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宝》,凉了!

500

严格意义上将,这是一部情妇的自传

众所周知,“著名导演”郭敬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还是请允许它的存在。”

是的,所以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东西,都应该宽容对待。

比如,这部新鲜出炉的亦舒同名改编电影---《喜宝》。

500

 01     
 

爱,越多越好;钱,足够就行    
 

曾经有位“伟大的女性”顾里曾经说过:“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

500

同样,姜喜宝也说过“如果没有爱,有钱也是好的”

原著作者亦舒在书里这样写:

“车子驶入石澳。有钱真是好,瞧这条路上的风景,简直无可比拟。

聪慧又说:“爹很宠妈妈,妈妈的珠宝都是‘辜青斯基’的。”

我诧异,“卡蒂亚的不好吗?”

聪慧笑,“那是暴发户的珠宝店,暴发户只懂得卡蒂亚。”她当然是无意的。

我的脸却热辣辣红起来。”

很多人没看过原著,却被一句“暴发户只懂得卡蒂亚”荼毒颇深。

是的,喜宝出生在一个家境一般的家庭。她根本不懂什么“辜青斯基”,她只知道“卡蒂亚”。她甚至连暴发户都算不上。于是,在遇到出手阔绰的勖存姿后,她沦陷了:

“这是一个我堕落的好机会,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得到这种机会。”她很得意。

第一次见面,这位老头送了钻戒;

第一次约会,他问:“你喜欢苏格兰的堡垒?”

“噢是。令人想起麦克白、奥塞罗。悲剧中的悲剧。苍白的,真实的。”

就因喜宝的这句话,勖存姿在苏格兰购买了一整幢堡垒,麦克佩斯的堡垒。

是那种有着“七十个房间。十四亩花园,打开电动铁闸,车子还要驶十分钟才到大门”的城堡。说实话,好羡慕。  
 

这样的礼物,可以极大的满足一个女孩子的虚荣心。喜宝亦然。

于是她从一开始的“爱、越多越好;钱、足够就行”变成了后来的“如果没有爱,有钱也是好的。”

“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    
 

500

有能力的人才谈爱,在没有谈爱的能力之前建议先赚面包。“我知道她不爱钱,可是感动她的每个瞬间都需要钱。”一位男生的独白。怪真实的。

 02     
 

妓女与嫖客    
 

从前两年的《我的前半生》到现在的《流金岁月》,“亦舒热”一直高居不下。

小资师太亦舒但凡有点意思的书都被编剧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了,反响还都可以。

于是编剧就想起了亦舒在华语爱情文坛的封神之作,一度被誉为  “女孩们的成年圣经”——《喜宝》。    
 

 

可是它讲得是个“妓女和嫖客”的故事呀,不少人气说毁三观。咋改?

500

500

算了,编剧心想,索性给男主换个人设吧。从偏执、占有欲强,包养了好几个情妇的精明生意人改成了一个妻子早逝、缺爱的老人。

亦舒的原著里的勖先生是一直有夫人的,侬晓得伐?到了电影里却说他夫人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本来是一个毫无道德,贪图钱财做小的故事。但里面却有爱,有欲望和爱的矛盾与张力。去了他夫人这一层之后,很多矛盾就已经不成立了。

勖存姿原本存在的妻子被“去世”,喜宝就失去了“情妇”的身份,变成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的感人爱情故事。

喜宝没了精明和算计,一个关于女性成长、探索自我、性别矛盾的故事,沦为了傻白甜的忘年恋。  

要知道,原著中,喜宝和勖存姿是有很多回合的较劲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复杂:

勖存姿不在乎喜宝跟一个酒吧男人上床,却可以一枪崩了了让喜宝心动的那个物理学家。只有当勖存姿重病住院的那一刻,两人之间才流露了些许真情。

但电影中,省却了中间的这些博弈,让喜宝对勖存姿的爱变得突如其来,最终沦为三流言情小说中的痴情女主。

500

电影对原著的巨大改动,活生生改成了一部霸道爷爷爱上灰姑娘的狗血电影。但它原本却是一个“妓女与嫖客”的故事。  
 

 03     
 

也请给顾里发一张S卡    
 

看完电影后,想起了最近郭敬明cue郭采洁的一段:《演员请就位》里面:“我拍摄的电影《小时代》,虽然杨幂是流量,然而,郭采洁却不是,但是表现得也挺好。”

