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
前两天,一篇微博突然在网络里炸响,引来众人围观。环球日报总编胡锡进在看了《江湖儿女》之后说电影充满了负能量、看了憋屈。结果贾导顺势一番长论,助推电影票房又来一个小高潮。
胡作为一个观众,发表对电影的观后感,说出看了电影之后的一个主观感觉,认为电影没有传递正能量给他,让他感到憋屈。这样一个非常主观、非常个体的看法,竟然引来贾导长篇大论般的回应,不能不说贾导身边有高人呀,竟能把一个无关痛痒的事情变成对电影的再次炒作,佩服佩服!
贾导的炒作手法,高妙与否,我辈识浅见薄,不敢妄论,长论中有一句关于正能量的说辞却始终让人有别有用心之讥。(其实通篇都是夹枪带棒,让人对作者颇不佩服。回应是否为贾导本人还是身边团队的杰作,不敢下结论,但既然贾导首肯以个人名义发出,这就只能记在贾导身上)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这句话好有道理,占据了真理的制高点,让人不能、不敢反驳。你敢反对“实事求是”?但是胡先生和贾导说的是一回事吗?
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观众通过观看电影接受的是导演想传递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在看“真心话大冒险”。所以,电影里面体现的内容是否真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导演想要传达的观点才是核心,才是电影的灵魂。
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认真探索是不会抓住真相领会本质的。电影就是如此,在纷繁的图像和绝美的声音里面,导演就可以把他想表达的理念放在所谓的真实里面,被正常的观众所接收。如果我们手里有足够多的汪精卫的早期影像,完全可以通过影像的选择与剪辑,让一个历史白痴看见一个虚构的英雄,然后我们能够说我的影片很真实是正能量吗?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如果刻意去选择剪辑放大,仍然可以变成一个万人唾弃的罪犯,我也能说是传递正能量吗?
其实不光是电影,所有的媒体都具有这种功能,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自媒体,只要是媒体,就一定具有传播作者思想观念的天然属性。媒体不真实肯定不行,但也绝不能仅仅限于传播真实,CNN、美国之音之类的就善于从他们所谓的真实中炮制谣言传播歪理。正直的媒体要传播的必须是真理、真相,没有作者的真知灼见或者正确观念,炮制出来的作品一定是毒草。
也有人说,作品是作者本人的,他想写什么,想传播什么是作者自己的自由。作品确实是作者本人的,想写什么、想拍什么、想创作什么确实不能强迫,作者确实在创作上有其自由。但是绝不能有传播的自由,国家法律、公序良俗是传播者必须要坚守的底线。
底线有了,观念也很重要。有些电影可以被大众所接受,有些电影就只能是小圈子里面的人看。导演不想迎合观众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电影,就不要哀叹观众不认可,更不能说观众是垃圾。
当然,大家也要理解导演们。导演也是人,肯定都想留下一个名垂千古的作品,即使是小众的艺术影片,也希望被万众景仰。导演受资本的气也就罢了,观众再来说三道四,心里肯定是百爪挠心,发点脾气也是应该。一般人的牢骚,贾导肯定是没感觉的,但胡总编的这几句,大可借机制造话题吹捧作品,顺便塑造一下不媚权贵的风骨,岂能坐失良机。
还有的观众,跟不上导演们的想法,对于导演们强加给自己看的电影很不高兴,于是就骂他们跪舔、卖国。在我看来,过了,实在是过了。我还是相信他们是中国的导演,从他们的本意来说,应该承认他们是想通过表现现实中存在的不足来促进国家的进步。只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理解的真实对这个国家的前进帮助太少,很多时候起到的也许是反作用。他们把所有的国人都当成他们一样的的专家,能从他们描述的极度黑暗里吸取营养寻找光明,所有不能像他们一样思考的都是故意和他们作对的体制维护者,所以他们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远,只能在外国人和小圈子那里寻找肯定,然后再回头嘲笑我们这些盲从不懂艺术,只知道在《战狼X》里去寻找精神安慰。
人生需要目标,生活需要希望,想要让自己的电影被国人所接受,就一定要知道他们的需求,不要一边给观众毒药,一边责怪观众垃圾。
关于贾导的回应,曾经的网红木子美替他另拟了一个回应:“你买票看我的电影是我的荣幸,你的观后感写得很真诚,也让我看到另一种思考维度,喜欢我的人一直期待我做他们喜欢的事,而你比我更能做自己。谢谢老胡。”这样的回应虽然接地气,能体谅人,但是却忘了电影是门生意,回复也可以是一门生意,贾导当然不屑为之。
胡作为一个观众,发表对电影的观后感,说出看了电影之后的一个主观感觉,认为电影没有传递正能量给他,让他感到憋屈。这样一个非常主观、非常个体的看法,竟然引来贾导长篇大论般的回应,不能不说贾导身边有高人呀,竟能把一个无关痛痒的事情变成对电影的再次炒作,佩服佩服!
