研经费投入。1984年以后,由于“拨改贷”造成的困境,使中国企业基本无力进行研发,科研经费占GDP比值骤然降到0.6%以下。中国电子工业彻底垮了。

1983年以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大致在30%左右。

第二年,中央决定将财政拨款改为贷款,即拨改贷,目的是使企业直接承担还债压力,从而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这一原本出发点是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得新建企业资金来源全部是贷款,其中包括拨改贷(政策性贷款)和商业贷款。资产负债率100%,企业没有资本金;原有企业新建项目的资金也全部是贷款,企业资产负债率迅速增加。

当年的改革亲历者之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对此有着直观的体会:“企业还处在建设期,就背上负债,好比小孩刚出生,还没有自理能力,就让他去给父母干活。所以后来的债转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对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拨乱反正!,这才是真正的政策背景”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市场短缺以及供不应求,国有企业大量借贷进行项目投资,尤其是1992年以来,企业的大量项目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更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的主观原因。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2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8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当年的改革亲历者之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对此有着直观的体会:“企业还处在建设期,就背上负债,好比小孩刚出生,还没有自理能力,就让他去给父母干活。

    [[所以后来的债转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对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拨乱反正!]],这才是真正的政策背景”
    一.所谓“企业还处在建设期,就背上负债,好比小孩刚出生,还没有自理能力,就让他去给父母干活。”
    1.  这种比喻——常识性错。
    小孩不能干大人事——生理原因。
    (一)        拨改贷——观念原因——想独立1穷2白能起家;不想独立,父母给万贯家产也成不了家。
    (二)        拨改贷——处事方法原因——白手起家,可以由家长给资金,也可以找关系借,还可以贷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当年的改革亲历者之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对此有着直观的体会:“企业还处在建设期,就背上负债,好比小孩刚出生,还没有自理能力,就让他去给父母干活。

    [[所以后来的债转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对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拨乱反正!]],这才是真正的政策背景”
    二.所谓“所以后来的债转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对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拨乱反正!这才是真正的政策背景”
    这种认识——还是常识性错!
    1.   拨乱反正是指——对宏观上(方针政策)错误导致社会灾难进行纠错反正(改革开放可称是拨乱反正)。
    2.   拨改贷,债转股(贷改投,引进来,走出去等等)都是具休处事方法,因事物不同而采用最有利于自已的方式方法。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之前跟某位网友的私信回复。你们的逻辑极其的幼稚可笑。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我说的全部是客观事实。不要在这里让人笑话了。
    一一一
    还在说圆珠笔钢这种典型错误的案例??呵
    这就是被没有任何逻辑,思考能力媒体炒作出来,太原钢铁不得不为了完成某种任务,硬着头皮花了巨大成本,得不偿失的失败案例!!

