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企某些只招45岁以上的”的质疑,我觉得恰是国企更顾及社会责任的体现
【本文来自《国企为什么竞争不过民企?我所在小国企,2/3都是有关系门路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楼主身在国企,却一点不了解国企,甚至连企业的运营都不了解。
你说的那些“办公后勤都5000多,招工只招45岁以上的,年轻人都不干,还是那种没什么本事,就靠体力赚钱的人。行管线非一线人数占了公司三分之二”,问题的根源在于“关系户”吗?
1、哪个公司,无论公、私,其办公后勤需要真有本事、高本事的人?那就是个较普通的行政性工作,需要多大本事?真要在这种岗位招有本事、高本事的人,你给那点工资留得住人,人家肯长留吗?
当然,管后勤的高管除外,而无论私企、国企,管这个的高管也并非没真本事!
2、又有多少私企招工肯招45岁以上的,且还是一般的人才的?你很久没看过社会的招聘公告了吧?私企的招聘,多少要求35岁以下、45岁以下的啊!而这种相对低要求、报酬也还可以的岗位,私企的标准肯定更高,比如更年轻、更有本事(你留不留、干多久不重要,先压榨你的剩余劳动果实再说)。
3、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肯靠体力只赚钱而不在乎前途的——甚至没真本身的年轻人也都不愿意,人家恐怕宁愿去宋外卖!这是你想招就能招到的?
老一辈比年轻人更肯吃苦耐劳,这是一个处于上升的社会的普遍客观规律,因为年轻人更有本钱(包括荒废岁月),而老一辈人更经历过更辛苦的时期。
总之,就是因为国企更顾及社会责任,才肯招45岁以上的人;就是因为国企工作的付出和待遇的综合更好,所以人们才往国企挤,导致进去还得靠“关系”;就是因为体力活年轻人更不愿从事,所以招的人 才大都是45岁的人;就是因为一般办公后勤工作,并非高技术、高知识的工作(但也不算很低),所以此岗位的人员才没引人注意的“本事”。这些,才是你说到的那些现象真正得因果关系,而不是你所胡思乱想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