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入二战是因为有为中国主持公道的动机吗?

最近美国副总统彭斯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问题发表演说,其中毫不犹豫地引用了长期以来许多公知们的一贯观点,即美国在历史上不像别的西方国家那样总是想着从中国获取利益,而是一直在真心诚意的帮助中国。对此国内最近也出现了许多相关批驳文章,理直气壮地揭示了其实美国从历史上对待中国的态度和现在的特朗普是一样的,即美国利益优先,至于有时其具体做法和其他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则只是由美国当时的处境和所采取的战略而决定的。当然,美国的一些战略选择对中国也确实有益,对此中国也是感恩的,不过中国迄今为止也从许多方面帮助了美国,所以应该说其实谁都不欠谁的,美国据此就要求中国在自己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发展权上对其做出让步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本文的目的是揭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罗斯福做出美国加入二战的关键决策时并不是像现在美国政府一贯宣称的那样是主要为中国主持公道,那其实只是一种借口。当然,对此说法许多公知肯定是大不以为然的,因为现在一般公认的这一事件发展主线如下:

·日本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进入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导致了美国在1941年9月初对其实施全面的石油禁运;

·由于日本石油全部依赖进口而肯定不能置之不理,故而日本一边寻求和美国谈判解决一边备战,但直到11月下旬谈判都没得到结果,日方的进攻准备已是箭在弦上;

·美国国务卿赫尔在11月26日发表了一个态度强硬的备忘录,其主要内容是日本从中国、印支撤军,日军在中国战场需要退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出发地,日本实质上放弃德意日三国同盟等,然后美日两国才能取消各自实施的冻结限制规定;

·日本绝不肯接受这些要他放弃已实施多年的侵略政策的条款因此只能选择开战,为了最大限度地掩护珍珠港空袭,规定日本在华盛顿的使节在华盛顿时间1942年12月7日下午一点将宣布谈判破裂的声明交给美国政府,而珍珠港空袭将在此后半小时开始;

·日方为保密也尽量推迟将声明发给驻美使馆的时间,但由于对译码所需时间估计不足导致日本使节提交声明的时间迟了1个小时以上,那时空袭已经开始并且消息已经传到华盛顿;

·由于日本不宣而战因此使美国完全摆脱孤立主义的束缚,全力投入二战。

以上过程粗看上去美国的形象确实是相当高大上伟光正的,但造成和日本撕破脸皮的赫尔备忘录确实是在不顾一切战争危险地主要是为中国主持公道,难道美国人在这个关键时刻确实有那么高尚吗?

其实稍微仔细推敲一下就会看出有些不对劲。美国石油禁运是由于日本进入印支南部,因此按道理美国谈判的初步目标应该是只要日本退出印支南部美国就可以解除石油禁运,突然要价那么高完全是故意找茬要彻底决裂的架势。

据记载,当时日本军方称《赫尔备忘录》为“对日宣战书”或“最后通牒”,战后日本右翼历史学者往往据此声称其实是美国故意逼日本开战的。当然,日本侵华本来就是蛮横无理的,美国这样做从伦理上讲没什么不对,你日本做坏事美国任何时候出面阻止都是正义的,日本就此大打出手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叫委屈完全是强盗在喊冤。

不过,难道罗斯福总统真的就是突然心血来潮要帮中国打抱不平吗?美国当时孤立主义势力并没有销声匿迹,像这种完全为了别国利益冒被卷入战争风险的行动,他怎样才能向美国人民交代呢?

很明显,像罗斯福这么老练的政治家是轻易不会这么鲁莽行事的,这么做应该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只是无论是战时或者战后美国官方都没有正式对此做过解释。当然没有官方解释不等于就没有解释,非正式的解释还是有的,不过,那些非正式的解释靠谱吗?

