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总希望归纳出一个理论,然后让现实世界削足适履,比如“修昔底德陷阱”
【本文来自《格雷厄姆·艾利森:拜登上台,我还是认为中美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历史学派的观点永远是这么的清奇。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是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要素。这些问题上历史学派确有贡献。但西方学者长期秉持的世界观是基于机械论的,总是希望按照数学公式一般来推定结论,这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目的。
先根据历史一个重大事件或几个重要史实总结归纳出一个理论,然后把现实世界与之相近的裁剪、修饰滴削足适履,包装成一个颠真不破的真理,然后到处推销。一旦遇到不能解释的,就奋起保卫这个理论。这个套路已经多次重复,让人笑掉大牙,成为欧美社会科学中的笑谈。
无论是“历史的终结”、“中等收入陷阱”都被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特别是金融资本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打得西趴烂。这个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命运也将成为笑谈。试问2300年前希腊几个小城邦联盟之间对抗可否在规模上、内容上、烈度上、方式方法上可与中国和美国、美国和前苏联、美国和90年代的日本相比,对抗的目的性,对抗的逻辑是否可以相比。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不能因为有冲突和对立,就妄言一定会冲突,这是唯心主义的猜想。在一战、二战前有欧洲很多帝国的对立并未陷入这个所谓的陷阱。
另外,这个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历史修正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了构建这个理论体系,隐瞒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提洛同盟和斯巴达之间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雅典要的是海上霸权而不是陆上霸权。而且雅典和斯巴达最终陷入战争并不是他们之间的冲突,而是被盟国设计卷入的。把这些历史事实隐去、修改,建立自己的理论是不道德的。
网上也有些讨论这个理论荒谬的文章,给个链接,供有兴趣的老铁们阅读:https://www.docin.com/p-193726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