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键军】为何?1937年——中国空军没有单翼战斗机

500

500

——

——

为何都是双翼机

——

       很多军迷会感到遗憾,为何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国空军大量装备的是双翼机霍克3,而非当时已经出现的单翼战斗机?

       其实,中国空军在全面抗战开始前三年,有过一次大量引进单翼战斗机的机会。

       波音281战斗机(也就是P-26“玩具枪”)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所使用的第一架单翼战斗机,也是波音公司拆分更名前量产的最后一架战斗机。1934年中国广东空军向美国寇蒂斯公司购入11架波音281(含1架演示机),首架演示机X12271号在当年9月运抵广州,进行飞行演示后不久失事,由于此机留给广东空军印象极佳,故未影响后续采购计划,

       正当广东空军购买波音281之时,波音公司也于1934年9月15日派出1架同型机,由美国飞行员E.D.多尔西驾驶前往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为南京政府作示范表演,不幸于11月27日失事,影响了国民政府对其看法,虽评价颇高但未予采购。

       最终南京政府采购了双翼战斗机霍克3。

500

       那为何中国空军飞行员又对波音281评价颇高呢?

       首先,单翼机阻力较小,速度较快,421公里/小时,而霍克3战斗机最大速度只有360公里/小时。

       其次,单翼机的“战场态势观察”优势,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下单翼战斗机飞行员对上方的视野更开阔,而视野开阔、不受阻挡,能够及时发现敌机,这在没有装备雷达的空战时代相当重要。

500

       霍克3在1934年后才进入中国空军,虽然是双翼,但它采用了一项新技术——起落架可收放,尽管如此,还是不如单翼机飞得快。抗战中中国空军飞行员要求去掉它的炸弹挂架,将最大速度提升了20-30公里/小时。

——

——

技术过度年代

——

       抗战中只有广东地方空军的波音281参加了极少数战斗,然后很快就因为买不到新机、零部件而烟消云散,消失在抗战的历史长河之中。

       中国空军当时放弃波音281,选择霍克3,这也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

      1937年是一个特殊年份,这是双翼机到单翼机的过度期,各国的最后一批双翼战斗机伊-15、“角斗士”、霍克3、CR32还在大量装备,在西班牙内战中,双翼战斗机凭借盘旋优势还在努力对抗单翼机。

       除了抗战时的中国之外,各国空军高官大部分当过飞行员,而飞行员是一个特殊群体,经常迷恋于机动性、空战中的追尾甩尾快感,那个年代的“战斗机黑手党”同样反感速度更快的单翼机,喜欢炫耀盘旋技巧,这无疑让双翼机又多生存了几年。

       战场表现才是硬道理,技术进步的量变积累达到质变需要一个时间,

       准确说是三年时间,也就是从1936年西班牙内战到1939年二战爆发,西班牙内战期间意大利、苏联的双翼战斗机还能靠盘旋半径小和单翼机拼一下,当时1000马力发动机尚未普及,伊-16、Bf-109早期型号这些单翼机的速度优势还不够大。

       等到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单翼机的速度、爬升率优势才充分显露,单翼级这才算是彻底夺取了空战王冠。

500

(意大利CR.42战斗机 

凭借新发动机加持

1941年试飞时最大速度达到520公里/小时

是最快的双翼战斗机,可惜出现太晚,

其前身CR.32出口到中国)

500

(英国格罗斯特“角斗士”战斗机

407公里/小时

是用新技术......发动机......研制的老战机

广东空军购买过,

在抗战中获得过战果)

500

(苏联伊-153战斗机

1938年试飞时达到

最大速度424公里/小时

熟练飞行员可以靠其盘旋机动性和

德军Bf-109单翼战斗机周旋

不过这只是卫国战争初期的小插曲

等到苏联雅克、拉、米格这些新单翼机大量装备

伊-15系列就只能降格充当轰炸机)