二战结束已六十多年了,有关研究著作已数不胜数,但对普通读者来说,想较详细地了解这一过程,1985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英国作家约翰·科斯特洛写的《太平洋战争:1941-1945》值得一读。

本书的作者在华盛顿国家档案馆和伦敦公共档案馆收集了大量那时公布的最新材料,在写作时力求以较精炼的笔法全面介绍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虽然全书是集中于提供较详细的太平洋战争描述,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加入了的自己根据依据最新材料的分析来探讨美日开战的决策过程,对将那段历史理出个完整头绪特别有参考价值。特别是作者提出的是什么导致珍珠港事件前夕美日谈判破裂的猜测还是很有道理的,但不知为什么本书出版这么多年以后知道他论点的人却仍然寥寥无几。

当然对这本书得带着些批判的眼光来看,可能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原因,作者看世界还是带有典型西方人的特点,即只要是中国人做的事都是不值得认真关注的,因此书中有关中日冲突的介绍不光线条很粗,很多还是错误的,显示了作者并没有在收集这方面资料上下功夫。好在本书的重点是介绍美日冲突(中日冲突是太平洋战争的另一条主线),因此这方面的缺陷对本书的价值影响不大。

书中叙述的在偷袭珍珠港前相关历史主线基本符合事实,即一战之后出于对自己在亚洲的力量受限的战略考虑英美两国满足于在中国以推行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日本的战略追求一直是逐步扩大在中国的直接领土侵略。随着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式的演变,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抬头,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优势也逐步减弱,这使得那时发达起来的日本更加大胆地在中国争夺利益。由于中国的内乱不止,到1930年,美国在中国的总投资还不到两亿美元,而向日本每年的出口额就接近这个数目,从经济利益上美国对日本的侵略采取强硬立场也划不来。因此,即使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后,美国都只是采取一种表面上反对,但实际上并不实施任何行动来积极制止的旁观战略。

由于日军先后在中苏、中蒙边界的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发动对苏联的试探性军事挑衅行动都遭到惨败,因此基本放弃了实施“北进”侵略苏联的国策。后来希特勒横扫西欧所取得的令人瞠目的军事胜利,又刺激日本急不可耐地即想使中国尽早屈服,企图乘机“南下”扩大侵略范围。德国同时也希望日本能在亚洲牵制英美的力量,因此在1940年9月德意日签署了三国条约并且日本入侵了维希法国法属印度支那的越南北部。这个局势使美国认识到太平洋地区已不可摆脱地与欧洲战争连在一起了,罗斯福这才在内阁中得到了足够支持于10月对日实行废钢铁全面禁运,并开始大力支援国民党政府抗日。但即使这样,美国的孤立主义势力还是相当强大,以至于他不得不在10月底于波士顿对听众说:“我再次向你们保证,我以前这样说过,我还要反复说,你们的儿子是不会被派去外国打仗的”,然后才得以在5天后赢得了大选。

当然连任后几乎马上罗斯福就知道他的诺言是必定要被违背的,美国最后必定是要加入战争的,所需研究的只是以欧洲还是亚洲为重点和什么时候加入合适的问题。那时日本和美国都还没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因此双方开始了试探性的秘密会谈以图拖延时间和避免战争。

不过局势发展很快,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并要求日本应进一步有所行动,日本政府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争吵后决定“在苏德战争的发展显示对我们有利”之前只能奉行向南扩张的政策。这时美国已经可以破译大部分日本外交密码,而通过截收日本密电对此争吵有相当了解的罗斯福以担心制裁会“使日本向南而不是向北跳”的理由断然拒绝了要他立即实行对日本最致命的石油禁运建议。

但美国终究不能容忍后来日本继续南下又进入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行为,最后终于在9月初实施了对日石油全面禁运,这就给东京留下了一张无情的时间表,再不开战等日本的石油储备用完了想开战也不可能了,所以日本政府最后做出了“如有必要,决心同美英和荷兰开战”的决定。但很可能基于日本国内反对扩大战争势力的压力和对日本实力的信心不足,在东条英机上台后于11月10日向华盛顿加派了新的代表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

罗斯福的战略一直是要在太平洋避免战争,这和那时丘吉尔的观点有所不同。美国人已对在大西洋向德国发动进攻准备多时,而他们担心的最坏情况是之后日本会根据三国条约加入战争,会使美国面临他们还没准备好的两洋作战局面。丘吉尔则在10月13日时表示过,最好当然是美国单独参战,即使日本同时也参战也比美国不参战好,而光有日本没美国参战则是不可想象的。

