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能否做到主动出击?现在的防控措施太过被动

近期,黑吉辽冀及北京都出现了多点散发态疫情,这波疫情的一个明显共同之处,就是发现既已出现小范围扩散,也就是说,发现的速度滞后于病例小范围扩散的速度。

500

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明确了——如何更早、更快、更及时的发现感染病例是我们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现在防控发现病例的主要渠道大概有两种:一是应检尽检的特定人员核酸检测;二是发热门诊的核酸检测。

在一年的防控实践中,我们通过应检尽检特定人员核酸检测发现病例的案例包括:9月底青岛港定期检测出那起,11月北京去外地考研核酸检测出那起,这两天北京大兴要回老家检测出那起等。剩下的河北以及黑吉辽就都是发热门诊接诊就医人员而发现的病例。

​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通过应检尽检的方式发现病例的扩散程度明显小于发热门诊接诊发现的病例,尤其是相对于这次石家庄疫情。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时间,早发现就可以早预防,早发现就可以遏制病毒扩散速度和范围。

那么,如何能更早的发现感染病例呢?

通过发热门诊发现的方式无疑是被动的,这种方式就好比坐等感染者上门,假如感染者症状较小,或者是无症状,那么,发热门诊就不可能发现这些病例。本次小果庄的疫情就明显说明了这点,坐等感染者上门的发热门诊发现病例的方式太过被动,无法做到快速、及时,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为了能更快更及时的发现感染病例,我们就只能充分利用应检尽检这一主动方式,做到主动出击。

如何能让我们的应检尽检做到更主动呢?两个方法可以探讨,一是扩大应检尽检范围;二是缩短应检尽检周期

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即在现在的应检尽检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周边。譬如,机场、口岸人员在应检尽检范围内,逐步扩大到机场、口岸周边几十公里内的村庄、店铺等,这种扩大的就能及时将小果庄类似的周边村庄纳入到应检尽检范围内。另外还可以扩大到这些应检尽检人员的家属,将应检尽检人员的家属也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内。

缩短应检尽检周期,即在原有因检尽检基础上,尽可能的缩短核酸检测周期。有条件的高风险单位可以尝试每天一检,譬如机场、冷链运输、进出口贸易等单位,尽量缩短检测周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检测周期与检测范围有机联系,划出层次,最外层可以14天一检,中间不同范围层可以7天、5天、3天一检等不等,如此一来,就可以做到主动出击,更快更早更及时的发现病例。

具体到成本方面,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和缩短应检尽检周期远远比一个超大城市的全员核酸检测成本要低的多,但更重要的是做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500

希望本文能对防控有所帮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