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三家都有过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之争,直观的区别是什么呢?

【本文来自《百度、QQ、淘宝、邮箱,当年这些中国产品是怎么干掉国外同款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言一

    体验和思维。这方面国内特别强,腾讯当年组建的CDC部门极大的提升了国内互联网产品和体验的理念和实力。说老实话,如果真的放开了公平竞争,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没几家打得过。

以今天的结果来说,Tik Tok过去力压脸书推特已经说明一些问题了。有人说怪物房,现在除了中美,已经没有别的高级怪物房了,中国怪物房的怪物放到美国去,看情况也是很能打的。如果按照“用户基数决定论”,统一政府治理,统一法律体系,统一语言文化下的单一市场,除了中美,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印度了,而欧洲在培育互联网企业的资源上,面临的困难远多于印度。

中美印三家都有过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之争,直观的区别是什么呢?

中国当时是针对数据管理等设定通行行业法规,非歧视性的,谷歌退出了,但亚马逊还在,退出的和没来的主要是讯息和社交类,或者说,能搞颜色革命的都没来,苹果的store以及亚马逊这种卖东西赚钱的就没事。

美国是掐尖,行政出禁令,瞄准的是技术领先的,不管软件硬件,什么行业,直接针对。

印度是回归了历史上的经验,直接全禁,其实对于印度相关产业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不了解印度的情况,没法判断,一是除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美国的也很强,不知道美国企业在那边布局如何;再就是硬性全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也不好判断,中国的产业政策大多是做精细化管控的,对于收放都比较谨慎,很少用这样大开大合的休克式疗法,直至今日,整体导向一直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持续扩大开放,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同时对特斯拉进入其实是支持的态度,而对当前世界最为关注的互联网和金融领域,不管内外,都保持着高度谨慎的微调的节奏,印度的举动是否经过完善的布局符合其行业现状的最大利益,亦或是掺杂有一定民族主义乃至民粹主义情绪的裹挟,我无从得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