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版译制小说《外交家》,看今日美国的嘴脸

500

历经了二战的血雨腥风,爱好和平的人们,或许还未能在庆祝胜利的喧闹中感到尽兴——然而,我们这个焦躁的世界,却并已并不打算继续那么欢闹下去。对于世界未来秩序的构建,这个星球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流观点。

一种叫做资本主义。另一种,便是社会主义。

两种观点在一段长时间的发展过后,逐渐形成了两股强大的势力。众所周知,前者的代表,是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而后者的代表,便是在“十月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超级大国——苏联。

两股力量在战后迅速做大,一个覆盖着西方,另一个囊括了东方。

正如我们如今所理解的那样,在对于财产分配、社会结构等问题上,两种思想体系分歧严重,彼此对抗。正因如此,以此为纽带所形成的两个集团,从一开始,就显得格格不入。

而在1946年3月5日,两个相互对抗的集团,终于随着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大英帝国的前任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的一场演讲,捅破了彼此之间最后的一层窗户纸。

在这场演讲中,丘吉尔以极端的言语,号召全体“民主国家”,向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展开斗争。

整个世界一片哗然。

这场演讲在后来被称作《铁幕演说》——它揭开了二十世纪那场旷日持久的、“冷战”的序幕。

而这场东西方的全面对峙,正是小说《外交家》故事中的时代大背景。

和许多严肃历史题材的小说类似,这本小说成功地将一个真实的逻辑、装入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从而用极尽艺术的手法,揭开了一段历史的面纱。

而在这面纱之下,有些西方世界的思维逻辑,却又与我们今日的世界一脉相承,实在无法不令人感同身受。

 

自1905年起,由英国人创立的英波石油公司,便牢牢地掌控着伊朗的石油资源。二战以后,强势崛起的美国,为了同样的目的,亦将其势力渗入其中。为更好的相互协调,两个西方的巨人于是在彼此间达成了一种分赃的协议,不遗余力地维持着其当地封建腐败的政府,以保其长久控制这一重要的资源。

得到了美英两座靠山,伊朗封建势力于是愈加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压榨人民。久而久之,这片在数千年前曾一度象征着财富的国度,只剩一片荒凉。人民穷困潦倒、衣衫褴褛,整日整夜地在生死间徘徊,在痛苦中呻吟。

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这每日每夜垂死挣扎的生活,当时尚属于伊朗的一个地方,掀起了一场民主革命——这个地方就是阿塞拜疆。这场革命的目的,正是要推翻腐败的德黑兰政府,建立一个富有生气的、崭新的国家,只是,这场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化的。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将诸多被私人资本家控制的国家资源,重新收归国家。

这,足以引起西方势力的恐慌。

于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一位聪明绝顶且经验丰富的英国外交家艾克赛斯隆重登场了。在英国方面看来,伊朗的革命,绝不可能依靠其自身的力量独立完成。可如果不是靠其自身力量,那么环顾四周,最有可能成为其“帮凶”的势力,当然可能、也必须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

艾克赛斯就是带着这样一副有色眼镜空降到苏联的。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谈判,要求苏联撤出其二战以后在伊朗的全部军事力量,停止对伊朗的一切“干涉”。

只可惜,英国人的认知与事实完全不符。一个被压榨到无法生存的民族,她的革命运动,本身就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事实上,对于阿塞拜疆的革命者来说,为了保持其自身独立性,对于苏联势力的介入,他们非但不愿意接受,而且还带有着某种微妙的抵触心理。他们不愿在未来赶走一群豺狼的同时,又迎来另一条豺狼。也正因如此,艾克赛斯在苏联的外交活动,本质上,就成了一场无理取闹。

经过几轮谈判,这位英国绅士最终见到了苏联领袖斯大林,可他的要求,最终一无所获。那时候,在伊朗境内驻守的,不只有苏联势力,美英势力也同样存在。斯大林认为,如若要求苏联撤走所有力量,美英也应该同时、对等撤走其势力。而至于阿塞拜疆革命运动因苏联势力而起,至于对苏联破坏战后相关和平条约的指控——这一切都显得毫无道理。苏联对阿塞拜疆的运动奉行“不干涉”原则,并同样要求西方的势力,也必须按照约定,对这一地区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不过为了自证清白,斯大林最终还是决定为这位英国外交官在边界上开一道口子,请他深入阿塞拜疆,去那里走走看看,亲自调查一下当地革命运动的原委。

只可惜,所有人都被他骗了。这位资深的外交家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有想要深入过什么阿塞拜疆。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英国政府都绝不可能允许阿塞拜疆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顺利完成。被摆放在台面上的理由全都是假的——他们唯一在乎的,依然不过还是那两个字——“石油”罢了。

艾克赛斯深知,苏联必须是这一运动的幕后指使者——即使它不是,也必须在舆论宣传和联合国大会上,把它变成这样的角色。因为,只有苏联的“干涉”,才能成为英美势力对这一地区进行干涉的合法依据。真正想要干涉他国内政的,是他们自己。

与此同时,打着深入调查的幌子,艾克赛斯踏上了另一种旅程。

他开始四处扶植地方势力,拉拢咯德(库尔德)内部的一部分极端分子,贿赂之,以将其改造成一支亲西方的队伍,从而与阿塞拜疆革命政党相互对抗,同时维护英国在伊朗的石油特权。

