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狂轰滥炸,志愿军空军一个月建五个师,却有两个师一仗没打?

11月27日,是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成立70周年纪念日。从11月20日到12月20日,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将)有多支老部队迎来自己的70岁生日。

500

▲比如图中的两支部队,其实“生日”只差两天,也就一前一后地迎来了成立70周年

而回到70年前的夏天,对于百废待兴、处处需要人力物力的新中国来说,即使朝鲜半岛上的战火已经愈演愈烈,原本也不可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去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空军。

即使到了1950年8月26日,周恩来副主席在军委会议上关于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的报告中,仍然指出:“空军今年不可能再增加,现上海两个驱逐团(注:第4混成旅10、11团,当时战斗机称驱逐机),南京一个轰炸团(注:第4混成旅12团),徐州一个冲击团(注:第4混成旅13团,当时强击机称冲击机),东北三个喷气团(注:驱逐第3旅7、8、9团),到今年十二月,迟至明年一月底可勉强配合作战。”

500

500

500

▲人民空军建立第4混成旅时,朝鲜战争还未爆发,所以它混编了驱逐机冲击机轰炸机,预备为以后长远发展做种子;但一旦需要迅速扩军时,那就得打破计划、开枝散叶了

然而战场局势的恶化速度,注定了我们要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和人民军其他技术兵种的命运类似,之前面对强敌仍然敢于主动出击,并以雅克-9活塞式战斗机先后取得击落F-80喷气式战斗机、B-29战略轰炸机等战绩,涌现出“共和国英雄”金基玉、李东奎等优秀飞行员的朝鲜人民军空军,此时终因势单力孤,损失掉了最后一架飞机。朝鲜的天空,彻底落入美军之手。

当中央军委召开那场会议时,人民军空军只剩下不久前从陆路转入延吉驻扎休整的26名飞行员和数十名地勤官兵——为了掩护这支顽强的小部队的身份,会议商定并通知朝方,将他们的代号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0航校”。此后人民军空军开始以我军各场站为主要基地,从苏联接收各型飞机并培训飞行员,其间也多次参与空战,以及一些对地攻击任务,到1953年8月回国时机队已恢复到230架左右。

500

▲人民军空军早期重建时主要使用的也是拉-9,1950年12月上旬重新部署到新义州机场,但旋即遭遇美军轰炸,损失惨重

虽然前往我东北地区协防的苏联空军别洛夫师,此时已经到达沈阳,但该部当时主要任务是教学刚刚接触喷气式战斗机的人民空军,无暇承担一线防空任务;所以在军委会议的第二天——1950年8月27日——美军首次空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分三批对我安东机场和临江县进行扫射,导致3人死亡、21人受伤时,美机完全如入无人之境。

500

▲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统计图局部

战火竟如此之快,就烧到了我们的国土上。虽然在多数普通人看来,1950年国庆节的气氛可谓喜气祥和,但当时空军各部队(除担负受阅任务的之外)均进入战斗值班,就连正在为人民空军培养飞行员的各驱逐机航校,在对教练机进行疏散隐蔽的同时,也都要安排8-10名苏军教官坐进拉-9的座舱,担负一等值班任务。

10月8日,毛主席发出了那封著名的电报《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第二天苏联空军也同意部队转场到安东机场执行防空任务(可有条件越境“数里”)。但当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请求再抽调一个高射炮兵团增援东北,并询问军委能派出多少轰炸机和战斗机配合时,毛主席虽然立刻从上海(此时面对国民党空军的空袭压力也非常大)抽调了一个高射炮团开赴沈阳,“惟空军暂时无法出动”

500

▲即使知道没有空中掩护,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仍然带领着那群青春无畏的钢铁勇士,义无反顾地跨过了鸭绿江

11月5日,在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取得辉煌胜利、给予美伪军以迎头痛击后,斯大林下令苏联空军12个师转场入境,开始担负我东北、首都圈以及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防空任务。这种相对充足的兵力,使得苏联空军先期来华的两个师138架飞机(其中122架米格-15),此时终于可以交付给空3师和空4师。