       霍克3这些“最后一批”双翼机除了速度慢、爬升慢,还有一个弱点——飞行员座舱视野狭窄,更接近攻击明确目标的截击机、战斗轰炸机,而波音281、苏联伊-16才是飞行员视野开阔的战斗机。

       而波音281这个视野开阔的观察优势,只有飞行员亲身驾驶后才会感受到并留下深刻印象,而负责拍板是否采购的南京高官自己不会开飞机,看到发生过两次事故,当然会惧怕承担采用激进技术的政治责任,而掉头选择更安全的双翼霍克3。

——

——

三代“战斗机黑手党”

——

       回顾军用航空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对空中格斗、空中杂技的迷恋是波浪式推进的,

       一战中,单翼、双翼机比三翼机飞得快,但是机动性不如三翼机,飞行乐趣也不如三翼机,第一代“战斗机黑手党”里希特霍芬等人坚持机动性第一,于是德军采用了大量三翼战斗机,“速度高度党”完败。

       一战之后,飞机速度竞赛如火如荼,飞机飞行速度不断提高,有人开始谈论“速度取胜一击脱离”战术,但是各国第二代“战斗机黑手党”还是舍不得盘旋半径更小,更有飞行乐趣,更能体现自己技术的双翼机,这就推迟了单翼取代双翼的进程,“速度高度党”开始重新复活。

       二战开始,高速为王,火力为王,德国空军率先甩开了“战斗机黑手党”的纠缠,果断采用高速战机、一击脱离战术,“速度高度党”取得全面优势。

      而英国设计“喷火”式的时候还是尽量提升了盘旋机动性。空战进入了速度、高度、火力、观察的时代,“喷火”是一种兼顾速度高度、机动盘旋的“骑墙战斗机”。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第一代雷达和导弹不可靠,这又导致“速度高度党”再次受挫,第三代“战斗机黑手党”出现,它们要求战斗机最大限度提升推重比、机动性。

        到了70-80年代,雷达和导弹成熟后,经典格斗空战越来越罕见,只有电磁、导弹的斗争,“战斗机黑手党”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隐身战机出现,同时,超音速巡航能力受到重视,“速度高度党”再次获胜。

——

——

空军建设遗憾多

——

500

        除了没有拍板选择单翼机,三十年代中国空军建设中还有其它的问题,

       例如从技术落后的意大利引进飞机制造厂,耗费了资金,最终几乎一无所获,

       此外,南京政府还高估了英法两国“香港渠道”、“海防渠道”、“缅甸渠道”在中日开战后继续运作的可靠性,

       全面抗战开始后,英法两国在日本重压下时不时限制中国进口军用物资,最终这三条军购通道虽然没有被彻底切断,却屡屡受限,导致中国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继续进口西方战斗机困难极大,拿着钱也买不到飞机,买到了也运不回来。

500

500

(被汉斯喊到天价的老铁甲舰

“萨克森”级)

        绝非巧合的是,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之后,北洋李鸿章也是拿着银子满世界买不到军舰,

       要不然就是被敲诈个天价(德国愿意卖“定远”的前身萨克森级铁甲舰,但是价格暴涨,尽管此时这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已是16年舰龄的老货),

       要不然就是被日本各种阻挠(试图购买“半个智利海军”跨过太平洋偷袭日本,最终失败)。

500

(智利海军手上“吉野”防护巡洋舰的“表弟”

“爱斯美拉达”号)

       没有自主工业体系,只会买买买的半殖民地政权,就是这个下场。

       如果时光倒流,在1937年中国空军应选定一种主力战斗机、一种小型轰炸机,最大限度简化型号,然后在湖北江西四川云南建立后方基地,大量进口、囤积燃油、战机、发动机、备件,同时用老旧飞机大量训练飞行员,以确保至少前两年不会缺乏战机。

        要撑过全面抗战第一年,200架霍克3是不够的,1000架改进型波音281足矣。

500

500

——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狗201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