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模仿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必须掌握这条定律!

500

大家好,这是一个新开的固定栏目【24堂写作必修课】,我将每周为大家讲一堂课,课程结束时,我会给大家布置课堂作业,并将作业展示在下一堂课里。

很多热爱写作的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是个一文不名的小作家,就是想要通过写作养活自己,为什么我离畅销还是那么远?

我一直有写作的梦想,可刚写几行,灵感女神就离我而去,难道我活该写不出好故事? 

我其实不想成为作家,我只是想让作文的分数好看一点;

我甚至也不喜欢写作,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文案拿得出手;

……”

其实你需要的就是创作能力,那么跟我一起学习写作吧!

【适合谁看】

√ 想通过写作全面激发灵感的创意人士

√ 对写作行当充满好奇的“门外汉”

√ 苦于灵感蒸发的写作菜鸟

√ 悬疑小说狂热爱好者

√ 悬疑影视作品重度食用者

√ 蔡骏老师“脑残粉”

【你将获得】

真的技巧:是联想不是胡思乱想,是结构不是套用模板,从开头到结局,炼词句、控节奏,写作从此有了章法。

好的经验:阅读也有讲究,敏感大有裨益,听蔡骏如何处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不仅是写作课,更是无所不包的生活箴言。

妙的见识:一条丝巾也能写成一本小说,一首流行歌引发巨大创作冲动,从此一起做天马行空、旁征博引的文艺青年。

已更新

第1堂课  第2堂课  第3堂课  第4堂课

第5堂课  第6堂课  第7堂课   第8堂课 

第9堂课  第10堂课 第11堂课  第12堂课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第21堂  第22堂

第二十三堂课

勇创新: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你作品的触及面

大家好,我是蔡骏。

这是我们的第23节课,如果你想写出新意,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你作品的触及面。

如果大家翻开中国的文学史看一看,就会知道,两千多年以来,我们文学的第一大宗是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古诗十九首》、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路下来,诗歌发展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整个古代中国,诗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至少在明清之前,你听说过李白、杜甫、苏轼等大诗人、大词人,但很少听说杰出的小说家。即使是清朝出现了《红楼梦》这样的皇皇巨著,依然没有真正动摇诗歌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崇高位置。

小说的地位为之一变,是在近代乃至五四时期。小说因为较强的通俗性,被很多文化大家看作是革新国民精神的利器。如鲁迅用小说来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周作人等提倡人的文学。随着西方小说的传入,小说也开始从弱势走向强势,并逐渐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当然,诗歌也并没有衰落,而是有了新的变化,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新诗。

说了这么多,其实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那就是关于写作的创新问题。我们这个时代非常强调创新精神,不管是技术还是表达形式都注重创新。创新对于写作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上面我简单地讲了讲写作文体的变化,放到具体的写作中,我们更需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因为任何角度、任何方式,都可以是创新的触发点。那么,到底该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新意呢?

创新就是打破写作内容的限制。

作者遇到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作品,总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想写出自己所喜欢的那类书。读到海子的诗歌,你也想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直击人心的诗句;读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会试图让自己的小说带上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读到汪曾祺的小说,可能自己也会尝试新笔记体小说。

当我们积累足够多的阅读经验时,下笔时总会免不了被这些作家的文字所影响。刚刚开始写作的作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模仿;成熟的作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文学梗去致敬自己喜爱的作家。比如我曾在《中锋在黎明前自杀》,就致敬过马尔克斯。在《眼泪石》中,致敬了雨果。这是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心灵对话。

写作之初的模仿,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也只有通过各种模仿,我们才能提升写作技巧与经验。可是,模仿并不是长远之计。一个作者成熟的标志是,拥有独特的自我。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气质,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内容。

有一句烂俗的话:“第一个用玫瑰形容女孩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是庸才”。写作其实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所以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既然玫瑰这个形容,已经烂俗了,那我们就找其他的词汇。每一个作者,都要找到自己的词语。

同样的素材,也可能讲出截然不同的故事。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这三部曲,如果读过的人,都知道最初的故事来源于唐传奇。但王小波并没有像很多作者一样,简简单单地翻译成白话文,而是写成一个新的、属于王小波风格的小说。

我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读过王小波的作品,也非常喜欢。在读到他的《夜行记》后,觉得王小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自己眼前一亮。于是,受到他的启发,写了《天宝大球场的陷落》这部短篇小说。但我很快就发现,王小波的写作最让人向往的不是文体,而是他内在的自由、洒脱与幽默。当然,最后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悬疑道路。

即使是写悬疑,我也并非是一成不变。在文体上,在社会题材上都做过许多思考和尝试。在《谋杀似水年华》《生死河》中尝试社会派悬疑写作,《宛如昨日》中尝试把科幻与悬疑结合在一起,而在最新作品《镇墓兽》我又把悬疑跟大历史融合在一起。

今天我们阐述了我眼中的创新,其实,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先将心中想要表达的内容落于笔下,新意的真正含义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当你足够完整地表达出你自己时,你的作品就一定有了与众不同的面目,你要勇敢地去构建你自己的文学世界。

我是蔡骏,期待你写出别有新意的好故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