苏联对我空军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更是使得建军计划得以加速。11月15日,空军首长建议,应当借机提前组建第三批空军航空兵部队。当时计划组建空5师-空9师这五个师,除了空7师因当时人力物力不足,直到1951年12月才接收飞机和飞行员之外,其余四个师均在11月20日-12月20日这短短一个月内组建完成;如果算上根据毛主席10月28日批准的命令,于11月25日成立的空2师,空军还是实现了一个月组建五个师的目标。

虽然空6师在这五个师里组建最早最快,11月20日即告成立,但相对来说也是底子最薄弱的:该师以步兵170师师部和所属508、509团团部为基础成立,并等待航校的飞行学员分配到部队后,于1951年2月开始飞行训练。另外空6师在7月改装米格-15之前,还先飞了几个月的米格-9,这款性能不佳的、处在活塞式与喷气式时代间的过渡产物,对新飞行员们来说确实是个麻烦。

500

▲另外,虽然各师在换装苏制战机时大都采用苏军“一帮一”的教学模式,但如果师里有一个现成的飞行团作为底子,另一个团在训练管理模式上就有参照,可以缩短换装周期

空2师相对来说底子就好很多,该师首任师长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第一人刘善本,其11团即为原混成4旅11团,虽然装备的是活塞动力的拉-11,但该部飞行员多为东北老航校飞行员和国民党空军起义飞行员,飞行水平较为稳定;14团则以空军第5航校1期甲班成绩较好、提前选调的学员为主,且一步到位换装了米格-15。

12月5日成立的空5师,其模式与空2师类似,13团即为原混成4旅13团(冲击机团),15团是在步兵617团团部的基础上组建的,其30名飞行员均是从空军第7航校(该校教员多为东北老航校日籍教官)选调而来。由于这两个师相对来说底子较好,因此均在1951年1月初即投入了飞行训练。

500

▲伊尔-10是人民空军冲击机部队建军时的标配

略显奇怪的是,作为人民空军第一支轰炸机师,11月27日在四平市成立的空8师,并没有接收人民空军第一个轰炸机团——此时仍驻南京的混成4旅12团,而是和空6师一样完全以陆军为基础,并接收苏军驻扎四平的图-2。混成4旅12团最终于1951年1月10日编入在南京组建的空10师,改番号为28团。

12月20日在吉林市成立的空9师,也与空6师和空8师类似,是完全在陆军基础上组建而来的部队。而由于飞行学员,这导致该师4月才投入飞行训练,装备的则是与拉-11大差不差的拉-9(前者主要是增加了航程)。该师25团于1952年6月调给海军,转隶为海航4团(1976年后改为海航8师22团),空9师整体则于1955年转隶为海航6师,为此1956年空军又组建了新的空9师。

500

500

▲开枝散叶的老空9师,也是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和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共同的前辈

不过虽然这一批快速组建的五个师,与抗美援朝确实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包括两次轰炸大和岛,实现人民空军轰炸航空兵史上的多个第一,事迹可歌可泣的空8师在内,这几个部队的实际参战时间其实并不算长。

以空2师为例,该师在1951年10月底11月初进入凤城大堡场站和东港大孤山场站做临战准备,原计划也是要大干一场;但由于当时停战谈判出现了可能达成协议的迹象,11月24日军委批准了空军首长提出的,“要争取宝贵时机,让更多部队得到实战锻炼”的作战方针。在此方针下,志愿军空军要求空2师“进行三五次战斗后就回到上海,以便让出位置给空6师和空15师锻炼。”

500

▲前文提到了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的频繁轰炸,当中苏朝空军在1952年初已经提升明显时,客观上也需要空2师归建,以应对苏军调离上海之后的防空压力。此图是在苏军离开前,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为参与上海防空作战的全体苏军官兵颁发的“上海防空纪念章”

因此在完成为空8师第二次轰炸大和岛护航的任务后半个月,空2师4团即与师部于12月13日先行回到上海。在副师长张庆和的指挥下,空2师6团也于翌年1月15日结束轮战锻炼,返回上海归建,在70余次战斗起飞中,该团副团长邢海帆击落击伤F-80战斗机各1架,杨木易击落B-26轰炸机一架。