菲律宾在地理位置上远离美国,又卡住了日本南下的咽喉,美国认为如能在那里部署足够多的海空军力量,特别是那时才投产不久的世界当时最先进航程最远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则不光日本不敢轻易进攻新加坡,日本本土也处在B17大规模战略报复轰炸的威胁之中,因此将能制止日本的轻易妄动。虽然后来的战争实践显示这种观点并不很正确,但起码是那时美国太平洋战略部署的中心思想。问题是做这种部署需要时间,特别是受B17产能的限制,全力以赴最少也必须到1942年第一季度以后才能初具规模,所以罗斯福当时急需通过谈判来争取几个月的时间,这种压力迫使美国的对日政策二十年来第一次软化到了以退让追求和解的地步。

日本代表带来了主建议A和表明谈判底线的建议B,当然罗斯福通过破译的日本密电早知道还有建议B,所以直接就否定了建议A。日本谈判代表在提出建议B之前主动表示还有可能考虑一个临时协议以给双方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协商。建议B的内容是日本将部队撤到印度支那北部并不再前进,作为回报,美国取消禁运还要暂停给国民党的援助,罗斯福当然也不会同意,但对达成一个临时协议来继续拖延时间倒很感兴趣,认为值得一试。因此,以国务卿赫尔为首的官员起草了一份实际很接近建议B的临时协议,即限制日本在北印度支那的军队至两万五千人和恢复有限的贸易和石油供应,至于在对国民党援助方面则含糊其辞。

日方声称他们的最新建议做出了“颇为可观的让步”并不是空穴来风,同意退出南印度支那反映了起码日本国内反对开战的势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草拟的临时协议很明显是要以迎合这一势力的要求来争取时间。

美国和英国、荷兰、中国、澳大利亚各国使节讨论了这个协议。美国其实早料到中国当然会反对,但后来蒋介石、宋子文、当时驻美大使胡适等通过一切渠道的强烈抗议实际上反而使赫尔深感不快。丘吉尔则在内心里是衷心欢迎的,不过他只发出了一封小心翼翼的答复电报,表示一切听大老板的,没有更多的战争当然好,但估计蒋介石不能接受。

虽然美日谈判代表很有可能私下讨论过这个临时协议的内容,日方在密电里还一直是以建议B为底线,所以罗斯福也没有把握是否日方最后真能同意这个怎么说也带有一些远东慕尼黑意味的协议。而现有的资料显然表明11月25日晚上赫尔和罗斯福已经完全下定决心,不顾一些内阁成员的反对在26日正式提出这个协议以最后尝试赢得时间。

历史的戏剧性就在于,26日赫尔却对陆军部长史汀生在电话中告知,他“差不多已经决定”不提出临时协议,“而是把事情全部推翻”。那个著名的赫尔备忘录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其主要内容前面已交代过了。

后来历史的进程表明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决定之一,至于这个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如果我们相信那些有关人士批准留给后代的文本,那么大概是发现了日本人的口是心非之后愤怒而触发的有些不顾危及美国整体军事战略的稍微有些轻率的举动,但现在看来是什么证据显示了日本人的口是心非却大有文章。

史汀生在日记里写下,他25日下午收到的军事情报局文件报告“有五个师从山东和山西来到上海登上三、四十或五十艘船,有人在台湾以南看到了这些船”,他立即告诉赫尔并将文件抄本送给他和总统。但当他第二天打电话给总统询问是否收到文件的时候总统却说没有收到,不过知道情况后又立即变得怒不可遏,说这件事改变了整个局面,是日本人没有诚意的证据。于是史汀生只好又备了抄件遣专差给总统送去。

现在看来此事的解释是漏洞百出的,首先是头天下午这么重要的文件怎么会没送到?而且如果消息那么惊人史汀生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告诉罗斯福呢?而且赫尔其实早比罗斯福更不耐烦日本人,为什么他听到消息反倒没有怒不可遏呢?