    1.就算中国永远做不出圆珠笔钢都是无所谓的!没有圆珠笔就没其它笔?,外国能够拿这个来卡中国么?!
    2.圆珠笔钢全世界的市场都非常小,花巨额成本去做这个得不偿失。
    3.没有独立思考逻辑能力的媒体炒作这种对中国毫无用处的东西,却忽略了中国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
    媒体去炒作跟中国自主半导体没有啥关系的中芯国际和中芯国际的某某人,却忽略了十二五核高基千亿基金大部分流向了这种既不自主也不可控的引进项目!
    而真正自主可控的项目却得不到充分的资源,除了钱还有人才。更是拖延了中国自主可控半导体发展!
    呵呵,
    我和@咬文嚼理说“拨改贷”引入了竞争机制,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让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30年增加3850倍,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你说“他们还是孩子”;
    我说被“拨改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70年代之前成立的,早就“成年了”;你说“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就算一直落后一直亏本也要做”;
    我说中国的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一直在做,哪怕像核潜艇曾经暂时下马,或是“笔尖钢”之类过于小众的产业,在时机合适时也会重新做/开始做”,你又说“钱没投对地方”......
    然后呢?是不是又要“4万亿”啦、“停等民”啦、“中必输”啦、blabla......
    这么东躲西滑、反复横跳,有意思么?这些年BBC、CNN之流早把这些套路玩儿了个遍,你再来重复再重复,不怕它们管你收“版权费”?!
    PS:今天多说两句。想要靠批评国家过去的某些政策来“引流”、“求关注”,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至少比“我给大家打个滚儿吧”要好一点儿,但要注意几点:
    1.别去挑战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话题。比如你以前楞把“自动分步重复照相机”说成是“光刻机”,现在又非说“1987年中国最顶尖的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也不研究计算机芯片了”,这叫人怎么相信你在相关领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还别说你的结论正确与否了)?!
    2.要做好功课。想“引流”、“带节奏”,那首先至少要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历程有个大概了解。万方、知网等地方有非常丰富、时间跨度很广的科技文献可以查询、阅读,不比在网上乱找些合自己口味的良莠不齐的文章东拼西凑来得更好?最次最次,你总要仔细读一下自己贴的东西,把一些细节搞清楚吧?比如你贴的那个“八十年代芯片下马...”,里面明明写着“在万般无奈中,我......毅然到微电子中心报到了”,你就不查一下这个“微电子中心”是怎么回事儿?!弄到同一篇帖子中明显前后“双标”,我都怀疑你是不是碰到“钓鱼贴”了。这样子的态度做事情好吗?不好。
    3.“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发现错了、辩不过就转移话题逃避甚至胡搅蛮缠,不会增加你的说服力,反会让人心生鄙夷。翟小哥、马大爷的例子现挂在前头,你就没想过汲取一下教训?
  • 云横秦岭 自豪中国人,不负万物擎天柱!
    全部楼层
    小飞awing
    此评论已被屏蔽
    美国继续假装和中国好几年,沒有台海和南联盟炸馆,中国许多产业都会完的。当初原子弹都差点下马,美国人心急了10年,忍到08年。或许抢中国就成功了。
  • 云横秦岭 自豪中国人,不负万物擎天柱!
    没把国企和战略产业卖光就是万幸了!
  • huohuo 揭露事物本质,观点犀利,远超某些大V及智库 作者
    全部楼层
    donjuansz
    哦?说说看,中国哪项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没有在做?你不会是在说1962年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吧?要不就是那个“笔尖钢”?
    之前跟某位网友的私信回复。你们的逻辑极其的幼稚可笑。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我说的全部是客观事实。不要在这里让人笑话了。
    一一一
    还在说圆珠笔钢这种典型错误的案例??呵
    这就是被没有任何逻辑,思考能力媒体炒作出来,太原钢铁不得不为了完成某种任务,硬着头皮花了巨大成本,得不偿失的失败案例!!

    1.就算中国永远做不出圆珠笔钢都是无所谓的!没有圆珠笔就没其它笔?,外国能够拿这个来卡中国么?!
    2.圆珠笔钢全世界的市场都非常小,花巨额成本去做这个得不偿失。
    3.没有独立思考逻辑能力的媒体炒作这种对中国毫无用处的东西,却忽略了中国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
    媒体去炒作跟中国自主半导体没有啥关系的中芯国际和中芯国际的某某人,却忽略了十二五核高基千亿基金大部分流向了这种既不自主也不可控的引进项目!
    而真正自主可控的项目却得不到充分的资源,除了钱还有人才。更是拖延了中国自主可控半导体发展!
  • Icing9520
    铁路、邮政、四大行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当然没破产,只不过这些企业一样进行了变革,进行了股份化改造。
    需要指出的改革的目的是消除低效,但是管理低效也不全是垄断的锅,毕竟它还和企业规模有关,市场化改革主要目的是提升经营效率,但是再怎么改企业收入有国家调配不会改变,国资委的意义就在这里
  • 全部楼层
    铁路、邮政、四大行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当然没破产,只不过这些企业一样进行了变革,进行了股份化改造。
  • 乌鸦飞翔
    1980年代的工商业改革失败了,只是没人敢大声说出来而已
    不争论!
  • 全部楼层
    Icing9520
    只看结果那你说的这些就立不住脚了,因为整体上,这个制度是成功的。大部分国企有了还贷压力以后,逐步扭亏为盈了;实力不行的,该破产的也就破产了,财政不需要背包袱了。
    铁路要不要破产?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任何事情要看结果,而不是当初的主观的想象如何!!
    嗯,说得好!
    “由1978年的销售收入14.5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的5.6万亿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30年增加3850倍,产业规模居国内工业行业首位、世界前列。”——摘自“中国新闻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8(S1):84-84.”
    至于现在么,我都懒得去国家统计局找数据了,用棒子的报道吧:韩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KEA)2019年7月30日发布的《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显示,在2018全球电子产业的占比排名中,中国占37.2%位居第一,美国为12.6%位居第二,韩国8.8%排在第三位。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就算一直落后一直亏本也要做,为什么自己多去想?!
    哦?说说看,中国哪项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没有在做?你不会是在说1962年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吧?要不就是那个“笔尖钢”?
  • 全部楼层
    huohuo 作者
    任何事情要看结果,而不是当初的主观的想象如何!!
    只看结果那你说的这些就立不住脚了,因为整体上,这个制度是成功的。大部分国企有了还贷压力以后,逐步扭亏为盈了;实力不行的,该破产的也就破产了,财政不需要背包袱了。
  • huohuo 揭露事物本质,观点犀利,远超某些大V及智库 作者
    全部楼层
    donjuansz
    此评论已被屏蔽
    关键核心产业核心技术就算一直落后一直亏本也要做,为什么自己多去想?!
  • huohuo 揭露事物本质,观点犀利,远超某些大V及智库 作者
    zhuzi
    拨改贷,改的是信用货币创设机制,意义重大,咱能不能别瞎归因。
    任何事情要看结果,而不是当初的主观的想象如何!!
  • huohuo 揭露事物本质,观点犀利,远超某些大V及智库 作者
    咬文嚼理
    1.   "拨改贷"即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简称,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1979年"拨改贷"首先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省市及纺织、轻工、旅游等行业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将公有制的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以及日常营运资金全部由财政拨款改成银行贷款。
    1980年国家又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范围,规定凡是实行独立核算、有还贷能力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拨改贷"改革。经过总结后,1985年1月起,"拨改贷"在全国各行业全面推行。
     “拨改贷”减轻了财政压力,使得财政部可以更集中地使用资金去解决国家基础建设、工业军事体系发展等问题,也提高了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促使它们能够跟上时代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国家的重要基础实力。
    2.   “拨改贷”有没有企业遭到致命打击?——肯定有——那是不适应放飞的企业——大浪淘沙——才有今天中国辉煌!
    3.   “拨改贷”有没有低迷期?——肯定有——从国家抱揽,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肯定有不适应,有低迷(此文就是拿“拨改贷”造成的低迷做证据——诽谤“拨改贷”)。
    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拨改贷”放飞企业——中国成功了!
    当年的改革亲历者之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对此有着直观的体会:“企业还处在建设期,就背上负债,好比小孩刚出生,还没有自理能力,就让他去给父母干活。

