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新一代护卫舰命名“星座”级

美国海军10月28日提交国会的文件表示,代号为FFG(X)的新一代护卫舰正式命名为“星座”级,编号FFG-62。

国会已经批复了在2020财年(2021年度)开始,投资12.8亿美元资金建造首艘“星座”级护卫舰。美国海军在2021财年预算申请书中列出的二号舰费用为10.53亿美元,同时估计该级战舰后续建造成本为9.4亿美元(按照2021年美元计算)。

500

此前有四个工业界团队提出了竞标方案,美国海军在2020年4月30日宣布芬坎特里/马里艾塔造船厂团队获胜,随后他们授予该团队进行详细设计和建造的固定价格合同,用于建造首批10艘战舰。

之后的建造工作将在首批10艘战舰完成后另行竞标。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国会还将就FFG-62项目中的另一些关键问题做出决定,包括,未来究竟是在一个造船厂,还是由多个造船厂内进行FFG-62的建造。最终采购多少,以及,是否采取类似“伯克”级那样的一揽子造船合同,一次与船厂签署未来10年的建造合同等等。

正如我们此前介绍过的,FFG-62将以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FREMM级护卫舰为基础,其舰体基本和意大利海军的FREMM相同,满载排水量比它增加一些,达到7400吨,约相当于“伯克3”型驱逐舰的75%。其实这个吨位,按照中国海军的标准的话,应该算是通用驱逐舰了。

此外根据提交给国会的报告,关于该舰的技术问题也还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一些,很有美国国会老爷的特色。

例如,目前按照设计,FFG-62将安装32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但很多FFG-62项目的支持者认为,该舰应该携带更多的导弹。比如48单元,而他们的依据是,FFG-62的采购价约为DDG-51驱逐舰的一半,那么它所携带的导弹数量也应该达到后者的一半,(否则岂不是亏了……国会老爷的思路果然……)。当然,还有一个理由比较正常:中国海军的同类战舰也有48个垂发系统,美国海军必须赶上(果然是对位052D?)

另一方面,也有议员支持FFG-62只装备32单元垂发系统的,他们的理由是,经过技术分析显示,32单元垂发的方案已经经过综合考虑,包括对手的情况和美国海军本身的能力。而且FFG-62的导弹并非全部采用垂发系统,还有16枚安装在甲板上倾斜发射系统中的反舰导弹和21枚RAM短程防空导弹。另外,美国海军还计划在下一代大型无人水面舰(LUSV)上安装导弹,这些导弹可以增加海军整体的武器携带数量,因此没必要在战舰上装备更多导弹。而且,装备48个垂发系统会大幅度提高战舰采购价格,而这种该型号原本设计是提供一种辅助美国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廉价战舰。

报告中还评估了FFG-62对美国造船工业的影响——有意思的是,这也说明了该项目的本质:

参加FFG-62项目竞标的另外两家船厂目前正在建造DDG-51“伯克”级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而芬坎特里船厂承担护卫舰建造任务,正好大家都有饭吃。

关于FFG-62的任务,在文中给出了一个简报。

是这样说的,为了解决未来的威胁,新型护卫舰要能够为舰队指挥官在冲突中提供如下能力:

支援舰队的水下和水面作战、独立在对抗性环境中执行行动、扩展舰队战术网格、支援和只会无人作战系统。

以及主要的是,将大型水面舰艇从日常任务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在除了战争之外的行动中扮演主要角色,优化舰队组成,达到高低搭配的理想状态。

所以FFG-26需要的能力包括:

在对抗性环境下部署和使用无人作战系统;

通过本舰和其他网络中的传感器,扩大态势感知范围;

在对抗性环境下具备强大的自卫能力,包括对抗小型水面船艇;

通过超地平线反舰武器,让敌舰面临威胁;

使用主动、被动传感器执行反潜任务;

在执行护航任务时,成为防空驱逐舰的能力倍增器;

为舰队提供电子侦察和目标定位任务,为战区内的电磁对抗提供支持;

进行电子情报搜集和电子侦察任务;

在非战争条件下执行通常水面作战任务,例如展示力量存在,保护盟友行动,以及人道主义救灾任务。

目前确定的该舰上装备的作战系统包括:

C4I系统(包括HF\UHF\EHF波段的通信系统以及卫星通信和);COMBATSS-21模块化作战管理系统(CMS);三面阵对空搜索雷达(EASR);一架MH-60R直升机;MK.53诱饵发射器;超视距反舰导弹;海拉姆防空导弹;近防系统;SLQ-32(V)6诱饵系统;战术网络系统;一架MQ-8C无人机。

此外,还有7米长小型水面艇2艘;AN/SQL-61拖曳式鱼雷诱饵,SQS-62变深声呐;SQQ-89舰壳声呐;防空导弹A射B导能力(CEC);融合的全方位光电\红外探测系统;任务控制系统;MK.110 57毫米舰炮;MK.160火控系统;下一代水面搜索雷达(NGSSR);长弓海尔法小型导弹;TB-37多功能拖曳声呐;UPX-29敌我识别系统。

