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被传婚变,女儿惨状曝光:求你别演了!

  爸爸回家,妈妈回来……

  不久前,一段监控视频让人潸然泪下。

  安徽安庆,一岁半的留守女童路都走不稳,仰头冲着屋檐下的摄像头咿咿呀呀叫爸妈回家。

500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只能通过监控了解女儿生活,夫妻俩看到这一幕满怀愧疚,连夜赶回家与女儿团聚。

  孩子见到父母有些生分,得知是爸妈后拿出藏起来的零食。

  那是上次爸爸回家给她买的,她一直没舍得吃。

500

  两岁孩子如此懂事让人心疼。

  因为工作无法见到孩子在明星身上同样存在。

  01

  “她真的太惨了”

  这句话赵薇强调3次,不是在感叹什么,而是心疼她女儿。

  出道第一部作品位列国民级经典;导演处女作斩获金鸡最佳新人奖;今年执导女性独白剧广受好评。

  她是无可争议的人生赢家,同时也有落寞与遗憾。因为工作太忙,自己跟家人聚少离多,之前一度出现她婚姻破碎的传闻。

  最近赵薇接受采访多次表达对女儿的同情,愧疚于给予孩子陪伴太少,母女俩平时只能靠视频电话联系。

500

  聚少离多缺乏了解导致她不知道该跟女儿聊什么,本该温馨的通话略显尴尬。

  女儿很爱她,会给她发各种可爱的表情包。

  赵薇总是忙于工作无法及时回复,等她再回复已经是凌晨,此时女儿入睡正酣。

  她实在没办法兼顾女儿,采访中赵薇三次感叹“小四月真的太惨”,言语中充满辛酸与遗憾。

  母女俩的机场合照已经是前年的事情。

500

  被传婚变后,赵薇继子发布一家人在外国滑雪的照片,也不见赵薇身影。

500

  “我工作比较投入,女儿5岁前只陪她过了一次生日,她过其它生日时我都在忙”。

  虽然赵薇反复强调女儿惨,其实小四月已经足够幸运。

  她还有爸爸陪在身边;她起码可以每天和妈妈通话;想见妈妈就坐飞机去看她……

  对小四月来很正常的事情在有些孩子身上却显得格外奢侈。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报告显示:全国有留守儿童697万人。

  这些孩子大多生活在乡村或县城,很久见不到父母只能用看似笨拙的方式表达思念。

  02

  一名留守女童每年只能与父母短暂见上几天,每次见面她都要妈妈抱,躺在妈妈怀里她觉得拥有一切。

  没过几天妈妈又离开,等待的日子里实在想妈妈就照着样子画在地上,玩累了就躺在妈妈怀里睡觉,那一刻她倍感温暖。

500

  留守儿童有多思念父母,你可能想象不到。

  9岁女孩小希为见父母作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她从家里拿一些钱带着户口簿独自从老家南充出发,经过4次中转到达2000多公里外的莆田市

  “我想爸爸妈妈了,想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500

  晚上11点终于见到妈妈,小希母亲在朋友圈感慨到:

  熊孩子,感谢你平安无事,你给爸妈上了最重要的一课,爸妈会好好反思。

  我们对你的关心远远不够,对不起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贵州黔东南州,新年刚过完,和家人短暂相聚后一对夫妻要开始一年的奔波,她们打算瞒着女儿悄悄上路。

  孩子得知消息从家几百米冲刺追到村口,死死抓住父母的衣袖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嘶哑着哀求“妈妈别走”。

500

  妈妈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孩子拽紧编织袋希望能挽留父母,任凭周围人怎么哄劝都不撒手。