贾导的炒作手法,高妙与否,我辈识浅见薄,不敢妄论,长论中有一句关于正能量的说辞却始终让人有别有用心之讥。(其实通篇都是夹枪带棒,让人对作者颇不佩服。回应是否为贾导本人还是身边团队的杰作,不敢下结论,但既然贾导首肯以个人名义发出,这就只能记在贾导身上)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这句话好有道理,占据了真理的制高点,让人不能、不敢反驳。你敢反对“实事求是”?但是胡先生和贾导说的是一回事吗?
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观众通过观看电影接受的是导演想传递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在看“真心话大冒险”。所以,电影里面体现的内容是否真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导演想要传达的观点才是核心,才是电影的灵魂。
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认真探索是不会抓住真相领会本质的。电影就是如此,在纷繁的图像和绝美的声音里面,导演就可以把他想表达的理念放在所谓的真实里面,被正常的观众所接收。如果我们手里有足够多的汪精卫的早期影像,完全可以通过影像的选择与剪辑,让一个历史白痴看见一个虚构的英雄,然后我们能够说我的影片很真实是正能量吗?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如果刻意去选择剪辑放大,仍然可以变成一个万人唾弃的罪犯,我也能说是传递正能量吗?
其实不光是电影,所有的媒体都具有这种功能,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自媒体,只要是媒体,就一定具有传播作者思想观念的天然属性。媒体不真实肯定不行,但也绝不能仅仅限于传播真实,CNN、美国之音之类的就善于从他们所谓的真实中炮制谣言传播歪理。正直的媒体要传播的必须是真理、真相,没有作者的真知灼见或者正确观念,炮制出来的作品一定是毒草。
也有人说,作品是作者本人的,他想写什么,想传播什么是作者自己的自由。作品确实是作者本人的,想写什么、想拍什么、想创作什么确实不能强迫,作者确实在创作上有其自由。但是绝不能有传播的自由,国家法律、公序良俗是传播者必须要坚守的底线。
底线有了,观念也很重要。有些电影可以被大众所接受,有些电影就只能是小圈子里面的人看。导演不想迎合观众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电影,就不要哀叹观众不认可,更不能说观众是垃圾。
当然,大家也要理解导演们。导演也是人,肯定都想留下一个名垂千古的作品,即使是小众的艺术影片,也希望被万众景仰。导演受资本的气也就罢了,观众再来说三道四,心里肯定是百爪挠心,发点脾气也是应该。一般人的牢骚,贾导肯定是没感觉的,但胡总编的这几句,大可借机制造话题吹捧作品,顺便塑造一下不媚权贵的风骨,岂能坐失良机。
还有的观众,跟不上导演们的想法,对于导演们强加给自己看的电影很不高兴,于是就骂他们跪舔、卖国。在我看来,过了,实在是过了。我还是相信他们是中国的导演,从他们的本意来说,应该承认他们是想通过表现现实中存在的不足来促进国家的进步。只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理解的真实对这个国家的前进帮助太少,很多时候起到的也许是反作用。他们把所有的国人都当成他们一样的的专家,能从他们描述的极度黑暗里吸取营养寻找光明,所有不能像他们一样思考的都是故意和他们作对的体制维护者,所以他们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远,只能在外国人和小圈子那里寻找肯定,然后再回头嘲笑我们这些盲从不懂艺术,只知道在《战狼X》里去寻找精神安慰。
人生需要目标,生活需要希望,想要让自己的电影被国人所接受,就一定要知道他们的需求,不要一边给观众毒药,一边责怪观众垃圾。
关于贾导的回应,曾经的网红木子美替他另拟了一个回应:“你买票看我的电影是我的荣幸,你的观后感写得很真诚,也让我看到另一种思考维度,喜欢我的人一直期待我做他们喜欢的事,而你比我更能做自己。谢谢老胡。”这样的回应虽然接地气,能体谅人,但是却忘了电影是门生意,回复也可以是一门生意,贾导当然不屑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