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拖”都是被动的,绝不应成为一种战略(一)
国庆节前,国际问题专家、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龙兴春教授在今日头条发布了一则《中印对峙,打不能打,让不能让,中国能拖垮印度吗?》的视频。片中,龙教授认为,(中国对印度)“小打,不解决问题;大打,不能,因为印度是个有核武器的大国”;所以,他建议可以采取“拖”,认为它是一个好且有效的战略,并拿当年美苏对峙、最后美国成功“拖垮”了苏联来类比今天的中印关系。
敝人以为,龙教授的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也是绝对不能采取的。
当下的中印对峙和当年的美苏争霸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对不起,窃以为,龙教授拿当年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和竞争来类比今天的中印边境对峙是及其不恰当的;他忘记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i)当年的美苏是要在全球“争霸”,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领土的纠纷;而现在的印度不仅已经占领了我们10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且还在继续不断地蚕食我们领土。
ii)当年美国与苏联的对抗是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根本对立、“北约”和“华约”军事对峙,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却没有多少经济联系;而现在的中印两国的贸易往来比较大,中国的企业在印度有不少的投资。
iii)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说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倒不如说是苏联人自己搞垮了自己。
iv)还有一个现象,也许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深思的:苏联垮台的前夜,①广大的苏联民众普遍对原来僵化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秩序怨声载道,却又丧失了政治信仰、迷失了方向、盲目向往西方,②以叶利钦为首的政治实权势力、主流的社会精英全面西化、全盘接受了“西式民主思维”和西方经济学家开出的经济改革药方“休克疗法”,最终社会大众只能随波逐流;
而中印同为世界文明古国、且历史上中国的佛教文化又源自于古印度,现今的中国并无当年山巅美国对苏联民众的巨大吸引力,相反,而今的印度有着“迷之自信”。
因此,无论是从中国被侵略的现实、我们“内敛自省”的民族性格、两国难分伯仲的文化意识、以及亿万印度人逆来顺受——莫迪之前强推的“货币改革”简直就是国家对民众的强取豪夺,恐怕换作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骚乱、甚至是“革命”,但是印度人就忍了——的民族性格和奇葩的“迷之自信”来观看,窃以为,龙教授的“拖垮”思维都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拖”的战术根本就是误国误民、绥靖主义的馊主意
这话虽然难听、甚至可能会伤害龙教授等一大干子的专家学者们,但恕敝人直言,此“话糙理不糙”;试想:
i)但凡任何一个战术、战役、战略构想或者规划总得有假想目标实现的时间界限想定吧?就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无比英明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必须得经历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和大致的时间耗费,对于解放战争,他老人家也预言“三到五年”;请问龙教授,您的“拖”战术或战略预期多长时间可以拖垮印度、已达到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目的?
您千万别忘了,“中印领土之争”和当年“美国‘拖垮’苏联”有着根本性的本质区别:
①二者的“虚”“实”之别:
“美国‘拖’苏联”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之争,是不计时间成本的“虚”争,十年、廿年、卅年、甚至更长,美国都“拖”得起,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目标:美苏对峙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3月5日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铁幕演说”,中间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谓是一个高潮;
而“中印领土之争”则是“实”的:一、两国间存在大过10几万平方公里的“实实在在”边界领土纠纷,二、据传播已久的“权威说法”(敝人非专家学者、不能辨其真伪):一国之领土被他国侵占超过100年即可被国际法固化为他国之合法领土——如果此说法属实,则留给我们的时间则越来越迫切。
②绝对的“零和”博弈和有限的“领土”纠纷之别:
“美国‘拖’苏联”是一种根本性、“你死我活”绝对的“零和”博弈;
而中印的纠纷或对峙仅仅涉及领土问题,起码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上,我们并不想与印度为敌,1962年有限边境战争后,两国基本“和平共处”了50多年。
ii)还有一个最迫切显示的问题,再拖下去,我们的藏南地区还能收复回来吗?再拖,国际舆论和被占领土的民心还会永远地倾向于我们吗?
你们一干所谓的专家学者老是拿印度是有核国家来说事,敝人就真的不明白了,它有核武器,难道我们手里就是烧火棍?一旦开战,我们揍它,它打不过、就敢扔原子弹?难道它就不忌惮我们的核反击?您琢磨一下印巴持续不断的边境冲突—— 它们两国都是有核国家,难道不能品出点味道吗?