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诉腾讯,互联网的“恶龙”之争
2021年2月2日,抖音一纸诉状将腾讯告上法庭,控其垄断,腾讯方迅速回击称抖音构陷,将进行反诉措施。
事实上,抄袭、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事件贯穿了中文互联网的发展始末,从PC到手机、从工具到社交,众多大佬为了能在互联网中夺取阵地,蚕食市场,纷纷相互指责、辱骂甚至是大打出手。
在这些大小斗争之中,要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是被业界称为互联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Q大战”。这次冲突之所以令人啧啧称奇,不仅在于波及广,诉讼时间长与各种古怪离奇的事件频出,更在于那时的时间才刚划向2010年,《反垄断法》的颁布还不足两年,“互联网反垄断”的第一案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要知道,当时的腾讯还未开拓微信的生态版图,但仍凭借QQ数十年来的深耕,已构筑起足够大的社交生态,近乎涵盖当时的所有网民,成为了中文互联网中的一极,仅在2010年,市值就已超过了2500亿,跃身成为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与之相对的奇虎360在营收与利润上都难比QQ,但顺应于当时互联网环境繁杂,各类病毒、软件和网页劫持层出不穷,相关杀毒软件都需付费,周鸿祎凭借360安全卫士开创出免费杀毒软件的创举,直接成为中国第二大软件,客户端的安装量也仅次于QQ。
双方本身在业务上并无过大瓜葛,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腾讯总会介入当时最受欢迎领域。
2010年春节,QQ捆绑QQ医生在用户电脑下载,凭借社交的生态优势,迅速瓜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软件本身是匆忙上阵,未能成功,但背后已透露出QQ意图染指安全领域的信号。
不过当时的腾讯正陷入最大的抄袭丑闻当中,《计算机世界》发布了一篇关于《“狗日的”腾讯》的头条,多方大佬控诉腾讯“抄袭”的种种举措。此时360并未选择落井下石,在于周鸿祎本身并不想得罪马化腾,意图劝退后者不要介入这个领域,不光在多个场合盛赞腾讯产品功力,更是相关文章上说后者的成功的原因是拥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尽显讨好敬佩之态。
这些都未能阻止腾讯后续的举措,同年,QQ医生就更名为QQ安全管家,并通过潜入后台捆绑安装,更是在功能、设置和界面上全面“对标”了360安全卫士,周鸿祎与其所在的360都清楚已避无可避,“3Q大战”正式打响。
双方通过技术、舆论和多种资源相互对峙,这场斗争第一次将绑架用户的行为摆到明面上:在用户电脑上通过弹窗界面吵架、在微博等公众平台上大打道德牌等等,甚至出现了中文互联网甚至是世界互联网史上的第一次“二选一”事件:“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随后,腾讯法务部率先向法院起诉360存在不正当竞争;360回击,指控腾讯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强制用户做出“二选一”,战场愈来愈混乱。到了后期,双方为争夺舆论阵地,各巨头竟开始拉帮结派,相互指责对方不耻,最后引来监管的“降维打击”,工信部要求双方向社会道歉戛然而至。
最后在2014年的判决当中以360存在不正当竞争,QQ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前者向后者赔偿500万而画上句号。成为了中文互联网反垄断历史上颇为黑暗的一个“里程碑”。
从如今回顾来看,双方皆是恶龙,只是大小有别罢了,没有人能称得上是勇士。
这回其实颇有“3Q大战”的影子:都是后起之秀挑战“前辈”、都是某细分领域的佼佼者、都正在被“模仿”……
但也略有不同,此次诉讼并非是双方的第一次对峙。早在2018年,腾讯就曾起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索赔1元;今日头条亦回击,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索赔9000万元。虽然最后草草收尾,双方的梁子早结下了。
抖音选择现在主动出击的原因不言而喻。前有阿里巴巴、丰巢网络、阅文集团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又逢《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不久。在这无新案例可供参考,又无新规定可依的特殊时期,此次起诉颇有投石问路之意味,或将会掀开国内互联网反垄断的潮流。
但如“3Q大战”一样,千万别把抖音看作是随时会被腾讯掐死的小白兔,或是将这次事件视作一出勇士斩恶龙的戏码。双方都早就成为了恶龙。
2018年1月24日至今,头条号封禁QQ、微信和淘宝链接;
2019年3月7日,抖音屏蔽腾讯游戏;
2020年7月1日,抖音禁止外挂淘宝链接;
2020年10月9日,抖音直播间封禁第三方电商链接;
2021年1月31日,抖音宣布封禁所有站引流渠道;
2021年2月1日,抖音禁止引流至微信、QQ等站外私域。
如今已难以考究是谁先动的手,但就抖音起诉腾讯的垄断文案来看,腾讯要想反诉抖音垄断,仅需在文书上更换一下公司名就好了,双方凭借自身行业壁垒或是优势对相关资源渠道进行“垄断”早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都是千年狐狸,搁这玩什么聊斋呢?
我们没必要去支持谁,无论最后结局如何,谁有道理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处在一个垄断时代,个体没有了能与巨头的对峙能力,哪怕是简单的议价权。很多人都觉得垄断不会影响到自己,最多就是网站无法在微信上尽情分享,甚至还会在无意识中成为推动巨头垄断下一个领域的助力。
但影响可能会是深远的,在互联网冲浪中我们常哀叹没有好剧、没有好电影甚至是没有好游戏,其背后离不开垄断的强行“喂屎”。对于每个人而言,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持续恶化,最好的举措就是支持它们斗争,最好就是所有巨头都齐聚一桌,互相把黑历史抖落抖落,在这张桌上梳理的清清白白,一个一个的纠过来,毕竟垄断是资本最为毒瘤的部分。
不知此次争端,能否真正成为中文互联网中反垄断的里程碑。
(提示:文中提及的上市公司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