赫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此事的描述是,他受到丘吉尔电报中提到蒋介石的抗议促使他重新考虑,在和国务院商讨后,从美国舆论、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得到日本同意希望不大等方面考虑认为应该取消临时协议而用备忘录的10点建议来代替。

赫尔的版本不光和史汀生的对不上,而且也更不符合逻辑,如果没有总统的同意,即使丘吉尔看重蒋介石的抱怨多么震撼了他的内心,赫尔显然也是不会做出这个“而是把事情全部推翻”的决定的。

所以根据这些记载就可以认定,在承担做出决定的责任上,赫尔和史汀生都只是工具而已。写作本书时有关这一点则更是板上钉钉了,当时才解密不久的陆军部长机密档案中包含了11月25日的至总统备忘录,题目是《日本船队驶向印度支那》,而其内容和史汀生版本差别最大的就是其中很清楚地写道“军事情报局有关军官们认定,除非我们收到其他消息,这种事多少要算是正常调动,也就是说,是他们事先通知过维希政府的合理后续行动”。这样看来,这份情报并不是什么惊人消息,结合美国当时截获的英国情报委员会的密电(美国也监视盟友的通信)和日本给维希政府(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傀儡政府)的密电都表明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比较好玩的是,至于总统当晚看到文件后是什么反映就只能推测了,因为文件在送到罗斯福办公室前肯定没有丢失,总统心腹机要秘书在11月27日将文件退回陆军部时附了一张措辞极为隐晦的短函:“随函送上英国人的估计和您星期二下午送呈总统的报告原件。我们是在一位极其显赫的先生衣服内层口袋里及时发现这份文件的”。

再综合当时已发现的其他相关文件的处理方式,本书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总统和陆军部长编造了一个似乎有道理的故事来隐瞒那天早上真正激怒罗斯福的情报的性质和来源,而那个情报肯定不是通过陆军或海军得到的。

这样问题就又回到了原点,那个激怒了罗斯福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本书作者推断,那天上午罗斯福一定是通过一个完全秘密的渠道收到了一个绝对可信的日本将在近期开战的“明确证据”,而这个情报很可能是来自丘吉尔的。其理由是英国当时在美国秘密情报网负责人威廉斯蒂芬森说过,是罗斯福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上校告诉他已放弃达成协议的消息然后第二天他又电告丘吉尔的,而通过史蒂芬森和罗斯福儿子的联系是丘吉尔和罗斯福之间交换绝密情报的渠道。另外,已被公开的丘吉尔战时最机密情报简报PREM3卷宗252册关于1941年日本局势材料对应11月的第五分册是缺失的,官方注明那些文件“保密75年”,也就是说,很可能2020年以后才会解密。

至于情报的内容,作者则推测不可能是开始进攻的行动命令,那是在12月1日召开的御前会议上才做出的,因此只可能是作战计划本身的细节。日本军队的作战计划是11月第一个星期下达的,散发范围很广,到第三周知道或部分知道这个巨大军事机密的人数增加了几千倍,很可能丘吉尔就是那时通过某一渠道得到的。

由于战争结束后日本实行的销毁计划,散发了700份的海军作战计划《联合舰队第一号绝密作战命令》没有一份存世,但作者在当时解密不久的文件里却找到了一份几乎是全文的译本,在一起还有同一天颁发的二号命令,规定作战行动开始的标志日期(Y日)为12月8日,日本海军简明的作战主要目标如下:

1. 在东面,美国的舰队将遭到摧毁,美国的作战路线到东方的补给线被切断。

2. 在西面,英属马来亚将被占领,英国到东方和到缅甸公路的补给线被切断。

3. 在东方的敌军将被歼灭,作战基地被攻占,富有自然资源的地区被占领。

4. 战略地区将被攻占和扩大,防御工事将加强,以便建立长期性的作战基地。

文件接着列出了准备参战的部队以及攻克和占领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缅甸,并夺取美国在关岛及威克岛的前哨等各项作战计划。不过除了潜艇作战行动外,并没有提到对珍珠港的全面出击。

由于没看到证据,不知道丘吉尔和罗斯福得到的是全部还是部分计划,因此本书作者只能推测起码罗斯福知道了日本已定下12月8日开始进攻。由于美国从破译的外交密码里能得到11月29日的谈判最后期限,再根据日本军队从台湾和印度支那出发到达马来亚半岛和菲律宾的时间来看,这些地区将会要首先遭到袭击。