从目前基本确定的配置来看,“星座”级的作战能力要比LCS更加倾向于正规战,但依然保留了进行非正规作战的能力,为此实际上还是牺牲了一些正规战的能力。这是一个有点绕口的说法,但如果我们拿中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吨位相似),和它比一比,这就很明显了。

防空能力上,052D型有48单元垂发系统,使用红旗-9防空导弹,安装有346A型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和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相比之下FFG-62的防空导弹目前看可能是标准6,或者类似“朱姆沃尔特”级上的改进型标准2导弹,可以使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来提供照射,而不必安装老旧的照射雷达。不论哪个,因为具有CEC能力,它可以引导其他舰艇上发射的导弹,也可以按照其他舰艇的指示发射导弹进行攻击。因此该舰在与“伯克”级驱逐舰共同行动时能够发挥“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但总的来说,三面阵的EASR雷达性能虽然可以说是相当突出,但和孔径更大,功率更大,效能更高的346A比的话,那还是有相当差距。

更何况它也没有反隐身能力较强的米波雷达。

500

综合而言,052D在防空方面的能力要比“星座”级强一些,主要是远程防空能力上052D占明显优势,不过两者的自卫能力基本相当,都是靠拉姆(或者红旗-10)导弹为主。

反潜能力方面,“星座”级有多种型号的拖曳声呐变深声呐和舰壳声呐,同时美国在水声领域积累比中国更多,“星座”相对052D要优越一些。不过052D后期也装备了更加齐全的声呐系统,这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中。两种舰都只能带一架反潜直升机,动力系统也都是柴燃联合,因此航速差不多。综合而言,差距并不大。

反舰作战能力方面,052D明显占优,它的主要反舰武器通常是16枚射程超过400公里的亚超结合鹰击-18反舰导弹,而“星座”级只有16枚挪威NSM反舰导弹,射程220公里,亚音速。

因此美国海军只能给“星座”级的反舰作战任务是“对敌人水面舰艇产生威胁”,而不是“消灭敌方水面舰艇”。

更何况,由于052D使用的是850毫米直径的大型垂发系统,如果未来更新舰上的指挥系统和作战系统,完全也可以装备目前只有055装备的远程高超声速滑翔反舰导弹,那么这个作战能力就不是“星座”级能比的了。

同样,在对岸支援能力上,052D可以将反舰导弹替换为对岸攻击型鹰击-18,或者智能化程度更高,类似美国“战术战斧”的新型对岸攻击巡航导弹,从而具备和“伯克”级驱逐舰相似的对岸打击能力。

而其130毫米舰炮本身也具备很强对岸炮轰能力。

但“星座”级至少目前为止尚未列出携带“战斧”导弹能力,它很可能使用的是“通用”型MK.41垂直发射系统,而不是能够发射“战斧”的“打击”型。这就意味着它既不能携带“战斧”,也不能发射“标准3”系列的导弹,或者未来的“标准6反舰导弹”。

这个就比052D差了很多了。

同样,舰炮方面,它的MK.110型57毫米舰炮也其实并不具备对岸炮轰能力(打一下岸边的卡车也算?)。

不过,如果考察在狭窄水域对付大量小型船艇的能力……那052D还真比不上“星座”,后者装备的和LCS上一样的垂直发射的“长弓海尔法”导弹,能同时攻击十几个目标。(如果敌方神经病把坦克开上滩头,也可以用长弓海尔法来打……不过这个好像全世界这么干的国家和地区不多……)

最后是信息化能力,这个事儿吧就见仁见智了,美国列出了很多新名词,但实际上又在“星座”级开发的时候明确要求“没有任何专门研制的新设备”,而052D,虽然有点“淡出”媒体的焦点,但其实这几年也在努力开发“新质作战能力”,比如在舰上搭载卡-31预警直升机,并依托它实现“CEC作战能力”。

这方面很可能再过10年、20年看,也差不多是势均力敌的水平。

那这样一比,在大规模的海上战争中, 当然052D的攻\防能力更加突出,尤其是它未来还具备发射高超声速导弹的潜力,而“星座”的能力更加平均,且更加适应除了大规模战争外的小规模冲突的场景。

应该说,这是中美两国海军任务的区别而导致的,中国海军可以更专心的针对美国海军设计下一代武器,而美国海军还得考虑他的世界霸权,还要为对付成群结队的小艇这类在正规战争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担心。(真出现的话,除非是在十分狭窄的海域内,否则直升机上的小型反舰导弹是对付这类目标的最佳武器,美国这个“长弓海尔法”可以说是“霍尔木兹海峡专用”武器)

这就挺有意思的

最近,中国海军为了应对近期战备需求,可能会重新开工建造054A型护卫舰,传说中的性能大幅度提升的054B的优先度看来也要后面再说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