而至于伊朗普通百姓的疾苦,至于他们无从医治的病患、无从安身的现状,他丝毫不放在眼中。

等到所谓的调查最终结束时,在大英帝国整个上流社会的赞叹中,他回国了。接着,他开始通过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时段、多角度地将一个早已构思好的故事一点一点装进人民的脑子里。苏联干涉了伊朗内政、恐怖的共产主义正在全世界蔓延、共产主义政党将要毁灭大英帝国。接着,对苏联的指控,便被提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议事日程。

读至此处,一个画面忽然钻进了笔者的脑中。就在今年(2018)早些时候,俄罗斯双面间谍突然在英国遭到神经毒剂袭击,接着没过多久,甚至在调查还未展开之时,英国人便率先发难,一口咬定俄罗斯为“幕后真凶”。事情的结果,正如大家所知,俄罗斯以铁证反击,英国方面最终不得不尴尬收场。

在政治立场上,笔者并非一个十足的“亲俄派”,但就这样的事件而言,大英帝国这种运用于不同时代的、自导自演的手法,实在有点一脉相承的味道。

 

但在故事中,就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召开之前,有一个人却终于按捺不住。这个人叫做麦克格雷高尔,是个出生于伊朗的英国人,本是个地质学家,是英波石油公司的科学工作人员,二战时进入军队,事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印度事务部门,在小说中,由于看重他精通多国语言和伊朗出生的背景,艾克赛斯将他选为了自己前往苏联和伊朗时的特别助理。

但恰恰是因为出生于伊朗,这位麦克格雷高尔自幼就对那个苦难国度里的人民有着深刻的了解,也恰恰是因为此次出行,在与艾克赛斯的交流中,他终于理解了伊朗人民苦难的真正根源。他本是一个科学家,他并不明白艾克赛斯这个政客理解事物的出发点,他只是深深地同情着那些可怜的人民,也随着这一路政治阴谋的历程,陷入了一场对道德的深邃思考。

最终,在身为一个人的良知下,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在政客的虚假舆论中,他站了出来,几经周折、冒着生命的危险,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揭穿了英国势力对伊朗罪恶的企图,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暂缓提出其对苏联方面的指控。

而他的下场——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政府内部重要人士的帮助,在自己的名誉遭到严重抹黑、甚至被全社会描述为“卖国贼”之后,勉强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自己作为公民本应享用的一切福利待遇。

他回到了伊朗。回到了他的科研岗位上——但他决心继续斗争。

 

就这样,故事戛然而止。

故事的作者名叫詹姆斯·莫尔德里奇——看上去,像个苏联作家的名字。但事实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英国人。

我所阅读的版本,出版于1953年,出版单位为“文化出版社”。

我阅读本书的时间,是距离那个年份遥远的2018年。

然而,世界却从来不曾改变。

苏联解体了。苏联的解体,自有其自身的严重问题,但一个对手的轰然倒下,却并不能改变西方世界对于超额利润的疯狂追求。

如果你了解历史,回首雅典的一场被西方世界捧为“希腊民主基础”的梭伦改革,你就不难发现,为了平衡邦内阶级矛盾,梭伦通过法律,强行将城邦内所有的奴隶变回了公民,并赎回了被卖至外邦的本邦奴隶,同样赋予其公民权。

看上去,他确实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然而,他的改革却并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变革,也并没有将雅典带入一个真正更加文明的高度。很多年以后,雅典城内的奴隶数量,竟然飙升到了总人口的50%——只不过,这些奴隶全都是从外邦得来的。

梭伦的改革,也不过只是通过对弱小的邻邦转嫁矛盾,从而用以维持其旧有制度罢了。

这样的做法,罗马继承了。

中世纪继承了。

现代的西方,也同样继承了。

 

小说《外交家》中,作者通过一位工党觉醒人士的话,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美国人虽然自称是英国的盟友,他们不断地给英国投资、帮助英国发展、为英国继续力量——然而,这一切的核心,却是美元经济。想要得到大批量的援助,英国必须与苏联对抗,同时也在一点一点地帮助美元经济,建立更加稳固的霸权地位。不止英国——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全都如此。

美国人凭借其早期所积累的强大经济力量,悄无声息地、以这种手段渗入每一个国家,可有谁想过,它的经济一旦发生了问题,金融危机的海啸,则势必将迅速扩散,作为金主美国,它本身可以通过其国际货币的优势条件,将危机的风险转嫁给它的盟友们。

但,它盟友的危机,又将有谁来承担?

而至于那些美元经济和美国政治无法彻底入侵的国家,它或者诉诸于武力,又或者将其塑造为一个长期的敌人。

苏联正是这样的敌人。

 

2018年的世界,苏联早已不复存在。但摆在那西方主子面前的,却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对手。

那便是中国。

 

正如故事中所讲的那样,今日倍感压力的美国,和昔日走向衰落的英国有着异曲同工的微妙之处。

它会向世界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制造各种各样的话题,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抹黑、污蔑,给你扣帽子、给你制造谣言。它还会通过它们那位副总统的嘴对世界喊话,声称“共产主义给人民带来苦难。”

但它的目的事实上只有一个——而这个事实,他们的总统特朗普先生,在自己那场看上去与其副总统彭斯完全相悖的讲话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

“中国人过得太好了!”

 

真是有点滑稽呢!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