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不是心浮气躁想挣快钱?成都这种制衣小厂,东北能看上吗?

【本文来自《为什么我国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从东部转移到西部,而是转到了东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哇喔。88:82,看懂的人过半。我来给看不懂的人讲解下,

1:为什么转东盟,不转西部,作者给的理由很不充分,按照作者的思路,我给了东北地区的优点。那么按照作者的思路,东北应该承接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逻辑很正常。

2:99%的营商满意度,全民搞直播不是造谣,不是污蔑,只是陈述事实。制造99%的营商满意度的目的难道不是心急想引资?全民搞直播难道不是心急想发大财?摆事实,讲依据。这不是政府和老百姓都心浮气躁是什么?没想黑谁,是东北人干的事情在自黑。话说的扎心,听着就要过脑子。回复中的键盘侠,喷人也要找对目标,谁造的99%满意度就找谁麻烦。

3:制衣的例子是我特意选的,认真读。“离市中心不到20公里”,这地段放北上广都是黄金位置,省城里也是非常靠核心区域了,但这是城乡结合部,还有农田。按理说这里属于政府严管地区,为啥还有这么小,这么乱的小工厂?我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经济活力。东莞,深圳,广州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深圳的夏天没空调的旧库房里创业也干过,40多度而已,电脑没烧掉。只有老百姓能轻易的融入经济活动中,这样的社会才有活力。开个小厂就各种证照办个半年,一年,黄花菜都凉了。自家后院门一关就是制衣厂,创业就是这么简单。我想很多南方网友都见识过这种三无厂,说厂都高抬了。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东北开小厂要是能做到这么简单容易,营商环境不可能差,老百姓的创业热情远比政府想象的高的多。

4:至于翟东升的观点我保留看法。我更倾向于计划经济解体后,政府管理改革滞后。可以看下

《骁话一下:东北复兴,出路不在歌声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y1L7of?from=search&seid=3302877020514426262

另外我不是做衣服的,我家就是南方大型破产国企。对于东北的国企毛病和体制毛病深有体会。读小学就有父母临时工的同学饿倒在我面前。读初中就有隔壁厂下岗父亲为了给女儿省口饭吃,走路饿倒送医院。18岁那年第一次到东北大庆,听到最多本地人的抱怨是:要不是石油卖国家,我们早就成中东了。20年后,东北人的抱怨仍然少不了石油卖国家,好处没拿到。20年后,思想还停在原地,祥林嫂一样念20年。我想全国人民都有话说,四川的气,新疆的油,湖北的水,山西的煤,云南的锡,安徽的铜。放在南方,我想除了赚钱,没谁会纠结一件事情20年。老厂遗址现在成了工业历史博物馆,当地老人缅怀下青春的地方,没人再主动提国企最惨烈的时光。大家都在向前看,明天会有什么。

我希望东北人在抱怨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同时,低头抢下能抢到的每一点希望,而不是看着东盟分走了蛋糕,再抱怨其他地区的人不理解东北的发展。我确实无法理解,既然有开100多家制衣厂的例子,为什么不开1000家?或者更多呢?难道要等生意送上门才做?连莫迪都知道忽悠西方来印度投资,这样的样板村镇就应该省领导带着去全国招商。所有基础都有了,投资却不来,这本身就说明一些问题。其他省的吃瓜群众会怎么想?东北看不上这些中低端产业呗。总不会是商人在东盟那里的钱是自热的。嫌弃东北赚的钱冷,捂不热吧。

最后,海参崴真是被俄国浪费了,利用这个出海口,东北出口真没那么难,北美航线甚至还有点距离优势,另外夏季到欧洲的北极航线正在勘察,北极基本夏季无冰了,运费方面会便宜很多,潜力巨大。黑龙江本身开发也严重不足,这么大流量的河,沿途居然没有多少工业城市,沿着这条河东三省没有蔽塞的地方。比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的地形好太多,这些地方都有绝地,根本没法住人和开发。国家应该在打通东北经脉上下功夫,而不是守着旧工业基础改来改去。经济和人一样,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进出口不通畅就要 
疏通下。一带一路那么远都打的通,没道理朝鲜东边海岸和海参崴没有合适的港口出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