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在中国菜里不上档次?松鼠鱼等酸甜口的菜,都发展出了使用番茄的做法
【本文来自《为什么番茄在中国菜里不上档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山东人,对文章里的观点不敢苟同。
首先作为传入我国的南美蔬菜,影响最大和地位最高的首推辣椒!辣椒入菜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普遍。
辣椒作为调味料成为众多菜系的灵魂,即使是不辣的柿子椒也是非常有用的解腻蔬菜,经常会被加入到一些油腻的菜中来调节口味。
然后番茄传入我国也有很多名菜改进了做法开始使用番茄。许多酸甜口的菜都发展出了使用番茄的做法,比如江南名菜松鼠鱼,粤菜里的咕咾肉,甚至鲁菜里的糖醋系都开始使用番茄酱。
毕竟作为吃货之国,放着这种让人讨喜的酸甜蔬菜不用简直是侮辱国人的智慧。
中餐的味道是复合型的,酸甜咸辣的组合,最终造就出美味的极致——鲜美。各大菜系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都有了各自调味的精髓,比如华北和东北的酱,山西陕西的醋,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的辣子,江南的糖和粤菜的鲜料(胡建人?),无论哪种都能与其他的调味料一起蹦发出丰富的口感。
但能与番茄搭配的味道太少。作为以果酸口味为主的番茄,无法匹敌发酵醋那丰富的回味,很难跟辣配合,而与甜咸相遇时又不好把握度,很容易被掩盖或者喧宾夺主。而中餐只用醋糖盐就能调出比它更丰富的味道。所以很多菜品的传统做法并没有吸纳番茄。与它类似的还有柠檬,作为西餐重要的酸性调味料,在中餐里的地位并不高。
与它相反的是辣椒。单单一个油泼辣子,就把国人对味道的极致追求展现的淋淋尽致。以前觉得只是把油烧热倒入剁好的干辣椒即可,结果发现其实要用油炸各种香料,最后倒入辣椒中还要加盖自然焖凉,保证香料的出味,味道的层次一下子丰富起来。
只能说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把国人的口味养的很刁。外国菜系对口味的理解,也就那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