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曾去过越南,当时越南盾贬值严重,一塑料袋1800越南盾卖10元

早些年曾经去过越南,河内、下龙、海防等城市都去过,一周的游览,对越南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一是越南人民十分勤劳,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大街小巷闲人不多,都在忙事儿,给人的感觉好像都有奔头,个人认为越南有如此勤劳的人民,只要道路正确,上下一致求发展,早晚是会发展上去的,转眼是几年过去了,越南的发展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二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别说高速公路,就连普通公路质量也不是非常好,但全国性的公路网还是有的,这些年应该会好得多。

三是国外在越南的投资,韩国比较多,沿途厂矿企业很多都是韩国投资的,旅游乘坐的大巴也多是韩国造的,也有部分是日本造的,中国造的也有,但相对较少;摩托车拥有量非常高,成群结队,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摩托车,摩托车的品牌以日本居多,但据导游介绍,中国造的也很多,但标签多被换成日本的,这在当地好像也是一种“身份”吧;

当时中越之间的贸易很高,中国输出越南的相当数量是工业支撑品,如小型柴油机、小型拖拉机、电子产品,还有啤酒等,尤其是小型柴油机、啤酒等,往越南走私的很多。

四是越南货币贬值比较严重,我们每到一地,都会有当地人接近我们,要求兑换人民币,吃饭、购物,老板都希望受人民币,至于到专为中国人设立的旅游商店,更是只接受人民币;当时的越南,甚至将越南盾当作向中国游人兜售的商品,将约1800越南盾装在朔料袋中,以人民币10元向中国游客叫卖出售。

五是卖淫公开化,在海防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穿得花枝招展,用中国话招揽生意,甚至动手拉中国游客。

六是赌博也是公开化,我们在海防市甚至见到一家境外投资的赌博场,就建在一个小小的半岛上,里面人声鼎沸,很是热闹,这在当地甚至是旅游项目,游客当然主要针对中国人。

七是年轻人的学习劲头还是有的,这一点很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夜校很多,参加学习的基本上都是在职员工。

八是很多越南人都会中国话,在河内大街上走迷了路,问路时发现会中文的人很多,有上年纪的,也有年轻人。

九是绝少提及中越矛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