500

500

▲两度进驻一线参战的空6师,成了这批部队中抗美援朝作战经历最为丰富的一个,该师16团2大队在1964年(当时称16大队2中队)被空军授予“神炮中队”称号

而作为当时人民空军唯一有战斗力的冲击机师,空5师与抗美援朝的缘分也颇为曲折,而且这段经历还连带着空8师和空9师。空5师建师时,首任师长马勇年仅28岁,他原为陆军61军182师545团团长,调任川北军区作战处处长不久后,1950年7月被上级选拔到锦州航校学习飞行,1951年1月毕业后担任师长,准备带领全师入朝参战。

500

500

▲上图是马勇的毕业奖状,下图是马勇在全师大会上讲话

1951年3月9日,中苏朝空军初步商定,空5师将进驻平壤附近的安岳、新幕、平康等前进机场,为志愿军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尽管从4月开始,美军就对这几个机场进行连续轰炸,使得空军6月向军委的汇报中“暂时不提出直接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任务”;但7月志愿军空军仍然组建了冲击机指挥所,该指挥所于8月初派遣后勤部及5个供应大队入朝,为指挥空5师(以及将于10月转场至吉林的、同样装备伊尔-10的空11师),以及为之掩护的空9师进驻朝鲜境内机场做准备。

500

▲1951年10月1日,空5师出动36架伊尔-10,编成4个九机编队受阅,初步体现了训练成果;受阅的还有空9师27团的9架拉-9,后来的“科研试飞英雄”滑俊就是其中一架的飞行员

500

▲27团机务大队部分干部合影,居中者为二中队中队长,后来的歼-10总师宋文骢院士

尽管完成受阅任务凯旋的空5师和空9师,仍等待着那道命令;然而在1951年10月22日停战谈判双方规定了中立区之后,为防止我机误入板门店中立区,给敌以借口,10月25日军委电令,“空军驱逐机限定在平壤以北执行原任务,冲击机部队继续原地待命”,使得志愿军空军进驻朝鲜参战的机会已然渺茫。

500

▲马勇使用的飞行包及手绘的航线草图,图上有朝鲜境内(平壤以北)几个机场,可见空5师当时已经开始进行了相关准备

进入1951年11月,志愿军空军撤销冲击机指挥所,改组为空3军军部,空11师也从吉林调回徐州,此后空3军除继续指挥空5师和空9师之外,还指挥当时东北唯一的轰炸机部队空8师。12月9日,军委进一步指示,“无论朝鲜停战谈判有无结果,我空军均暂不进驻朝鲜境内机场”,冲击机指挥所后勤部及供应大队亦于月内回国,这使得空3军的任务暂时转为内线作战。

就在空9师25团转隶海军后不久,1952年7月,军委命令空军编成一个混合团前往四川广汉机场,配合陆军执行歼灭川西地区土匪武装任务。由于空3军下属各师训练时间相对较长,技术较好,加上这些部队当时不太可能进驻朝鲜参战,空军遂电令空9师27团与空8师24团各自抽调5架拉-9和6架图-2转场前往。它们于1952年7-8月间出动17架次,投弹72枚,发射枪炮弹1330发,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空9师来说,也算是把未能参战的这口气撒出来一点了。至于空5师的伊尔-10未能参加,则是因为该师还要执行1952年国庆阅兵任务。

500

▲1952年8月31日,已带领空5师受阅机组转场到唐山,准备转场北京的马勇师长,与13团领航主任崔晓东驾机升空进行气象侦察时,因气象恶劣,飞机飞行高度过低而坠毁,两人壮烈牺牲。马勇时年仅30岁,是人民空军建军以来牺牲的第一位正师级飞行指挥员。

本文使用的几张与他相关的图片,均来自其子马云飞《我的父亲——马勇烈士》一文

几支部队完成任务归建后,他们的抗美援朝战备任务仍在继续。例如把25团支援海航后只剩下一个27团的空9师,一方面要新组建26团,一方面还要负责对朝鲜人民军空军第3师团第61联队的“一对一”训练,这使得在一些史料中,甚至会把志愿军空军26团和人民军空军61联队的情况弄混——乃至“空9师直接管了个朝鲜团”。