如果罗斯福相信这个情报,他也就做不了什么事了。为避免孤立主义者的指责,那时他还能争取的就是一定要让日本人开第一枪,而且是不光向英荷两国,最好确保能将美国也捎上,作者根据资料分析罗斯福还为此专门让海军派出巡逻舰艇在南海设置“绊索”,日本如袭击这些舰艇那美国就有开战理由了。

尽管日本代表11月27日见罗斯福时还表示要为达成临时协议做一次最后的努力,当时赫尔坦率地对史汀生说“我对此事已洗手不干了,现在事情由你和诺克斯(海军部长),陆军和海军,经手了”。11月26日上午的参谋长会议一开始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就说日本人“不久就要放手大干了”,命令动用每一架可用的轰炸机加强菲律宾并给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采取他认为必要措施的决断权。珍珠港遭偷袭的那天有大批B17轰炸机到港就是准备继续飞往菲律宾的,而美国航空母舰不在港也和那两天正忙着运送为这些B17护航的战斗机有关。

华盛顿时间12月6日晚(相对于东京时间的7日早上)罗斯福给天皇发了一封他向妻子戏谑为“这是凡夫俗子向上帝之子发出的最后电文”的私人电报(但由于电报被检察官扣留时间太长,在东京时间8日的3点,也就是珍珠港偷袭开始前的15分钟才被送到天皇那里),要求他“为了人类”进行干预,这也表明罗斯福是知道日本8日要开始进攻的,所以才做出的姿态。

本书作者只推测罗斯福应该知道12月8日的进攻日期,并没有进一步再深入讨论下去。不过, 根据他所在书中提供的材料,其实还是可以做进一步分析的。

首先,得到的情报只是部分还是全部计划是很重要的。如果情报只是一个进攻日期,估计对罗斯福的触动应该没有那么大,不至于对冲突不可避免会那么深信不疑,所以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得到了计划。而且既然解密文件里有较完整的译本,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得到的计划就是完整的。面对这么完整全面的计划应该是能使罗斯福相信日本决计要进攻了。

这样外交上再正式提出那个有些理亏的临时协议也就没意义了,反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发表个冠冕堂皇的备忘录。

日本的作战计划里没提到对珍珠港的出击,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出击计划太关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让那么多人知道。而碰巧的是如果罗斯福看到了完整的计划,就更会觉得美方一直判断日本会首先袭击菲律宾是正确的,根本就没想到过可能是珍珠港,这很有可能就是在珍珠港没有特别提高警戒级别的另一个原因。

那时美军一直认为日本即使要搞突然袭击目标必然会是菲律宾,如果罗斯福得到的作战计划里也没提珍珠港,那么他应该预料不到珍珠港会被偷袭,所以不应当是想搞以后被许多人怀疑的苦肉计。

那时各国的情报渠道都很多,美国自己每天就要截获海量的各国密电,不过当时对这些信息的判读分析并没有投入特别多的力量,因此往往只能将大致认为很重要的结果上报给领导人,结果很多有意义的信息没被有效利用。开战后很快就发现从已截获的情报中就可找出要偷袭珍珠港的蛛丝马迹,进而总结经验迅速改进了情报分析工作。当然,即使没有得到确切会受到突然袭击的警告,珍珠港受袭击后损失那么大看上去也很不应该,但这很有可能也和故意放松警惕没有关系,而是由和平时期的官僚作风以及那时西方人一贯低估亚洲人能力的自负意识所造成的,看看后来菲律宾和新加坡遭受早有预料的攻击后还一败涂地的惨状就能证明这一点。另外那一段时间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其实一直被通知要加强戒备,最后都什么事也没有,也导致了放松警惕。

得到这个计划的渠道应该是绝对可靠的,这一点也可以由其中的作战行动在后来都确实被实施了看出来,如果提供这个情报是为了掩护偷袭珍珠港则应该没理由捎上那么多方案的信息。不过后来看起来这个计划的泄露也并没给日本的进攻造成多大损失,因此也不能绝对排除日本人真的聪明到了拿真计划去进行战略忽悠的地步。

