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电战不是你想玩,想玩就能玩?

这两天关于电子战的问题还蛮多的哈,是不是跟最近两岸局势逐渐明朗有关呢?闲话不多说,咱们来开始今天的答题。

电子战呢,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很难在一期视频之内说的面面俱到,只是电子战和平时真刀真枪的坦克飞机比起来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不太好聊。咱们今天就试着给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事而。

首先呢,给大家明确一个概念,现代战争啊,所有作战环境都会是在电子战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所有参加作战的部队都得有电子对抗的意识。因为在电子战层面,有时候看起来简单和过时的做法反而也能有效。

在中东沉迷治安战多年的美国陆军多年来在演习中都只把电子战作为演习的一个“过场“,意思一下而已。而根据他们在与乌克兰前线观察的结果,俄罗斯十分重视电子战,美军发现俄军的电子对抗能力很强。为此,在欧文堡对抗演习中,调来一架空军EC-130电子干扰机制造“复杂电磁环境”让美军自己试试,结果,一开机,参演的整个旅就“通信靠吼”了,以至于导演部不得不要求关闭电子干扰才能让演习进行下去。

500

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话来说,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就和在“核生化袭击”背景下作战一样,通信纪律措施就像带着防毒面具操作精密设备,肯定影响完成任务的效率,但是在实战环境下你是不可能要求导演部让对手停止干扰的。

说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电子对抗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涉及面非常广的事情,所以也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我们只能讲故事,让大家了解一点皮毛。

具体到问题中的电子战飞机,咱们这么解释吧,这年头,所有现代化的作战飞机上,多少都有点电子对抗相关的设备。比如,军用飞机上最常见的雷达告警机,比较先进的雷达告警机不仅能显示雷达照射方向, 还能分析敌人照射自己的雷达的类型、工作状态,给出主要威胁、次要威胁,以及对敌人雷达进行定位,这就能帮助飞行员采取应对措施。比如,针对敌方战斗机火控雷达的照射,因为现代的雷达多是采用多普勒原理,对速度差比较敏感,就可以采用机动,来躲避其追踪。比如,米格-31上的雷达在正常条件下探测距离可达300公里,但是对于同向同速的目标那探测距离就只剩下35公里,因所以在对抗中诸如蛇形机动啊这类的机动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干扰敌机的攻击过程。

500

其次,干扰呢,在电子战当中啊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实也可以说,电子战的核心,就是干扰。而干扰也分为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被动干扰呢就是不涉及发射信号的对抗措施,比如刚刚说的蛇形机动就是一种,而运用更广泛的就是类似抛撒箔条这种操作,高级一点的现在还有拖曳式甚至能够发射出去自主飞行的诱饵,它们就是一些小无人机,能够模拟飞机的各种信号特征,来迷惑敌人。

而主动干扰的话就比较复杂,比如在战斗机上很常见的干扰机,这东西可以说是最普通也最重要的机载设备之一了。一般来说呢,战斗机上搭载的干扰机尺寸体积有限,功能也就相对有限,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自卫式干扰,也就是针对敌方导弹的制导过程进行干扰,降低自身被击中的概率。

不过这也是上世纪的老黄历了,就我国而言,2010年以后研制的新型战斗机上也搭载了能干扰敌方战斗机雷达的干扰系统,在演习中,我们的第三代改进型重型战斗机和第三代改进型中型战斗机之间的对抗,就是因为重型战斗机的干扰机凭着功率大,干扰模式多,占了很大的便宜。这也就是为啥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某型战斗机只有少量装备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和雷达有关的这些电子对抗的措施,战斗机上还有针对电磁通信的对抗措施,也就是咱们一般说的电台这一块。其实现在通信对抗也是十分复杂的,但基本原理也是通过电磁信号的收发和处理来进行干扰和反干扰的对抗,涉及到很多相关设备。