  孩子清楚父母这一走下次见面要一年后,往后一年又要陷入漫长的思念中。

  姐妹俩抿着嘴眼泪大颗大颗地掉,父母只能狠心拽开女儿的手头也不回地离开。

  孩子无力阻止这场分离,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的背影逐渐消失。

500

  有人说从这场分离中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有人责怪父母太狠心。

  没有父母不想不多陪孩子一会,但是晚走一会可能赶不上车,晚到岗就可能少一天的工资。

  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没有父母愿意错过孩子的成长。

  03

  这个女人来自贵州,在深圳一家玩具厂打工,她老公在工厂做保安。

500

  每月发工资他们留一些日用其余全部转给家里给孩子读书,自己花钱能省则省。

  晚上加班工厂给加班费,她很少按时下班;在院子里种上菜自给自足省去不少生活费;老乡合租,几家人住一起各自占用一个房间。

  虽然屋内空间逼仄,但想着每个月能往家里多转一些钱再苦也值得。

500

  在贵州老家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十二岁,大女儿十七岁,二人已经好几年没回家:

  就是想多挣点钱,回家给小孩读书,如果每年都回家一趟花费太大了,来回一次要花几千块钱。

  上次回家是五年前,离开时小儿子两岁,回家时孩子已经七岁。

  她清楚记得两岁时孩子整天缠着她不撒手,那次回家孩子却躲得远远的。

  “村里人告我儿子妈妈回来了,他说哎呀我不认识我妈妈了,我妈妈在广东打工,我不知道哪一个是我妈妈”。

500

  外出打工,也因此错过孩子的成长让她心如刀割,那次短暂团聚后她与丈夫毅然坐上开往深圳的大巴。


  一晃,又一个五年过去。

  这次回家她想多陪孩子玩几天,为了这次团聚他们给孩子买了新衣服、糖果和玩具。回家前一晚,想着第二天见面的情景夫妻俩彻夜难眠。

  奔波几十个小时终于到家,爸爸赶忙先把礼物拿给孩子,孩子接过礼物低着头不说话。

  爸爸主动打破沉默:

  你想不想爸爸?

  想。

  认不认识爸爸?

  认识。

500

  孩子长高了样貌也变了,不变的是对父母的陌生。

  他最怕的不是打工的辛苦,而是孩子忘记自己。一个大男人红着眼眶,长舒一口气庆幸孩子对他还有印象。

500

  短暂相聚,这对夫妻又要踏上离别的车。

  他们只是无数外出务工人员的缩影。

  04

  人们总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但不是所有父母都具备这个条件。

  为了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他每天干着重体力活还要少吃一顿饭。

500

  @巨鹿融媒

  检票口一位妈妈泪如雨下,强忍着不去看两个孩子,她不知道孩子会不会恨自己,只能一遍又一遍安慰:

  现在离开是为了让娃更好生活,娃长大了就懂事了。

500

  @很酷不闲聊

  这些辛苦在父母眼里咬紧牙关忍一忍就过去了,真正心痛的是孩子日渐疏离的感情。

  一位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几年后回家孩子却不认识她。

  “妞妞,我是妈妈啊,你快看看我”。

500

  任凭她怎么呼喊女孩眼神木讷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女人充满抗拒,妈妈慌忙拿出零食孩子也无动于衷,此刻她一定很难过吧。

  对父母的漠视折射出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的匮乏,一位孩子在作文中写:

  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你抱着我,说我是你的宝贝永远陪在我的身边,后来你丢下我走了。

  从此,距离成了一条大河,你过不来,我也过不去。

  这些孩子只是庞大留守儿童群体的一个缩影,情感匮乏也只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还有几百万的孩子在看不见的角落孤独成长,他们长期与父母长期分离,得不到及时抚慰与关爱,与孤独常伴的是敏感细腻的精神世界。

500

  孩子们把父母画在地上,把电话刻在墙上,把情感埋在心中……与单纯的物质救助相比,他们更需要情感关爱。

  好在情况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些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引入「社工关爱服务」与「情感妈妈」等帮扶举措,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的情感缺位。

  但这远远不够。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很多孩子一年见不到父母、甚至接不到家长一个电话,时间久了有的孩子甚者会形成偏颇的价值观、不健全的人格……

  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不仅要看到城市里的少年,也应该关注乡村田野被忽略的孩子们。

  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花朵,关注留守儿童不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