虽然两个文件在名称上都是命令,但严格来说都只是计划,不是最终实施命令。根据常规,作战计划里的行动日期是以和标志日期的相对关系来表示的,而标志日期的确切值则要等发布作战实施命令时才正式公布。所以明确规定Y日为12月8日使那个二号命令看起来很像作战实施命令,但其实只是由于行动规模太大和实施时间限制太多而不得不提前规定的。

很可能得到作战计划的内线也不十分了解日本战争决策过程的内幕,因此也没有告知那计划的真正实施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实际上当时已出发到海上的珍珠港偷袭舰队确实必须等待收到命令“攀登新高山”后才能发起攻击,而此命令是12月1日才发出的。

总之,这作战计划转过几道手后到了丘吉尔和罗斯福那里被判断为就是实施命令是很自自冉冉的。不过这个决策推断还是有些不够缜密,文件是11月初发布的,日军提前这么多天就做这么重大的决定合乎逻辑吗?

这样看来,罗斯福得到的这个日本将在近期开战的“明确证据”是错的,而出现误判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将计划当成了命令。

从发出赫尔备忘录后日本谈判代表还一再表示要继续尝试临时协议的态度上看,日本还是很看重那个协议的,毕竟在没有制服中国时再和美国开战对日本来说确实是太冒险了。如果罗斯福没收到过那个“明确证据”,日本批准那个临时协议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样起码偷袭珍珠港会被延迟。而在苏德莫斯科战场,1941年12月初苏军开始反攻,至12月6日晚希特勒签署了在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命令。德国没有将这个消息立即通知日本,但日本终究是要知道的,那样偷袭珍珠港被进一步推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最后有可能真会形成美国加入欧战而在太平洋地区不和日本发生大冲突的局面,那样日本将只好专注于中日战争,中国的抗战必将会更艰苦,时间也很可能要加长。

当然,如果那时日本人足够理智,他们应该可以发现提出赫尔备忘录实际上是罗斯福的一个错误,如果他们立即停止执行全面开战的计划,公开备忘录并将下一步进攻对象限定为英荷两国,那么由于赫尔备忘录的莽撞,罗斯福宣战的理由就很不充分。如美国进一步初战不利,那很有可能要引起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全力攻击,最后罗斯福落得被弹劾都未可知,然后日本就有机会和美国讲和。这么做日本要冒美国可以选择有利时机主动攻击的风险,但从后来实战中看,日本的胜率应该还是要大些的。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这种战略成功的可能性比全面开战肯定要大多了。罗斯福在等待日本开战的那几天一直在精心准备的就是如果日本一开始只进攻英荷两国那他应该怎样向美国人民解释美国必须加入战争的讲演,说明如出现这种局面确实会让他很难办。

好在历史不容假设,无论是误判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而且也由于日本人太贪婪和太死脑筋,中国还是太幸运了。对美国来讲,如果发表赫尔备忘录真是由误判引起的那当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美国官方口径一直强调由于那时美日分歧太大,在那个关键时候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如前所述,比较一下建议B和临时协议,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原则性差别,说分歧太大明显只是托辞而已。

现在看来指望美国人自己揭开这个谜底应该是没希望的,但愿以后丘吉尔那个缺失的第五分册档案最后能被解密并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起码从道义上看,相对于日本来说,那时美国是要文明一些的,而像日本那样贪婪和明目张胆地侵略真是很无耻的。但是,说美国真的会只因为中国受到了侵略而和日本进行军事对抗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美国那时只是采取表面上的中立态度而实际上在发着战争财,美国对日本的禁运以及后来的升级都是由于日本威胁到了美国全球战略利益才实施的,至于中国人的苦难和意愿是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克林顿任总统期间,在1995年9月收到过一位名叫海伦哈曼女士的信,说她当时任陆军后勤保障付主管的父亲知道罗斯福那时紧急调集医疗人员物资去西海岸,认为这表明罗斯福事先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此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当然也是不了了之。而本书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还不能提供确切的证据揭示赫尔备忘录出世的真正原因,但书中已包含了足够多的资料说明从史学界的角度上讲,哈曼女士提到的调动在当时完全是合理的,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说明对史学界已足够了解的事,不光至今美国官方没有合理解释,而且多数民众包含全国性媒体的认识也还是那么肤浅,这是不是也值得再问一个为什么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