那么在专业电子战飞机上,其实它的设备和上面说的现代战斗机上的设备,任务都是相似的, 只不过更加专业,功能更多,功率更大,而能够执行任务的范围也就更大了。

这里咱们就从任务类型的方面来分类说一说。

首先是叫做电子侦察,这个是咱们最常看见的电子战飞机了,比如美国人经常在我国周围晃悠的EP-3啊、EC-135啊,这些电子侦察机。

500

这些电子侦察机的任务早年间是很单一的,但现在呢都已经发展到很复杂的程度了,一架飞机可以执行多种的电子侦察任务。

最常见的任务,就是在和平时期的电子情报搜集任务。这通常是由大型飞机来执行的任务,它会装有多种的电磁情报搜集设备,用来监听你的通信、搜集你的雷达信号,这些电磁信号记录下来后进行分析,就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了,它可以反映出敌方防空系统的部署情况,雷达阵地的位置、型号、类型,使用的频段,信号特征等等,有了这些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干扰或者打击的计划。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别的问题,比如现在的雷达都会有战时和平时两套频段,而且平时不是所有的雷达都会开机,只让一些大路货的远程雷达开机,以免暴露己方的部署态势等等。那么这就涉及到想办法让它提前暴露的问题,90年代东南沿海特大空情事件,就是当时美国EA-6电子战飞机用欺骗式干扰技术,在我们的雷达上造出了200架以上机群来袭的假象,让我们当时的大批隐藏雷达紧急启动,暴露了很多机密信息。

500

当然了,今天大家看印度之前公布的和巴基斯坦空战时的雷达影像,就可以发现类似的通过欺骗式干扰制造假目标的技术,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外贸型电子战吊舱里集成进去了是不是……

和平时期的电子情报搜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一个”三年搜集、两年模拟”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斗智斗勇的过程,当然,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能够在决定性的几个小时里,顺利的把对手的防空系统打垮。

除了针对防空系统的电子情报搜集,当然还有针对通信情报的搜集,以及通过电磁信号追踪目标的电子侦察任务,这就比较复杂了,早年都是由专门的飞机来执行单一的任务的。但现在技术发达了嘛,不仅电子侦察机可以执行的任务更加复杂, 而且新一代海上巡逻机,比如美国的P-8A“波塞冬”和我们的高新6号反潜机,都安装了很多电子侦察相关的设备,在海上巡逻的时候,顺便就把电子侦察的活儿也给干了。

那未来呢,随着设备进一步小型化,廉价化,自动化,网络化,电子侦察的任务可能会更进一步扩展,每架在天上飞行的战斗机、侦察机、无人机、运输机,都可以成为电子侦察的一个平台,它们在空中飞行时候记录的电磁信号全部直接通过网络发给后方,接下来就是由后方的分析评估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过程了,这也是电子侦察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电子侦察之外,专用电子战飞机另一个任务就是干扰了,前面咱们提到的战斗机上面的电子干扰设备,主要是自卫式干扰,针对的是瞄准自己的火控雷达。而专用电子战飞机,除了自卫式干扰,更重要的是针对敌方远程警戒雷达的干扰,主要任务是破坏敌人总体的态势感知能力,为己方的空中作战行动提供掩护。

比如EC-130和我国的高新11号,这种大型电战飞机,他们拥有更大的功率的发射机,能够发出多种信号进行更复杂更多样化的干扰,并且能够取得更强的效果,使得敌方通信阻断或使雷达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你看最近我们的高新机一靠近台湾,台军战管中心的小妹就得在商用通信频道里喊“战管雷达看不见你啦,自己小心吧……”什么的。

说道这里啊列车长想起来了之前美国兰德公司出的一个关于台海局势的报告,报告中啊将解放军的电子战优势列为了和歼20同等地位的战略优势,并且认为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因为解放军的电子干扰机够多,可以不间断的实施干扰,因此能够让台湾方面的战斗机在起飞之后退化到“目力索敌”和“天象导航”的时代,有点类似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起飞的战斗机面对鹰墙时的感觉。

500

而问题里提到的EA-18G,以及和它对应的我们的歼-15D,它们也能够执行防区外干扰的任务,当然了这类电子战飞机的功能就更多了,比如它还能使用反辐射导弹主动移除敌方的防空系统威胁,不过反辐射作战其实已经是电子战最后的一个阶段了,咱们这里先不说了。