我们之前讲志愿军坦克兵的时候,说过从1952年年底开始的抗登陆作战战备;作为一个和当年第4混成旅编成有些类似的“混成军”,空3军及下属三个师此时也投入了紧张的战备训练。其中空9师27团率先于1953年2月进驻吉林市二台子机场,以接替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取消“对台中立”态度后,调往上海广州两地加强防空的空18师,预防“联合国军”轰炸位于吉林市东南郊区松花江上的丰满水电站——这座发电量占当时东北地区50%以上的电力枢纽。

500

▲不夸张的说,这项任务的意义跟现在的中段反导差不多——一旦炸坏,麻烦大了

3月,为了统一协调二线防空任务,空9师27团被移交给空2军指挥。除了这个团之外,此时空2军不仅指挥着正在二线休整的空3师(沈阳)和空12师(辽阳)这两支抗美援朝空战中的顶尖部队,还有人民军空军第1师团(鞍山)和第3师团第61联队(吉林)两支友军。

5月,空3军指挥所离开四平,前往朝鲜价川西海岸指挥部,根据上级精神,在38军和50军军部建立轰炸机、冲击机前进指挥所,在主要防御地段的陆军师建立目标引导组,并确定朝鲜境内三处机场为战机迫降场,与东北军区海防大队制定了海上救助飞行人员的方案,可以说一切都是照着一场现代化的陆空一体抗登陆战役准备。空5师和空8师也加强了临战训练,时刻准备......

500

▲伊尔-10和图-2都在进行“力保后墙不倒”的抗登陆战备,歼击机部队也没有组织为之进行远距离护航的临战训练,所以在金城反击战中就无缘得见志愿军空军的身影了

最终,“联合国军”没有发动那场“仁川登陆”2.0,1953年7月27日,当年那五支同期组建的空军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人在前线见证了这来之不易的一刻。等等,其他师没错,空2师不是已经回上海了么?之前带领6团参战的副师长张庆和,此时已经升任空2师师长,并兼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助理;而为了保持飞行状态,张庆和还常去位于一线的浪头机场,驾驶战机升空训练。

然而就在10月22日,由于塔台指挥失误,张庆和驾驶的米格-15比斯与空17师51团一架乌米格-15相撞,三名飞行员全部牺牲。张庆和牺牲时年仅32岁,在空5师师长马勇牺牲之后仅一年,又出现正师级飞行指挥员牺牲的惨痛事故,在那个优秀高级飞行指挥员很稀缺的年代,这是空2师乃至人民空军的一个巨大损失。

500

▲即使为了保护这些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宝贵种子,我军早已严令禁止师级指挥员带队升空战斗,但在飞行训练中的牺牲仍然难以绝对避免

常说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面对飞行和战斗中的种种未知时,这一批部队,的确做到了无所畏惧。虽然,空2师和空5师各自失去了一位师长;空6师18团副团长陈琦、16团团长赵文全、领航主任张维清等人先后在空战中血洒长空;还有,那15位用生命缔造出“大和岛精神”的空8师先烈们......

500

500

▲2014年,空8师在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15位烈士修建的墓碑

作为在战火中组建成长的“第二批”志愿军空军,他们比起底子相对较好的空4师和空3师,参战难免更为仓促;底子好一些的空2师,还因为需要担负上海防空任务而只能短期入朝作战。另外在这一批组建的部队中,除了歼击机,还有轰炸机和强击机部队,而这是苏军并未实际投入朝鲜战场的机种——如果说我军歼击机部队还可以在“老大哥”的掩护下学习成长,轰炸机和强击机部队一旦上战场,必须靠自己。所以尽管他们的战绩相比其他部队有些寒酸,乃至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出击歼敌,但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都是英雄。

每每想起最近看的那些访谈,那些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们,说到自己的经历时有多么豁达,提起牺牲战友时就有多少老泪纵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承载着老部队厚重的历史,敢于直面空天战场70年不变的残酷,即使这一代人未经战火,但我相信,这些同样时刻用生命与看不见的风险战斗的人们,正时时刻刻为我们每一个人,守护着天空中那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500

500

▲结束抗美援朝战备任务后,在1958年金门炮战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空5师两度南下奔赴一线战备,但均未能参战;几经换装改革,今天的他们,仍然时刻为那一声从未下达过的号令而准备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