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巨婴”和“老赖”成为一张行走的名片——也瞎扯瑞典旅社的破事儿

先看环球网的报道(2018-09-15 00:52):

2018-09-15 00:52据《环球时报》记者多方了解,上述提醒中提到的“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的事件发生于本月初。

  9月2日,曾先生及其父母满怀期待地赴瑞典旅游,一行三人当天凌晨抵达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一家旅店准备住宿。但预订的房间需当天白天才能入住,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瑞典夜里较寒冷,曾先生请求旅店让他们付费在大厅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然而,旅店不但粗暴地让他们“立刻滚出去”,还叫来警察。

  据曾先生讲述,他向警方说明父母身体情况并出示服用的药品,还表示自己可以离开,希望父母能够暂时休息。没想到警方不但不予理睬,反而强行将曾先生父亲从座位上拉倒,拖出酒店,扔在地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曾先生父亲当场发病,意识模糊并开始抽搐。当地警方旁观这一情景,仍未给予任何人道帮助。

  曾先生的呼救引来行人围观,众人纷纷指责警察行为恶劣,要求警方给予救援。很快,两辆荷枪实弹的警察车辆抵达。警察没有施救却持枪驱散人群并试图抢夺曾先生手机,最终将曾先生一家人强行带上警车。据曾先生讲述,在此期间,警察还殴打他的母亲和意识模糊的父亲。

声明:扯这档子事情,完全根据“报道”与“视频”,毫无内部消息

一、旅店那个时候到底能不能“住”?

​关键词:凌晨抵达——准备住宿——预订的房间需当天白天才能入住

1、“凌晨”——“凌晨”到底是几点?

9月1日23时许?9月1日24时许?9月2日1时许?9月2日2时许?

报道要说了这么语焉不详的……没有调查清楚呢还是故意含混……反正,将就着呵呵了。

2、“准备住宿”——魔鬼隐藏在这里

按国内旅店业的住宿常规,若我们预订的房间是9月2日

那么,通常旅店提供服务的时间段为:9月2日12时(入住)——9月3日12时(退房)。

假设瑞典的规矩也是这么来的——那么,让我们猜猜,曾先生到底什么时候到的旅店?预订的是哪天的房间?

A:如果他9月1日24时抵达,预订的是9月1日,“准备住宿”成立!曾先生理所应当可以享受服务到9月2日12时。

B:如果他9月1日24时抵达,预订的是9月1日,“准备住宿”依然成立!曾先生依然理所应当可以享受服务到9月2日12时。

C:如果他9月1日24时抵达,预订的是9月2日,住宿不成立,这算两天了,“准备”“住”哪门子的“宿”?

D:如果他9月1日24时抵达,预订的是9月2日,依然不成立。有人想在这个地方糊弄的,自己先在国内去找个小旅社试试?看人家怎么大白眼的翻你。

3、预订的房间需当天白天才能入住

这里可以推断,瑞典的规矩,也是“9月2日12时(入住)——9月3日12时(退房)”,没毛病啊老铁,资本家可不管曾先生是“国际友人”,就特事特办。

4、曾先生知不知道自己的航班几点到?

A:航班早到了——打乱了曾先生的计划……嗯,好像是不可能的吧?

B:航班准点了——请问曾先生的计划,是不是“凌晨直奔旅店”?

C:航班晚点了——这也没影响曾先生的计划,依然是“凌晨直奔旅店”啊?

5、曾先生知不知道旅店的服务时间?

A:事前就知道——计划就是直奔旅店、去了再说?

B:抵达旅店才知道——国内溜达,大家还知道看看攻略,这带着老人家的都跑国外了,曾先生心可真是大啊。

6、旅店到底能不能住?

A:能——客人没满,提前去了没关系,多出一天的房费就住下

B:能——客人没满,人家念在你“外国贵宾”身份,特事特办,让曾先生不花钱就住。(你相信就好)

C:不能——客满

D:不能——客人没满,但是酒店有死规矩,不预定不能住。

E:不能——不给钱谁让你住啊?

