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暴露以疫情实现政治突破的意图

  台湾当局对于在台就读澳门学生放宽边境限制措施的诉求,有了反应。「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声称,澳门政府若愿意和台湾谈,我们可以协同来做,但不会片面开放。他表示,近期很多地方对台湾提出片面开放,我们都很欢迎。澳门政府若愿意和我们谈双边如何放宽边境,我们不反对,也可以来谈,但是我们不会做出片面的开放,可以协同来做。澳门的防疫看起来做的不错,但是需要政府和政府之间对谈才能往下走。

  陈时中的反应,有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台湾当局虽然明知澳门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也「欢迎」澳门特区政府「片面开放」台湾居民入境澳门,但台湾当局并不打算对澳门居民提供「对等待遇」,仍然实行「暂缓入境」措施,即使澳门居民愿意接受入境台湾后实行十四天隔离医观,及在此期间两次自费(比澳门费用贵上近十倍)进行核酸检测,也不能入境。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不对等」、「不平等」状况。而且,陈时中对澳门特区政府开放台湾居民入境(须进行防疫隔离医观)的好意,形容为「片面开放」,等于是刻意贬损以至侮辱,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其二是有关台湾地区与澳门特区互相放宽防疫入境限制的事宜,必须透过两地政府进行直接的对谈达成协议,而不是双方各自单方「片面开放」。

    其中第一个核心内容,是已经存在的「现在式」,没有任何新意。尽管如此,澳门特区政府为了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及表达对台湾同胞的关怀,即使是台湾当局继续禁止澳门居民入境,澳门特区政府仍然一如既往,允许台湾居民入境澳门,只是必须遵守有关防疫的规定程序。

而第二个核心内容,才是陈时中意图的关键所在,就是要籍着疫情的关系,实现促成两地政府间谈判的「突破」。也就是说,要以「放宽入境防疫措施」为「敲门砖」,敲开两地政府进行直接接触谈判的「大门」,而且还要进一步促成两地政府的「协同」,造成台湾当局无需承认「九二共识」也可实现两地政府「协同合作」的「事实」,并籍此出一口对年来台港澳间政府关系「冻结」不满的「乌气」,进而冲击两岸间制度性联络机制「停摆」的现状。

因此,虽然就连陈时中也不得不承认,澳门特区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但却「暂缓」实质上是「禁止」澳门居民入境台湾,就是预先「设伏」,为随后伺机挟持澳门特区政府与台湾当局进行政府间谈判,预留「筹码」。就是要趁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机会,以禁止大陆居民入境台湾,及「暂缓」港澳居民入境台湾「设伏」,当对方提出「开放」入境措施的诉求时,就以此为「敲门砖」,「敲」开两地政府进行直接接触谈判的「大门」,以打破在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因为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而导致两岸间制度性联络机制「停摆」,及台湾与港澳间关系「冷冻」的「僵局」。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妙计」,而要求返澳度假时无需实行隔离医观的在台澳生,就成了他们要敲开谈判大门的「人质」。

  然而,两地间实现对对方的开放,根本无需进行政府间的商谈,只需「心有灵犀一点通」地互相之间有所默契,自行宣布开放即可。实际上,除了是「旅游泡泡」必须是在双方协商后实施之外,在抗疫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开放第三地旅客入境,都是自行宣布,无需事前进行协商。但陈时中却把这些实事求是的措施贬损为「片面开放」,而且即使如此,也绝不会「回馈」对方,给予对等的开放入境待遇。这就将使已经国际社会上本来就较为孤立的台湾当局,更为自限压缩一隅。

其实,即使是退一步,必须就两地互相开放事宜进行有限度的接触,也根本无需进行政府间的商谈,而只需以函件往来交换意见,双方都分别提出己方的方案,再取长补短,达至基本共识。而且,也不用直接发文,而是澳门的信函由在台湾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传发给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并非陆委会,台湾的信函由驻澳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传送给澳门特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而非特区政府总部,这将就可紧紧围绕在「防疫」的专业技术范畴内,而不是以政治偷渡专业,甚至是以政治压专业。

    台湾当局以为以一个名义上是「暂缓」实质上却是「长久」停止港澳居民入境的措施,就可以让港澳特区政府不堪承受损失而与台湾当局谈判。其实,长此下去,遭受重大损失的是台湾当局自己,澳门方面则较为轻微。实际上,就以赴台就读澳门学生这个层面来说,虽然确实是导致已经抢在「暂缓入境」措施实施前入境台湾的二千多人造成「有家归不得」的困境(这本身就是对号称「维护人权」的台湾当局的绝大讽刺),但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本来曾经计划到台湾升大的澳门学生,对「赴台就读」视为畏途。此后台湾当局不要再到澳门进行招生了,除了极为个别的怀有某种政治信念者,或是对某种冷门学科的追求者之外,还有谁人愿意忍受台湾当局的严苛限制? 

  实际上,三月二十九日的台湾《联合报》就报导,台湾当局规定境外生来台要十四天检疫期,而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学生则全数「暂缓入境」,成当地高等教育隐忧。根据台湾「教肓部」统计,本学期有七千九百七十二名港澳生尚未入境。升学辅导平台「大学问」也分析,按过往惯例,每年约有三千至五千名港澳新生来台。若「暂缓入境」政策迟未松绑,加上陆生已被中国大陆教育部下令禁止来台就学,恐怕港澳生人数将会大崩溃,导致庞大的学费及经济损失。而据「大学问」统计,台湾来临的学年各大学原预计招收一万至一万三千名港澳生,以每人每年平均七万五千元的学费来看,学费收入就高达八至十亿元。另「教育部」统计,境外生在台每人全年消费金额平均为学费的兰倍。换言之,若港澳生不来,台湾一年整体经济损失达四十亿元。因为台湾当局至今仍暂缓港澳居民来台,也连带影响当地大学招生。有大学表示,不少港澳新生对于来台升学已感到疑虑,就学意愿大幅降低。 

  而从八月十二日开始,澳门居民进入内地各城市免除隔离医学观察十四天措施,因而在内地各地高校就读的澳生,可以自由来往两地。虽然内地个别地方仍有零星疫情,但澳生很少到这些高风险地区去,根本不受影响。而且,在澳门特区政府高教局的帮助下,有不少原赴台就读的澳生转学,入读澳门的几间高校。   相信,在一正一负的扯力之下,将会吸引更多的澳生到内地就读。就此而言,在争夺澳门生源的「战斗」中,台湾当局自己打败了自己。

在更广泛的经济层面,台湾方面的损失更大。港澳旅客是台湾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之一,过去为了吸引更多的港澳居民前往台湾旅游消费,还推出了不少优惠措施。在台湾当局已经丧失重要客源大陆游客之下,就连可以适当补充的港澳游客都被台湾当局自己「禁足」,就只能是「雪上加霜」。相反,相对于庞大的内地游客量来说,台湾游客所构成的比例相对极小。何况,澳门特区政府也并不禁止台湾旅客入境,只是需要进行隔离医观而已。因而对澳门旅游市场造成的影响不大。

  这个苦果,只能由台湾当局自己来品尝。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