    [[所以后来的债转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对1984年拨改贷政策的[[拨乱反正!]],这才是真正的政策背景”
  • 长者试水
    想当年,电子工业部属于第一批被撤编的管理部,后第三代核心上班后,把原机械部、兵器部和电子部的核心部分组成机械委,后再成立电子部,再改制,分成两个集团。
    1986年底,为解决电子工业重复分散的问题,探索大行业管理的方法,国家合并了机械部和兵器部,成立了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电子工业部改由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归口管理。
    1988年7月,国家为了实现机电一体化,撤销了电子工业部,将它与原机械工业部合并组成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0年,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牵头的全国机电工业全行业统筹规划领导小组,对机械电子工业统筹管理、综合调控。
    1993年6月,根据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机械电子工业部,分别组建机械工业部和电子工业部,实施大行业管理。
  • 哈哈,中国电子工业“六五”期间年均增长23.3%,“七五”期间年均增长18.6%,“八五”期间年均增长28%,再往后情况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到底是“中国电子工业遭到致命打击”,还是“外国电子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呢??
  • 1.   "拨改贷"即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简称,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1979年"拨改贷"首先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省市及纺织、轻工、旅游等行业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将公有制的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以及日常营运资金全部由财政拨款改成银行贷款。
    1980年国家又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范围,规定凡是实行独立核算、有还贷能力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拨改贷"改革。经过总结后,1985年1月起,"拨改贷"在全国各行业全面推行。
     “拨改贷”减轻了财政压力,使得财政部可以更集中地使用资金去解决国家基础建设、工业军事体系发展等问题,也提高了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促使它们能够跟上时代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国家的重要基础实力。
    2.   “拨改贷”有没有企业遭到致命打击?——肯定有——那是不适应放飞的企业——大浪淘沙——才有今天中国辉煌!
    3.   “拨改贷”有没有低迷期?——肯定有——从国家抱揽,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肯定有不适应,有低迷(此文就是拿“拨改贷”造成的低迷做证据——诽谤“拨改贷”)。
    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拨改贷”放飞企业——中国成功了!
  • 二.“拨改贷”中国电子工业放飞——成就辉煌!
    “拨改贷”中国电子工业从此有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权力——如虎添翅,大展宏图——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全球排名第11位,跃居到世界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加工贸易占全行业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成以上,调至目前的三成以下;产业发展由40年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上升至到中高端,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际合作由原来的市场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企业走出去,推动科技兴贸,开展全球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外贸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全行业发展规模占全国工业总量达到10%,电子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30%以上。其中80%以上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均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50%以上的百强企业均参与国际并购业务,海外业务收入超过四成。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两化融合的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全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