E/A-18G在作战中一般会挂在四个大型干扰吊舱,分别负责对不同频段进行干扰。之前美国空军的EF-111则是在自己肚子里装了四个固定式的吊舱,功能也是一样的。当然美军最新的干扰吊舱只要用两个吊舱就可以覆盖全频段,更加先进了,这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由于E/A-18G和歼-15D这类用战斗机平台的干扰机机动性好,所以干预更加靠近敌方来发射干扰,效果就会比隔着很远距离发射干扰的大型飞机要好,而且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空袭机群提供直接的掩护。

当然了,电子战飞机在天上需要负责掩护己方机群所以那自然是敌方的眼中钉了,因此也就意味着很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这就是前面问题里提到的E/A-18G在演习中能击落F-22的事情了,实际上没有人会让电子战飞机去主动和敌机空战的,但是如果被人家逼到眼前了,毕竟也是战斗机的底子,能带空空导弹,那反击一下也是肯定要的嘛。至于有人说什么EA-18G用电子战让F-22无法锁定,然后逼近格斗什么的,基本上那都是扯了,这都是演习中的设定而已,和游戏差不多的。

所以呢,这种案例也没什么参考价值,毕竟在解放军空军当中公认的亚音速格斗王可是L-15教练机,这难道意味着L-15比歼20更优秀了么?

500

电子干扰是一门技术活,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干扰手段也是花样翻新。90年代东南特大空情那会还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录播干扰,就是把你的雷达信号记录下来,然后过一会再重播给你,你的雷达就会看到好多“重影”的目标了。今天这个玩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更复杂的欺骗式干扰可以让你的雷达明明被干扰得五迷三道,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干扰了……

这方面,目前最前沿的是还在概念阶段自适应电子对抗。这种干扰方式呢,目前中美还都在实验当中,其大概含义是通过收集到的信号数据交付给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并且让人工智能提出合适的对抗策略,并且自动采取符合战场环境的对抗措施。

这种最先进技术呢,就和5G通信一样,只有很少几个大国还能继续研发了,因为它的研发成本非常高,而且需要的前置技术条件也非常苛刻了。

电子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游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攻防双方永远在螺旋式上升。

这里也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电子战现在只有少数大国还能继续发展最新技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只能直接买外贸设备,技术落后于大国自身不说,更重要的是充满了“黑箱”,买家买回去可以用,但就别想着破解了。如果你的对手有了新的电子对抗手段,你的设备不好使了——那你也只能回去找卖给你设备的大国去哭诉,请“爸爸”赶快给我新玩具。也就是说,它们无论如何是追不上一个真正大国的电子对抗技术优势的。

而且,电子对抗的事专业性太强,很多小国和地区的军方高层对于这种需要砸巨额资金不断更新的玩意根本就缺乏敏感性。之前咱们也提到过,咱们这边绕台飞行发现台军的很多通信和雷达设备的信号制式居然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咱们这边还得改一下软件,才能兼容干扰如此落后的东西……一方面是台军可能以前也没意识到这些玩意有多脆弱,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出售这些东西价格极为昂贵,之前台军F-16的LINK16数据链通信设备都卖到了一台设备好几百万美元,以至于不是所有F-16都有……

500

这就有点尴尬了,回想一下,台湾当年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时候,选择了只做代工,不做设计,虽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是非常成功,但其实呢,这也是从根子上就已经把自己给阉割了,所以如今空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却没有自主开发先进电子设备的能力,这怪谁去呢?当然毕竟台湾当局本身就是买办政权,你要求它还寻思这个?这本身也不可能的嘛。

好了,这就是对于本期问题的回答了,各位朋友听着还解渴吗?如果是的话,别忘了三连点赞关注,顺便也可以搜索、关注一下列车长的公众号“亚洲火车总站”以及音频节目“观棋有语”,还有更多有趣内容等着你来发现哦。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