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今授业解惑的老师这个职业功利化,大家怎么看?
我在网络上,近期看到关于家长群,一些有见地并不随多数家长那样对老师“小心翼翼”“讨好”不敢对老师表达异议的家长不同,对老师只教了孩子基础,就布置大量家庭作业,而且老师并要求家长做好对孩子的辅导和批改自已孩子作业这件事(几乎全国都有这种现象),对老师愤而提出较尖锐批评并退群,不知大家怎么看?
就我自已,也深受此这苦。从中看到,老师应该的责任完全没有,是严重缺失老师为人师表的职责的!虽说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说话,走路,穿衣,刷牙,洗澡,叠被子等等,家长都教得很到位。那学校的老师,就是孩子第二任老师,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新知识,老师却教了基本的知识,给孩子布置大量作业,把下班回来要休息做饭的家长当为自己免费的打工者,督促孩子写作业,为孩子教写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辅导改作业,如此,老师能了解每个孩子优缺点针对性解决孩子学习问题而进步?没进步甩锅家长??这第二任老师做到什么样的本职教授工作了吗?作为孩子的家长,是可以操下心没错,在某种程度上配合老师也应该的,但孩子学习知识并能掌握,就是老师的经验与授业技巧的体现,主要的还是老师的事情,但大量布置作业让家长陪着耗,用这种毫无教学水平省事的办法对不对呢?这种让孩子负重的拼命刷题重复填字办法家长都会!!国家给老师涨待遇害就是这样的效果?
其次,我之所以说了“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是因为我是个20多年教龄的教师,那时候我班上发生了一件很难过的事情:一位父亲由于他的错误的教育,发生了一件令他终生十分难过愧疚的事情。我作为班主任虽然也很难过,但是我的的难过远不及那位父亲是的千万分之一。所以,我想说不管一位老师敬业还是不敬业,从学生方面感受的喜悦和悲痛,都远不及学生的父母。我是这个意思,可能当时表达太简单了,词不达意。
再者,你说的要按公司那种看成效,我觉得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与商业的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以成绩代表一切,那孩子只会是一个模板。我的原则是先看品德,再看习惯,最后看成绩。但是,前两项都是很主观的。如果,客观的,就只有成绩,那么也会落入唯分数论,这样对于孩子也是绝不可取的。插句话,说实在的,教师的收入,在我的城市而言,绝对与学生的成绩无关。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主科老师,收入还远不如教专科,级别高的其他老师。级别从哪里评,论文和获奖,主科老师没时间写论文,而且现在国家政策规定没有什么主科的竞赛,专科的就很多。所以说,老师需要靠学生的成绩提高收入,在公办学校是不可能有的。
我认为,老师和家长不是敌人,应该是战友,共同的敌人是孩子不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在我不短的教学生涯得来的经验,好的学生,家长与学校都是有很好的沟通,相互很好的合作。这样,劲才一起使。
没有一位家长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好的,正如这样,也不会有一位教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差的。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但是,教师是个职业,大部分教师和我一样,都是一个能力普普通通的人,能力有限,可能方法就是不会太有效。所以,有时候的方法就会有点简单。请见谅。也请各位家长体谅,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孩子的成绩。虽然,方法可能太简单,但起码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我也遇到懒惰的教师,布置作业少,也不跟进家长的检查情况。看起来家长在当时是很轻松,但长远就是一个坑。再退一步,如果这位教师就是懒才这样做,但是客观的也促进了孩子学习的提高。
建议各位家长,当遇到与老师教学教育理念方法有冲突的话,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这样就可以表达了意见,让老师有参考修正,也避免了与老师冲突。
到此,我自己的心里话:其实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是一个不断反思,修正的过程,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之前的做法,不断地修正。希望每一位家长也是这样。因为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大家,加油!
最后,再就我之前不当的言论致谦,望见谅。
祝愿你的孩子和世上每个孩子,首先必须是健康快乐成长,然后先成为自己最喜欢的人,再成为令别人舒服的人!身心健康最重要,品德行为习惯再跟上,其他可以慢慢培养,能有可以,没有也不必强求。
愿每个孩子都快乐、身心健康成长!