曾先生到底遇见哪种情况呢?咳咳……

”三更半夜大冷天的,到了先将就酒店大堂倦上一宿……沙发空调什么的,没事……就差几个小时了,再多出一天房费,亏得慌……“

二、旅店里到底发生什么了?

关键词:身体不好、寒夜、请求付费、椅子上休息、被粗暴要求“立刻滚出去”

1、曾先生什么时候知道父母身体不好的?

A:出来前好好的,到了才感觉不对

B:一直有小毛病,没根治过

2、椅子上休息——无论什么假设,当时都已经”身体不好“,寒夜,椅子上”休息“,曾先生心还是真大啊。弱弱的再问一句:老人没有反对?

3、请求付费

A:没”休息“之前,曾先生主动要求付费——都肯花钱了,直接去房间好不?

B:“休息”上了,旅店反对,被动“同意”花点小钱应付——曾先生真是精打细算啊,再弱弱的问一句:老人有没有反对?

C:休息”上了,旅店反对,不同意花钱——凭什么坐你个破沙发要花钱?

4、被粗暴要求“立刻滚出去”

A:主动要付钱了,人没“休息”下去——资本家这是和钱有仇,还和中国人有仇。

B:被动同意付钱,人没“休息”下去——资本家还是和钱有仇,还和中国人有仇。

C:不同意付钱

D:不同意付钱,人还“休息”上了

此处哪条最合理,咳咳……

“坐一下沙发,怎么了?……坐你个沙发,凭什么花钱?……我今天还就坐这儿了,怎么滴?”

三、警察来了干了什么?

关键词:据曾先生讲述、说明身体、出示药品、表示离开、强行拉倒、拖、扔、当场发病、意识模糊抽搐、当地警方旁观

1、据曾先生讲述——一面之辞、“据知情人士透露”的味道,,环球也学会了,呵呵

2、说明身体、出示药品、表示离开——可以推论为,警察来之前,没“说明”、没“出示”、没“表示”,对吧?国内赖国内横可以,非等资本主义的铁拳来了才清醒?早点认怂会死?

3、强行拉倒——视频上没看到拉倒,不予评论。

4、拖、扔——视频自己去琢磨吧,至少,后面那个妹子是“抬着”膝盖处;二人最后是“放”下。你好意思说是“拖”,那就是“拖”吧;你好意思说是“扔”,那就是“扔”吧。

忍不住先弱弱的问几句:

这是来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

人是不是就先躺旅店地上去了?

国内经验,不敢对老弱怎么滴,对吧?

这么报道,就不怕旅店有监控,万一打脸了,肿么办?

5、当场发病、意识模糊抽搐、当地警方旁观

A:当场发病、意识模糊抽搐——这个没看到,不予评论

B:曾先生的现场表现很清晰——“杀人啦……杀人啦”、“来看看瑞典警察啊”,嗯,熟悉的味道,“JC打人啦………………”

C:头一嗓子外语“杀人啦”是谁在拍的?怎么整理成视频了?事前有准备?

D:曾先生哭天抢地国语“天~啊”是谁在拍?怎么整理成视频了?事前有准备?

弱弱的就问一句:

父母“被欺凌”了,且不管曾家有无过错,先不去照看老人检查伤势——这哪儿来的心思和功夫拍视频啊?“推特治国”传染的?

四、据曾先生讲述,在此期间,警察还殴打他的母亲和意识模糊的父亲

胡总编说有人洗地,我就琢磨着,用不用先把“殴打”这个地,给洗一下?

还是那句话,就算旅店没监控,也得防着执法记录仪吧?

邪教威胁的破事还没多久呢对吧

又惊动外交部了,回头……万一不好收场怎么办?

好了,卖国就省省吧,咱没筹码,谁买啊?称呼我“汉奸”吧。不跪也不舔,谢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