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国产”重型鱼雷入役,印度潜艇部队却干瞪眼,why?
“瓦鲁纳斯特拉”重型鱼雷是印度去年入役的新型鱼雷,号称国产化率可以达到95%,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下属的海军科学技术实验室负责研制,巴拉特动力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单枚成本约10-12亿卢比。
印度军工研制一向是拖延症,“瓦鲁纳斯特拉”重型鱼雷也是一样,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制,直到2013年下半年才完成设计和生产准备,2016年才交给印度海军开展一系列测试工作。
该鱼雷采用标准的533毫米标准,全重1600公斤,由高能锌推进电池驱动,航速40节,射程40公里,可以携带250公斤战斗部,最大潜深400米,用于攻击水下的潜艇,也可以在深水和浅水中攻击目标。
“瓦鲁纳斯特拉”鱼雷采用了6+4叶面的对转螺旋桨,叶面设计类似于早期鱼雷,航速低,噪声大。而目前最新的鱼雷都开始采用泵喷推进系统,泵喷推进器的定子可以减少推进器尾流中的旋转能量损失,导管可以减少转子叶稍滑流损失。泵喷推进器的转子在导管内部,导管可起到屏蔽和吸声的作用,泵喷推进器桨叶的旋转线速度较低,可以降低推进器的旋转噪声。
制导系统采用了具有宽视角的共形阵列声呐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配备智能驱动软件和先进的自主导航算法,具有低漂移导航辅助系统,具有很高的导航精度,可以使用各种战场环境,能够在激烈的反潜作战中搜寻、定位深海和沿岸水域的安静型潜艇。
“瓦鲁纳斯特拉”重型鱼雷之所以采用533标准,跟印度海军长期以来依赖俄制水面舰艇不无关系,其大部分大型水面舰艇依旧使用的是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高光”鱼雷,印度潜艇部队居然用不了。因为它仅限于“加尔各答”、“德里”级驱逐舰和“塔尔瓦”级护卫舰等水面舰艇才能使用,不具备在潜艇上使用的条件。不得不说,目前印度潜艇的鱼雷还需要从国外进口。2019年,印度国防部发布了价值2000亿印度卢比的招标公告,为印度海军的“天蝎座”级柴电潜艇采购100枚重型鱼雷。
印度海军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和“基洛”级潜艇装备的是苏联时代的53-65型被动尾流自导鱼雷和TEST 71/76主动/被动声自导反潜鱼雷,性能已经不足以满足打击先进的静音潜艇和对抗现代化的反鱼雷措施。209型潜艇则使用德制SUT Mod1导线+主动/被动声鱼雷,是德国在上个世纪末专门为出口研制的重型多用途鱼雷,性能非常一般。
不过,据说印度军方有意对“瓦鲁纳斯特拉”重型鱼雷进行改制,使其能够从潜艇上发射,只是那一天是需要多久来等待呢?一年,五年还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