我不确定你看到的老师是不是都是不改作业,如果都是这样,那没得洗。
如果是改了作业却没有让孩子在校订正,那么孩子是单科差还是五科都差?单科差,那学生在校有时间订正却没订正的,要么老师没监督好,要么学生不够自觉;如果五科都差,那么孩子在校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间是不足以让老师五科都辅导的。
另外,很多学科是需要一定的练习度去总结经验的,单单学科作业本的练习量与难度不足以应付考试,就只能进行额外的练习。但是当前背景下老师的教学常规任务较重,如果加上额外的练习批改,时间非常紧张(额外的练习=额外的作业批改和辅导)这些练习直接给学生答案校对,有些老师不放心,就会要求家长监督校对或者家长直接校对。
最后想说的是,作者是哪里看到的这些新闻?如果都是浏览器或者软件推送,其实是你被默认对这类新闻感兴趣而加大了对你这类新闻的推荐,显得此类问题很多很普遍。以我本人的经历,我所在县城,知道的同行数百,从没听说谁作业都不改的。
教育局减负,每天数学语文才一堂课,有时候有两节课。因为疫情期间我管过孩子学习,感觉这个时间完全是不够的。40个孩子的课堂, 哪位孩子调皮了,老师批评一下,这节课就完不成进度了。 现在的课程更灵活,某种程度更深一些。教育局还要求老师不要灌,要启发教育, 你算算这个时间够不够。 官方要求的就一本课堂作业,我看老师是改了的, 还课堂讲过。但是就这个量就能让孩子熟练掌握吗? 肯定是不行的,一听就会, 一做就错。 老师不着急吗? 不着急就不会拼命拖堂讲了,有时候还占用体育,音乐时间,都是万不得已呀。
不要跟我讲一个老师才上一堂课,忙啥呢? 人家带几个班呢。 批改作业,备课都不要时间?
我孩子上三年级,那个英语课本我看了以后要晕。英语基础差的跟不上是肯定的。 英语还不是每天有课,要是能在学校就学好才有鬼了。 老师要求家长打卡发语音,肯定是负责任的做法。你尽管不管, 反正是你的孩子。老师比你还激动天天盯着大家打卡是为啥呢。
另外那个老师发言很有道理,老师一般按照班上的平均水平讲课,不然怎么办?尖子生吃不饱,想加小灶, 差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就是中等生有地方也有薄弱环节,你让老师40个孩子一个个明察秋毫。他们肯定做不到。家长职责和定位在哪里? 想当甩手掌柜可能吗?
以前就讲家校配合, 光强调一方都是不全面的
如果说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那我问问,每天工作几小时可以完成这个工作?每月工作几小时可以高质量完成这个工作?如果大家就不谈职业道德谈绩效,那所有教职人员也和大家一样996即可,反正都是比时间么。一个将心比心的工作,有时候必要的休息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除了教务管理人员,哪个教师的假期又是真的可以做到想怎么休息怎么休息的?