是挺好。

姜喜宝有着南湘一样的悲惨原生家庭,原本单纯如同唐宛如的她,迫于生活压力榜上大款成为了顾里,时不时的说出一些林萧才会说出的文艺台词。

这次顾里一人力挑四个大梁,希望郭导能发张S卡给顾里。

完美诠释了何为“穷的叮叮当当,长得漂漂亮亮。茶得开合自如,拿得自给自足。”

我很吃采洁郭的颜值,但她是那种短发小众的美。

而我读书时,印象中的姜喜宝是这样的:一个精明的美丽女高材生、海藻般的长发和高挑丰满的身材,在床上慵懒的唤勖存姿“过来,勖先生,你的扣子扣错了”。气氛撩人又暧昧。

500

性感而优雅,是亦舒笔下熟透的玫瑰,扑面而来的罗曼蒂克却也有那种明净眼神、光洁皮肤带来的天真感。

顾里虽然有那么一股子聪明劲儿,也可以演出那种厌世的空虚和颓败感。

可是,在一出场时的打扮过于老成,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世故女人,丝毫没有年轻的女大学生感觉。

最重要的一点,亦舒真的在书里好多次暗示过喜宝“前凸后翘”(胸很大,不是垫的厚厚的胸垫),身材很好。

弱弱问一句,郭采洁胸大吗?
 


 04     
 

清醒的堕落    
 

其实,亦舒本身写《喜宝》,就是讽刺和批判的定位。“喜宝”一开始的设定就是俗气、屈辱、寂寞、算计的名校女。

缘起是她跟施南生聊天,讲起许多女孩找“糖心爹地”的事情。

所以,尽管用第一人称,《喜宝》仍然是一部讽刺小说。  

但是亦舒的文章,总带着自己的一点--她笔下的女主角都会有一种逆境中的自立自强,成功挣扎求生,带来励志效应。所以《喜宝》当时是一部结合得特别好的作品,所以产生了一种“清醒地堕落”的独特美感。

美是美,但有点野性,有点不羁,天真的外表下是野心勃勃、是清醒的堕落。  

500

 05     
 

青春的生命力    
 

电影上映后,很多人问勖存姿到底看中了姜喜宝哪里?

还记得英国那个在深夜闯喜宝住处的年轻女孩吗?

她本来是一个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年轻有活力,是喜宝的翻版,她也是勖存姿的情妇。曾经,勖存姿对待她和对待喜宝并无二致,在物质上都是绝对的满足。

可是在女孩子丧失了所有的希望和奋斗动力,彻底堕入泥潭之后,勖先生毫不留情的抛弃了她。

为什么?

因为这个女孩丧失了作为勖存姿情妇的资本,这种资本不是年轻鲜嫩的身体,而是青春的生命力。  

你可能只听过喜宝的那句“如果没有爱,有钱也是好的。”但后一句是“如果没有,那我要健康。”

喜宝一直知道,青春的生命力比什么都重要。

困境之中的挣扎,不肯向境遇妥协的执着,以及对自我完善的热爱,这一切都是青春,都是生命力。  

500

这才是“喜宝们”可以让人重新活一回的“不死药”。才是有资格获得三个亿分手费的前提。

 06     
 

亦舒的时代,早过去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亦舒的《喜宝》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当时的香港正处于消费主义的势头上。  

就像什么老派的资本主义豪门,祛魅化的上流社会。

而作为一部封建气息浓厚的小说,为什么非要改编、嫁接到北京业已存在大量金融民工的新时代背景下?

喜宝问你要钱还是要爱?

可是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讲,钱与爱并不冲突啊。甚至很多时候可以说互相促进;追求钱的人,也会主动把爱的自由放在自己手里;  

钱,可以去向外求,但是更多的是要自己值钱,有赚钱的能力,才能把钱留住;

而爱,一定是先要自己爱自己;珍惜尊重自己,我值得;会得到更多爱。

所以,在这个时代再讲喜宝的故事,既不够梦幻,又不够奇观,甚至一点也不残忍。

亦舒的同名改编再多,但属于亦舒的那个时代,早过去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