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主牢笼:光绪帝的戊戌悲剧(下)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  
   3182
 
 
   字 | 阅读需    
     7
   
 
 分钟

很不幸,执灯者,是光绪帝。在一个错误的时代,一个弱势的君主,担起了他注定要失败的重任。              
           
         

前文链接:  
 
   僭主牢笼:光绪帝的戊戌悲剧(上)

失败也促动皇帝的改革之思,
 
   “自甲午、乙未兵败地割,求和偿款,皇上日夜忧愤,益明中国致败之故,若不变法图强,社稷难资保守。”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光绪帝“考读西法新政之书,日昃不惶”。

1895年之后,以康有为为首的在野维新派,通过集会、办刊、译介西方书籍,不断强化对舆论的领导权。《俄彼得政变记》《日本变政考》这些著作,由康有为的广东同籍张荫桓推荐给光绪帝,光绪帝对这些著作颇感兴趣。

1898年春,光绪帝以难得的勇气,对庆王(奕劻)说: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在舆论压力之下,守旧派退缩了,慈禧太后不得不向新政让步,
 “凡所实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儿可自为之。”(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上下一致的氛围、慈禧太后的认可、维新人才的具备,光绪帝的变法图强似乎已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发“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开始。

就新政来看,主政者光绪与维新派,不可谓不勤勉,在短短103天中,发布200余道上谕。这些上谕,几乎全部集中在教育、工业、邮电、铁路之上,并没触及改立“君主立宪”,易衣冠剃发辫等“祖宗大法”。但仅百日之后,变法就被慈禧太后推翻,根本原因在于变法的深入,不断触及人事层面的调整。

其中两次人事大调整触及了根本所在。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礼部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全部革职,并对王照予以奖赏,这是光绪帝就朝中旧臣阻扰新政的一次反击。次日,光绪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为军机章京,赏给四品卿衔,筹划新政,这实际上是意图架空慈禧太后在军机处的影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随后对光绪帝有一段申斥,是戊戌变法失败至关重要的原因: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刑。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500

军机处
 

慈禧太后的这段申斥,讲得十分明白,她之所以反对新政,是因为光绪帝将其亲信“辅任”大臣排斥在外,“任意不用”。慈禧太后本支持变法图强,但光绪帝在人事上大做调整,革除慈禧太后数十年间培植的羽翼。

那么,西太后废新政的依据“祖宗之法”,又是什么法?简单说,就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是清代统治的根本。  

清室开国,三祖一宗,制度各有不同。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虽然独断,但限于部落联合政体,不得不辅之以八王议政;入关之后,主少国疑,于是有了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监国体制;顺治驾崩,设四辅政王大臣,而权力集中在鳌拜之手;康熙诛鳌拜、定三番之后,乾纲独断,这才是清代君主独裁体制的最终定型。

500

鳌拜
 
 

1861年祺祥政变,两宫垂帘体制确立,是皇族近支与宫廷反对辅政大臣的产物。两宫垂帘,本身没有“祖宗之法”的合理依据,仅是“主少国疑”“日后还政”的权宜之计。在此,西后口口声声的祖宗之法,仅能解释为“垂帘听政”及其遗产的合法性。

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也是光绪帝唯一一次向康有为面询改革事宜。《光绪起居注》作者恽毓鼎简要记此次会谈,康有为
 “以日本改制维新之说进,上大悦”(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流亡之际,康有为在回答英国记者提问时,对此次会谈,有大段的陈述,更能说明维新之所以失败的要害:

我请皇上看一看日本在采用近代方法来改革之前,曾克服了一些什么困难。日本封建军阀的权力,较之目前中国这些顽固的大臣是大多了,但明治天皇采用了适当的政策,委任了一些年青而精明强干的人以及下级官员来辅助他。他命令其中一部分人在国内作改革的工作,另外一部分人则派赴西洋各国考察,因此他们回来之后,就把日本变的像今日这样富强。我也把彼得大帝致俄罗斯于富强的经过再讲给他听,并且向皇上说,希望他能放弃以前那种隐居的生活,勇敢地站到前面来,招致一班年青而精干的官员来协助自己,步我刚才所说的这三个统治者的后尘,而你将发现维新并不会像你现在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假如中国没有足够的精干人物可以使你的维新政策有效地推行,那么我坚决地主张聘请外国人来协助,特别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字林西报周刊》)

康有为这段对话,有其一贯夸饰成分。但这段对话明确无误将改革的核心矛盾,指向了人事布局问题。康有为解释日本、俄国改革能取得成功的经验,是暗示了光绪帝要打破旧党与太后的人事布局,“招致一班年青而精干的官员来协助自己”。而光绪帝改革,打破了太后的人事布局,触动了旧党官僚阶层的利益。于是,慈禧太后再次“训政”,以维护“祖宗大法”。

500

瀛台囚徒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退出了政治舞台。在上朝之际,光绪帝与太后并坐。臣工奏对,光绪帝默不发言。有时,“太后肘上使言,不过一二语止矣”。恽毓鼎记载了一则关于戊戌之后的事迹:

己亥十月,毓鼎自江南回京,销假日,召见于仪銮殿。太后偶语及豫省疏报雹灾事,而忘其县名,顾上曰:“皇帝记为何处?”上即应曰:
         “巩县也。”时马家埠抵永定门新设电车,太后问及焉,复顾上曰:“此何国所为?”上应曰:“德使海靖也。”因叹虽一循例报灾之折,数年前所兴之工,上犹留心不忘如此。(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此时光绪帝还是一如之前“垂帘听政”时期,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前台提线木偶。

随后,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迁于瀛台:

南海瀛台,三面皆水,隆冬冰坚结,传闻上常携小奄踏冰出,为门者所阻,于是有传匠凿冰之举。上常至一太监屋,几有书,取视之,《三国演义》也。阅数行,掷去,长叹曰:“朕并不如汉献帝也!”(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此时的光绪帝,处境实际不如汉献帝,而他在变法危急之际所发的衣带诏,也不过成了康有为在海外招徕门面、聚敛钱财的工具而已。

500

《陛下们和他们的臣子》是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作品,
 

反映慈禧在朝政中实际掌权的现象
 
 

1908年11月13日与14日,清帝国象征性的主宰者光绪皇帝与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时间相隔不到24小时。《纽约时报》评论这一新闻时介绍了中国人的观感:

在清国百姓中间,鲜有迹象表明人们对正发生着的事有什么情绪化的反应。皇帝的驾崩以及皇太后在很短时间内也可能薨逝这件事对清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1908年,清帝国的命运交给了三岁的小皇帝溥仪、摄政王载沣以及幽处深宫的隆裕太后。权威人物已经去世,留给摄政王载沣的清帝国千疮百孔,更由于他缺乏对于政治的整合能力,其用人施政只能限于皇族本身。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也终于沦为捍卫皇族小集团本位利益的举动。也终因皇族内阁的出现,将整个汉族改革派官僚彻底推向了革命党人一边。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党与维新派联手埋葬了清帝国。

戊戌政变向来被维新派认为是慈禧太后的阴谋。政变乃是双方事先筹划的阳谋,只不过光绪帝终究没有能力跃出僭主政体在数十年间精心编织的牢笼。

-     
   完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