我的反问肯能带着情绪了。但问题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把教师当成一种普通工作,用时间和计件的方式来评价。心灵的交流,特别是面对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交流方式,这本身就不是简单的时间可以计量的。
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要学生学习成绩怎么样,才能说明教的好不好。单一个健全人格的建立,真不是几个简单分数可以显示出来的。大家目前对教师的不满,更多的是教师把改作业的工作丢给家长,然后还休假。如果是家长,不知道对着自己一个孩子的培养是不是也很挠头?何况一个老师很可能是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
说句心里话,改作业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枯燥的事情。以前我不理解为啥大学布置作业都是客观题,自己就喜欢布置主观题作业,留个大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真的面对100来份儿天马行空和一看就知道抄来的作业的时候,那真是头皮发麻。每个学生的答案你真的要一字一句看,体会他们的想法,并给出适当建议,一天真改不完。虽然自己还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但真的很担心自己有扛不住,也开始留大量客观题的那一天。因为客观题真的不用费脑子,对错是有标准的。
其次,说些不好听的话吧。其实也是希望每一个成年人自己思考的。现在大家都diss996,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累。特别是父亲和男性,很多(我观察身边的朋友哈,这个很多只针对我身边的人,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作为理工科生,没有调查不敢胡说)都会觉得自己是家庭支柱,工作一天累了,回到家就应该享受休息。所以,自己下班了,就是无人可以阻挡我休息。这种情绪本身就有很大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个人生活的容易。如果有了我白天工作了,我为家庭付出很多,所以晚上谁也不能影响我休息的心理,很容易产生很多负能量。这种情绪带入孩子的教育本身也不好。最后希望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尽可能的多为别人想想,这个世界应该多一些正能量。
教学工作外,负担最严重的教师就是班主任。以我曾经实习过的高级中学为观察,教师中已经稳定家庭的教龄在5-20年的副科教师,已经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摆脱出来后,会有闲暇时间。
而处于适应教学和学习中的青年教师群体,面对的是,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学习压力。一方面积极准备编制内的教师等级考核,其中不乏学科公开课竞赛和论文这种竞争和科研问题。另一方面,来自校方的教育培训和教育局这种上级的种种事务(具体很不清楚)会多少程度挤占教师的业余时间。一所学校内部的各种活动,什么联谊会,运动会,文艺晚会,有时候就会把教师搞得很头大。教师这种行业和多数体制内的工作近似,在人的黄金年龄压榨劳动力和价值,一旦转正后,大多数教师马上会调整重心到家庭和副业上,毕竟那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更关乎后半辈子。
另一方面不在体制内的劳务派遣教师,随时准备跳槽,重心根本不在教学上。而教师做好了工作的马上想着转岗到公务员体制的也有不少。
说个趣事,在重庆市一所一般的中学里观察到一个班级的教师构成后,有两个男教师吸引了我的注意。历史教师,男,44岁。语文教师兼任该班班主任,36岁。历史教师教龄20余年,在申请市级资深教师的资格,但从工作上非常轻松。采访后知道,上一次当班主任是2009年。语文教师从面相神态上看比44岁还老,主要是,常年带班该中学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工作。别说教师真有多轻松,把教书育人的工作给做到位了,教师也会和很多其他职业一样,犯各种职业病,老得很快。
其次,为啥我觉得功利化不是教师自身问题。主要原因是现在都在讨论教育资源问题。那反过来问:家长是如何选择学校的?为啥有些学校大家都想挤破头挤进去?是什么依据让大家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做出这样选择的背后是什么驱动的?我根据我个人的感受和身边收集的信息是:升学率!这难道不是社会将教育功利化了么?市场经济下,有一个判断好坏产品的依据,你觉得一个社会人会怎么选择呢?有一些老师确实是有着功利思想的,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这个社会有这样的趋势,才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吧。
我不否定可能是我长时间呆校园里,没过多接触社会,也没有结婚生子,让我不太能够跟您有很多相似的感受,这确实是我个人的问题。但我还是觉得在我接触到的范围内,老师还是在尽职尽责的。
还有就是再多说一下您觉得我没有正视这个问题的问题吧。其实我挺正视这个问题的,我只是觉得可能我没作为家长,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吧。我确实认为这个现象不好,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只针对这个问题哪里不好讨论,讨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太希望大家把问题引向对一个职业的指责。因为我不觉得指责教师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再有就是您说的关于合格教师的看法,我真不太能确定怎么样才能让大众觉得教师是合格的。达到某些条件了就合格?有量化指标?这个量化指标又要用啥?至少目前很多评价教师合格与否的条件,本身就很功利化。任何人都不是圣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老师也是人,都是普通人,不能因为我是老师,那么我就必须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教育。不牺牲自己就不是一个合格教师。这样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呢?
如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那家长们评价老师的时候用的一些标准,不知道家长们做到了么?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是好事,但不能因为自己的意愿达不到,就指责做这件事的人都有问题。只希望我们可以就是论事,如何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更合适的教育方法。过度为难某一个职业的人去当圣人来解决问题,我觉得最终这个职业可能会消失吧。
仅是个人一点愚见,只是讨论问题,不要给您带来我要故意抬杠的感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在此诚挚表示歉意。
我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